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先生,十五年太久,您的笑仍然鏗鏘。
父親在十五年前——我尚未吸日月精華、天地靈氣橫空出世時,從晉祠公園買來一位賢人的畫像——傅山,字青竹,想必是盼我能沾傅山先生的人杰之氣并伴著全家的期望華麗地出世。此時,仍等候在母親胎中的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啟人生的旅程,經(jīng)受人生的風浪了,遠不知在那書桌上含笑的傅先生畫像會如何影響我的童年。
六歲前的我活潑好動,蓮藕胖手總制造幾分天真、幾分尷尬的事件來,這不——爺爺盼我舞動筆墨以揮斥方遒,給我配備筆、墨及報紙,想我在這張字已夠多的紙上再添出幾筆出色的筆畫,我卻在傅山先生那張親和的臉上勾勒了貓兒臉上才有的胡子,所幸先生被相框守護著,才能在我被爺爺教育的間隙里不用再慘遭我之“毒”手。在我不耐煩的接連應答中,從只言片語中第一次了解傅先生。年少成才,投筆從醫(yī),錚錚風骨。我盯著傅山的臉,那張含笑的臉,仍是不解他的賢能如何得來,莫非青竹先生有三頭六臂不成,竟能成就諸多事業(yè)。這個疑問如今也依舊藏在我心間,同春花一同開放,和秋果一齊積累。
十五載年華飛逝,那張傅山先生像的紙張有些泛黃褶皺,但他的慈祥笑容是時光偷不走的,是雋永的,是時代的塵埃掩不住的。在我的青春中,先生年少多才,促我奮發(fā)學業(yè),我便自黃發(fā)垂髫學到青絲窈窕,于暗夜挑燈,于破曉晨起;先生民族風骨,教我立志報國,我便學習他如梅、如竹的堅毅赤誠;先生博學進取,啟我新鮮思維,我便傾心練工筆,畫中華山水,學詩文,興中華文章。有人嘆他是“圣人”,康有為曾認他為“清初大師”,可我覺著做圣人未免也太過勞神傷身了,我只想傅先生做一位賢人,不然何來一個屬于青竹先生自己的傅山,何來一個成就百般文藝的傅山?我敬仰您,傅山先生!
時光偷不走的笑容,傅山先生,您笑容依舊。
鏈接
傅山(1607年-1684年),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漢族,山西陽曲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書畫家、詩人、醫(yī)學家。
傅山“博極群書,時稱學?!保瑢θ鍖W、佛學、經(jīng)史子集、文學詩詞、書法繪畫、金石考據(jù)、醫(yī)學醫(yī)術無所不通,知識之廣,成就之大,在清初諸儒中,無出其右者。傅山的書法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他是著名的道家學者,對老莊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泰初有無”“隱而不隱”等命題,都做了認真的研究與闡發(fā),對道家傳統(tǒng)思想作了發(fā)展。他被認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jié)的典范人物。在一些武俠小說里,傅山被描寫為武俠高手。
傅山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颙、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他的醫(yī)術也很高超,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傳世之作,在當時有“醫(yī)圣”之名。山西太原的著名早餐“頭腦”就是他為母親發(fā)明的養(yǎng)生滋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