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旱蓮屬于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小喬木,其花形酷似蓮花,且生于旱地,故名“旱蓮”,2000年被評為陜西省漢中市“市花”。近年來,漢中市園林部門和苗木種植者深挖旱蓮種質(zhì)資源,大力開發(fā)這一地域優(yōu)勢品種,旱蓮被廣泛應用于漢中市內(nèi)的綠化施工中?;谏a(chǎn)管護經(jīng)驗,介紹了旱蓮的繁殖與移栽管護技術,供廣大園林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 "旱蓮;繁殖;移栽
陜西漢中的市花旱蓮(Magnolia soulangeana)屬于木蘭科木蘭屬,是玉蘭的變種[1],落葉小喬木,樹高可達5 m,木質(zhì)有香氣,小枝紫褐色,芽有細毛。單葉,互生,倒卵狀橢圓形,頭狀花序,頂生,每年3月開花,花期半月有余,先葉后花,初開時玫瑰紅色,盛開時紅白相間,花色艷麗,香氣濃烈。花瓣蝶形,通常5枚,種子多枚。其花朵酷似蓮花且生于旱地,故名“旱蓮”?;诮陙碓跐h中城市綠化工作中積累的生產(chǎn)管護經(jīng)驗,總結(jié)了旱蓮的繁殖與移栽管護技術。
1" "生活習性
旱蓮喜溫暖、向陽、濕潤、排水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在疏松、肥沃、土層深厚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在漢中每年3月初開花,5月果實迅速膨大,6月進入花芽分化期,8月種子成熟,11月底至12月中旬落葉。
2" "園林綠化中的用途
旱蓮樹形優(yōu)美,花朵艷麗濃香,觀賞性高,綠化用途極廣。生產(chǎn)上可根據(jù)綠化設計方案作綠地孤植、群植或盆栽。在漢中市通常把旱蓮培育成大規(guī)格苗木,在園林綠地中作為觀花的行道樹,或在庭院、商住小區(qū)、校園綠化造景上應用,極具生機盎然之美。
3" "繁殖方法
旱蓮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種子繁殖、嫁接育苗、壓條繁殖等,生產(chǎn)上為了縮短苗木生長周期,保持旱蓮的優(yōu)良性狀不發(fā)生變異,主要采用嫁接繁殖。嫁接旱蓮的砧木主要有實生苗、白玉蘭、紫玉蘭、廣玉蘭、白蘭花等。這里主要介紹利用實生苗嫁接培育旱蓮苗木。
3.1" "砧木培育
1)種子采集。旱蓮的種子一般8月中旬前后成熟,在大多數(shù)果實呈紅褐色時就可采收。注意不能早采,早采的種子成熟不充分,發(fā)芽率不高;也不能采收過晚,否則易遭受鳥害且易脫落。采收種子時,選取健壯無病蟲樹上的飽滿種子,裝入袋子,堆放在通風陰涼處讓其充分后熟,15 d左右倒出反復揉搓,去掉外層紅色果肉,將種子取出。將分離出來的紅褐色種子放水中清洗,搓掉外層種皮上的紅色膜,并用堿水搓洗種皮上的油脂,最后用清水多次沖洗,攤于通風陰涼處晾干備用。
2)沙藏處理。旱蓮種皮較厚,要對種子進行低溫層積沙藏。沙藏前,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灑種子滅菌,然后用60%的干凈河沙,一層沙一層種子分層堆放,共3~4層,沙藏環(huán)境溫度保持在0~5 ℃。種子沙藏期間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有霉爛的及時撿除。
3)播種。播種地選土層深厚、土質(zhì)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播種前深翻,整平,一般在2月底至3月中旬,沙藏種子有30%咧嘴露白時進行[2]。條播,行距20 cm。將種子均勻撒在土壤中,覆土,澆水。溫度保持在20~25 ℃。
4)苗期管理。苗出齊后,根據(jù)密度及時間苗,防止苗木擁擠。發(fā)現(xiàn)苗床缺株的及時移苗補栽。加強中耕除草,適時追肥。干旱季節(jié)及時澆水,雨季做好排水。
春季播種的,10—11月就可以排苗定植了。定植間距根據(jù)留圃時間和苗木培育目標而定。如計劃出售1~2年生小灌木苗,可適當密植,株行距40 cm×40 cm,每畝約4 000株;如計劃培育高大獨干小喬木,可適當稀植,每畝1 500~2 000株。移栽時要做到隨挖隨栽,使根系舒展,栽后用細土壅埋根部,然后輕輕壓實。栽后澆透定根水。
3.2" "嫁接" "當定植的砧木苗粗度達到1 cm左右時,就可以嫁接了。一般秋季定植的苗木,選擇在第2年春季或7—8月嫁接。接穗從健康、純正的旱蓮枝條上選取,嫁接方法以切接或單芽腹接為主[3]。
