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有時候天氣預 報的氣溫并不是很高,但出門后覺得好像比 預報的熱很多,或者明明氣溫并不低,但一 陣風吹來就冷得直打哆嗦,是自己的身體出 了問題,還是氣象預報不準?
其實,氣象預報和感覺都沒有騙你,這 是因為有一個叫作“體感溫度”的家伙在背 后作祟!
什么是體感溫度
體感溫度,簡單來說,就是你身體真正 感受到的溫度。它不僅取決于溫度計上的那 個數字,還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想象一下,你站在陽光下和站在樹蔭下的感覺是 不是不一樣?這就說明了體感溫度不僅僅是 氣溫這么簡單。一般在陰天和晴天下,人的 體感溫度可以相差4℃~6℃,甚至更高。
氣溫和體感溫度的區(qū)別是什么
氣象學家通常用溫度計測量氣溫。他們 會把溫度計放在一個叫作“百葉箱”的裝置 里,或者按照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標準要 求,放在距地面1.5米高的氣象觀測站內,之 所以如此是確保溫度計四面通風并且不受太陽直射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這樣測出來的溫 度是比較標準的,但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你 身體的感受。比如,你在夏天洗澡或者游泳 后,如果身上還有水珠,風一吹就會感到涼 颼颼的,這就是因為水分蒸發(fā)帶走了熱量, 讓你感覺更涼。
哪些因素影響體感溫度
體感溫度不僅僅取決于氣溫,還會受到 以下因素的影響。
1.濕度:濕度越高,空氣中的水分就越 多。這意味著汗水蒸發(fā)得慢,你就會感覺更 悶熱。想象一下,你在潮濕的地方,即使氣 溫不高,也會覺得悶熱得不舒服。
2.風速:風速越大,熱量散失得越快。
在冬天,風速大的日子會讓你感覺更冷,這 就是“風寒效應”;在夏天,一陣微風則會給你帶來瞬間清涼。
3.太陽輻射:陽光直射會顯著提高體感 溫度。即使氣溫不是特別高,陽光強烈的午 后也會讓你感覺熱得不行,尤其是午后2點左 右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
4.服裝和活動:根據衣服的顏色深淺以 及穿著的厚薄程度不同,身體的感受也會不 同,深色衣物相對而言更吸熱?;顒恿康拇?小也會影響體感溫度,活動量大時身體產生 的熱量更多,所以會感覺更熱。
生活中怎么應對體感溫度
春秋: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保 持體感舒適。
夏天:多喝水,身著輕薄透氣的衣服, 盡量避免在陽光強烈的時候外出。
冬天:多穿幾件衣服,戴帽子和手套, 減少暴露在冷風中的時間。
盡管每個人對溫度的敏感程度各不相 同,但體感溫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加貼近 真實生活的溫度指標。下次當你聽到天氣預 報中提到體感溫度時,不妨結合自己的實際 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
現在,了解了體感溫度,相信你再也不 用媽媽提醒穿秋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