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婭萍,沅江市芙蓉學校一航心理工作室室長,高級心理講師,沅江市兼職心理教研員,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
“劉老師,六年級有兩個女生出了一點狀況,麻煩您幫忙做一做心理輔導!”接到安全副校長的電話,我立馬趕到心理咨詢室。兩名女生等候在此,手臂上傷痕明顯。
經過交談,我了解到,這兩名女生境遇相似,學習壓力大或與家人產生矛盾時,兩人總是相互傾訴,交流自己處理情緒的方法,比如通過自我傷害獲得發(fā)泄的快感……
這樣的“交友”,不僅給學生自己帶來了危險,也給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敲響了警鐘!到底如何選擇朋友,我認為以下選擇標準可供參考:品德良好。
品德良好的朋友會遵守道德規(guī)范,誠實守信,尊重他人。他們不會教唆不良行為。一個誠實守信的朋友會保持誠實,也會影響身邊的朋友。
興趣相投。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可以讓朋友之間的相處更加愉快和充實。比如喜歡閱讀的朋友可以互相分享書籍,交流讀書心得;喜歡運動的朋友可以一起參加體育活動。
積極向上。積極向上的朋友充滿正能量,他們對學習、生活充滿熱情,總是以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困難。和這樣的朋友在一起,會受到他們積極態(tài)度的感染。前面案例中的兩名女生如果能交到積極向上的朋友,被他們的熱情和樂觀所感染,或許就不會發(fā)生這種自殘行為了。
當然,孩子不可能每次都能把眼睛擦得雪亮去進行區(qū)分,難免會交到不良朋友,他(她)可以這樣應對:堅定立場。如果朋友有不良行為,如吸煙、喝酒或者說臟話等,要堅定自己的立場,不要被他們影響。要堅定地告訴對方這些行為是不對的,盡量勸導他們停止這樣的不良行為。
尋求幫助。如果自己難以擺脫不良朋友的影響,可以向家長、老師或者其他信任的成年人尋求幫助。求助不是懦弱的表現(xiàn),而是一項很重要的生存能力。求助的對象可以給予我們正確的引導和支持,幫助自己處理好與朋友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