3.3" "嫁接苗管理" "苗木嫁接20 d后,檢查成活情況。發(fā)現(xiàn)未成活的,及時補接,促進苗木生長整齊。嫁接成活45 d后,適量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可以株施尿素5 g左右,也可用0.2%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補充營養(yǎng)。苗期還要加強除萌、田間除草和病蟲防治,確保苗木生長健壯。
4" "養(yǎng)護技術
4.1" "移栽前準備工作" "一般在早春萌芽前進行。起苗前1個月進行小范圍斷根處理,適當剪除一部分枝條,給苗圃地澆1次透水,以利于栽植后成活和挖苗時土壤成球。挖苗時盡量少傷根,對斷掉的主根要及時涂抹傷口愈合劑進行消毒處理。注意挖苗時要帶好土球,土球直徑一般為苗木地徑的10倍左右。土球挖好后,用草繩或塑料編織袋捆綁牢固,防止運輸途中散坨。
栽植前要將坑挖好,樹坑比土球直徑大80 cm左右。栽苗前對坑內(nèi)土壤回填,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堆放[4]。坑內(nèi)施入腐熟有機肥,與表土混合后填入定植坑下層,然后用心土回填。為了防止燒苗,再在心土上面覆土20 cm左右。
4.2" "苗木栽植與養(yǎng)護
1)苗木栽植。栽苗前用生根粉浸根,然后將處理好的苗子放在定植坑內(nèi),使根系均勻分布在心土堆周圍,邊回填熟土邊向上輕提苗木,使根系舒展,然后覆土,澆足定根水,搭設支架,防止苗木倒斜。需要注意的是苗木栽植深度以露出嫁接口為宜,不能栽得太深,也不能栽得過淺。
2)檢查成活。對栽好的苗木及時檢查,發(fā)現(xiàn)死株及時補栽。成活后轉(zhuǎn)入正常管理。對當年移栽的大苗,為保證較高的成活率,要把苗上的花芽全部摘掉,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5]。
3)適度澆水。旱蓮喜歡濕潤環(huán)境,但澆水不可過量,根系不能長期積水,否則容易造成爛根死苗。春秋兩季一般10 d左右澆1次水,夏季3~5 d澆1次水,冬季15 d左右澆1次水。
4)避免暴曬。旱蓮喜光,在生長期間給予充足的光照,可保證花芽數(shù)量,花開時花朵大,花色紅艷且持久[6]。但剛移栽的旱蓮不能接受太強的光照,夏季要用草繩或棉布裹住主干,用遮陽網(wǎng)覆蓋樹冠,并定期對樹冠噴水降溫,以免植株被灼傷,造成死樹。
5)科學施肥。旱蓮喜肥。生長季節(jié)每隔2個月施加1次稀薄的氮磷鉀復合肥。最好沿根基沖施或挖穴追施,施后立即澆水?;ê?—6月份要及時追肥,促進花芽分化和枝條老熟。秋季要施基肥,幫助苗木安全越冬。
6)樹形培養(yǎng)。為了促進旱蓮生長,保持其優(yōu)美的造型,提高觀賞效果,一定要定期修剪。以冬季修剪為主,剪掉病蟲枝、密生枝、重疊枝和下垂枝,保證主側(cè)枝充分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為保證旱蓮開花數(shù)量,盡量減少短截的修剪方法。
7)病蟲害防控。旱蓮生長期病蟲害較少,在漢中主要有褐斑病、黑刺粉虱和介殼蟲。堅持采用綠色防控策略,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破壞。發(fā)現(xiàn)褐斑病后,及時摘除病葉,噴50%多菌靈600~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防治。發(fā)生黑刺粉虱,可用25%噻蟲嗪5 000倍液或10%聯(lián)苯菊酯2 500倍液防治。發(fā)生介殼蟲,可在4月中下旬噴速撲殺2 000倍液防治,冬季用鋼絲刷刷掉蟲斑,對樹干噴灑機油乳劑。
參考文獻
[1] 韓自琴,曹修翠.漢中市市花旱蓮的繁育及應用[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8(2):152.
[2] 武彥軍,史少東.旱蓮嫁接育苗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5(23):155-156.
[3] 李天惠,付啟芳.旱蓮繁殖試驗[J].陜西林業(yè)科技,1986(4):20-21.
[4] 陳征.大樹移栽技術要點探討[J].綠色科技,2019(9):72-74.
[5] 陸奕增.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移栽技術探究與實踐[J].綠色科技,2021(5):40-42.
[6] 張麗香.六庫面山造林綠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術的應用[J].綠色科技,2018(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