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愈來愈高峻的山嶺,我又來到了岳西縣黃尾鎮(zhèn)。這里群山環(huán)繞,黃尾河穿城而過。一路駛來,盡是山姿水影,質(zhì)樸天成。
下了車,離村民文化廣場還有十幾米,便遠遠望到了這次燈會的重頭戲——打連廂。表演者們的穿著,粉碧相間,這粉仿佛是在黃尾河水中濯洗過的粉,這碧又仿佛是從茶谷里采擷而來的碧,既淡雅又亮麗。岳西人的眼睛,看慣了這里的山水,眸子里自有清澈盈動的光,這光流動著,閃耀著,喜盈盈,清亮亮,讓人看了怎能不愛?裝飾花棍兩端的流蘇,在空中翻轉(zhuǎn),大家的腳步也雀躍般騰挪,多像一朵朵閃著光的火花,風(fēng)越響,它越獵獵抖動。
火花燃處,仿佛又有“劈劈啪啪”的聲響,那是花棍輕輕拍打表演者肩膀、小腿時發(fā)出的聲響。這聲音緊緊扣著音樂的節(jié)奏,雜而不亂,響而不搶,每一下都恰到好處地點綴著節(jié)拍,點綴在旋律里,點綴在我們的耳朵里。旋律飄揚,舞姿飛揚,花棍的撞擊與拍打,哪一下不在我們的心中開出一朵花?哪一聲不在我們心中閃過一道光?好響的黃尾,好亮的岳西!
人群漸行漸密,我夾在人流中,隨著老鄉(xiāng)向前小步走著,看著。
廣場一隅,一道道紅亮的霞光漸漸閃動進我們的視野,再仔細看時,才發(fā)現(xiàn)這一道道“紅霞”竟是披在人們肩上的。老鄉(xiāng)介紹說,這就是岳西燈會的又一大特色——挑花籃。約莫20人的隊伍,每人肩上搭一段紅綢,紅綢兩端系著花籃,腳下踩著悅耳的旋律邊舞邊行,漸漸移至廣場的中央。當(dāng)時,農(nóng)歷新年已過,元宵未至,空氣中依舊彌漫著冬日的寒。但你若看見這支載歌載舞的隊伍,定會瞬間暖透過來。大家的衣服是紅的,鞋子是紅的,披在肩上的綢緞是紅的,綢緞兩端系著的花籃也是紅的。伴樂中是一年四季的好花好景,讓人對新一年的日子有了新盼頭。我問老鄉(xiāng),這么多人的隊伍是從哪里聚齊的,老鄉(xiāng)哈哈大笑著向人群中招手,說道:“看,那是我老婆和大姐,學(xué)了幾個月啦,多大年紀(jì)的人嘞,閑不?。 ?/p>
閑???有這樣好的民俗活動,誰會閑住,誰不想用自己優(yōu)美的舞姿裝點春日的風(fēng),誰不想把自己一身的勁頭化入那熱情的海。
時間才是上午,一輪驕陽掛上東南的天幕,我迎著陽光望去,群山照耀在暖陽之下,無限風(fēng)光,無限精神!
望吧,這里山山相連,有望不盡的美景,目光方過五常崗,又至香爐尖,一路往東南去,還有獅形凸、九條崗,過了大歇嶺就是大歇村,那里的老鄉(xiāng)們今晚還要挑起花燈,舞起雄獅!民俗不離人民,便活了起來,永遠生機勃勃,永遠接地氣,有靈氣!
岳西人幸福啊,打連廂打通了一身經(jīng)絡(luò),暢快自在,來年在茶谷中再忙碌也不覺疲累;岳西人快活啊,挑花籃一手挑著豐收的喜悅,一手挑著對來年的期盼,腳步輕快又一年!
站在那岳西望一望,望一望——天幕之下,河畔山谷,處處閃爍著耀眼的光。我想祝福這里的人們:所有的艱辛都將被燈會閃耀的光彩淹沒,一切美好與幸福都將被這群山簇擁著,來到他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