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指甲狀腺本身合成并分泌過量的甲狀腺激素,導致全身代謝亢進、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一種內分泌疾病。甲狀腺激素是維持人體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激素。當甲狀腺分泌過多甲狀腺激素時,會引發(fā)多汗、記憶力減退、心悸、消瘦等一系列癥狀。我們要提前了解甲亢的相關知識,才能在甲亢發(fā)生時做到早期發(fā)現、及時治療和預防并發(fā)癥。
▲ 是什么讓甲狀腺“亢奮”
甲狀腺激素主要包括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它們通過血液循環(huán)作用于全身各個器官和系統,調節(jié)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fā)育和神經系統興奮性。這兩項指標發(fā)生異常通常意味著甲狀腺“生病”了,在體檢時,若發(fā)現T3、T4升高,則要考慮甲亢的可能性,并及時就醫(yī)進一步明確診斷。
引起甲亢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其中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是甲亢最常見的病因,約占所有甲亢的80%。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是一種伴有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的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4倍,兒童患病相對少見。
此外,多結節(jié)性毒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碘攝入過多等也可能引發(fā)甲亢。多結節(jié)性毒性甲狀腺腫是一種甲狀腺內出現多個結節(jié),部分結節(jié)功能亢進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的疾??;甲狀腺自主高功能腺瘤則是甲狀腺內出現單個自主性高功能結節(jié)或腺瘤,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患者長期攝入過多含碘食物(如海帶、紫菜等)或藥物(如胺碘酮)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加,引發(fā)甲亢。甲亢還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家族中有甲亢病史的人群患病風險較高。其他因素,如精神壓力過大、病毒感染、長期接觸電離輻射等,也可能引發(fā)甲亢。
▲ 甲亢的癥狀有哪些
1.高代謝癥候群
增多的甲狀腺激素會導致機體代謝亢進,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甲亢患者常表現為多汗、不耐熱、皮膚溫暖濕潤、飯量增大等,但由于機體代謝亢進,體重反而會逐漸下降,出現消瘦、糖耐量異常或原有糖尿病加重等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低熱癥狀。
2.神經系統癥狀
甲亢患者常表現為易激惹、緊張、焦慮及情緒不穩(wěn)定。此外,由于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患者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3.心血管系統癥狀
甲亢患者常表現為心悸、氣促,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其中,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期前收縮最為常見。此外,由于甲狀腺激素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嚴重者可能出現心臟增大、心肌缺血甚至心力衰竭。
4.消化系統癥狀
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會促使腸蠕動加快,患者常表現為食欲亢進、大便次數增多,甚至腹瀉。
5.肌肉運動系統癥狀
甲亢患者可伴發(fā)不同程度的肌無力、肌萎縮和周期性癱瘓。
6.生殖系統癥狀
女性患者常表現為月經失調、閉經、不孕等;男性患者則表現為性欲減退、勃起功能障礙、精子數量減少、不育等,偶見乳腺發(fā)育。
7.眼部癥狀
甲亢患者眼部可能呈現眼球突出、眼瞼水腫、眼裂增寬、瞬目減少、眼瞼遲落等特征。
甲亢患者還可能出現白細胞減少、貧血、脛前黏液性水腫等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毛發(fā)脫落、皮膚潮濕或瘙癢等癥狀。若甲亢患者受到感染、創(chuàng)傷、精神刺激等,則可能引發(fā)甲狀腺危象(也稱甲亢危象),此時患者會發(fā)生甲狀腺毒癥急性加重,表現為煩躁、高熱、大汗、心動過速,心率在140次/分鐘以上等。一旦出現甲亢危象,患者的死亡率在20%以上,甲亢患者及其家屬要引起高度重視,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可能誘發(fā)甲亢危象的因素,并做到能準確識別相應癥狀。
▲ 怎樣平復“亢奮”的甲狀腺
甲亢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醫(yī)生的建議來制訂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一般而言,藥物治療是治療甲亢的首選方法,特別是對于病情較輕、甲狀腺腫大不明顯的患者??辜谞钕偎幬锶缂讕€咪唑、丙硫氧嘧啶等,通過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活性,來抑制碘有機化和碘化酪氨酸偶聯,從而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分泌,達到治療甲亢的目的。其中,甲巰咪唑適用于病情較輕、甲狀腺腫大不明顯的患者,其作用機制是抑制通過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活性阻斷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而丙硫氧嘧啶除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活性外,還能抑制外周組織T4轉化為T3,減少甲狀腺激素釋放入血,可用于甲亢危象等緊急情況。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期間患者要嚴格遵醫(yī)囑定期進行甲狀腺功能、血常規(guī)、肝功能等檢查,以便醫(yī)生及時了解病情變化并調整治療方案。
對于不能耐受長期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復發(fā)的患者,以及有肝功能損傷,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等情況的患者,可以選擇放射性碘治療。其利用放射性碘元素被甲狀腺組織攝取后釋放出的β射線破壞甲狀腺濾泡細胞,從而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放射性碘治療簡便易行且治愈率高,但部分患者接受該治療后可能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此外,放射性碘治療不適用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和確診甲狀腺癌的患者。
手術治療通常用于甲狀腺腫大顯著、有壓迫癥狀的患者,藥物治療和放射性碘治療無效的患者也可以考慮接受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通過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狀腺組織來達到治療甲亢的目的,手術風險包括出血、感染、喉返神經損傷、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等。
在甲亢病情嚴重或發(fā)生甲亢危象時,可遵醫(yī)囑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有抑制甲狀腺激素釋放、減輕外周組織對甲狀腺激素的反應、抑制免疫反應等作用。對于中重度活動期甲狀腺相關性眼病,也可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靶向免疫抑制劑,或進行眼眶減壓手術。
甲亢婦女在妊娠早期,藥物治療首選丙硫氧嘧啶,一般使用最小有效劑量即可;哺乳期如需繼續(xù)藥物治療,需權衡利弊,應在哺乳后立即服藥。
▲ 先預防,后護理
近年來,我國甲狀腺疾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針對甲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通過調整飲食、作息習慣等積極預防,若不幸患病,也要以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做好護理工作。
我們可以通過調整飲食、遠離刺激性物質、控制應激、健康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定期篩查甲狀腺功能等來預防甲亢。在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等。碘是甲狀腺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預防甲亢應避免過多攝入碘,但對于生活在碘缺乏地區(qū)的人群,應適量增加碘的攝入量。此外,某些刺激性物質,如咖啡因、酒精、尼古丁等,可能刺激甲狀腺,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應適量減少或避免攝入這些物質。在控制應激方面,高度的緊張和焦慮可能會導致甲亢,我們要學會放松自己,保持心理平衡,可通過適當鍛煉身體來緩解壓力。保持健康睡眠也是預防甲亢和其他疾病必不可少的方式,建議每晚睡眠時間為7—8小時,并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避免過度勞累。過度勞累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引起甲亢。最后,有甲亢家族史或已知患有相關疾病者應增加甲狀腺篩查頻率,以便早期發(fā)現甲亢病變并及時干預和治療。
在護理方面,甲亢患者應嚴格控制碘的攝入,避免食用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海魚等。同時,應增加攝入高熱量、高蛋白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滿足身體的代謝需求。建議甲亢患者食用瘦肉、雞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并通過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來補充維生素。甲亢患者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除了飲食護理,甲亢患者還要重視休息與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勞累,并適當進行散步、瑜伽等輕度活動,但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臟負擔。此外,甲亢患者常伴有焦慮、煩躁等情緒,應學會自我調節(jié)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盡量避免接觸可能引起精神刺激的事物或環(huán)境。甲亢患者應遵醫(yī)囑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包括甲狀腺功能、血常規(guī)、肝功能等檢查,并嚴格按照醫(yī)生的指導用藥,不得自行停藥或更改藥物劑量。在用藥過程中若出現心慌、多食、消瘦、性格改變或大便改變等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最后,部分甲亢患者會出現突眼癥狀,應注意眼部護理,定期使用滴眼液,保持眼部濕潤,預防感染;外出時可佩戴墨鏡,避免強光刺激;睡覺時可抬高頭部,減輕眼部腫脹。甲亢患者還應積極預防甲亢危象、甲亢性心臟病、甲亢性肝病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遵醫(y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