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二十五六歲時出蜀東游。他像一位灑脫狂放、云游萬里的仙人一樣,一生中漫游了長江、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地方,足跡所到之處,且歌且吟、且行且醉,流傳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感人故事。其中,對水的深情寄寓、熱情歌詠和神奇構想,更是波瀾壯闊、妙語連珠、佳句迭出。
李白詩中有大量專門寫水的作品——有的在山泉邊聽鳥鳴,在溪石上看月亮;有的在江河湖海中泛舟,在瀑布飛泉前放歌;有的在酒肆亭樓上飲酒,在千里孤篷中慨嘆……如《望廬山瀑布》《大堤曲》《淥水曲》《江上吟》《橫江詞》《清溪行》《淮海對雪贈傅靄》《送友人游梅湖》《游南陽清冷泉》《春日游羅敷潭》《宣城青溪》《桓公井》《觀魚潭》《望天門山》,等等,大多奔放熱烈、千變萬化、精彩紛呈!
李白常常以水的氣勢直抒胸臆,如《望廬山瀑布》中的千古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行路難》中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_@些詩句寫得氣勢雄偉,跌宕生姿,不僅表現了他的豪情壯志和開闊胸襟,也反映了他超乎尋常的奇特想象和對不平凡事物的無限向往。他的詩中經常以水入景,清新雋永,刻畫點染優(yōu)美的景色和清幽的心情,如《折楊柳·垂楊拂綠水》中的“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年”,《淥水曲》中的“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秋浦歌十七首·其三》中的“山雞羞綠水,不敢照毛衣”,《清溪行》中的“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等等。
李白詩中還有不少借水歌唱愛情和友誼的詩篇。他的樂府詩中有許多以女子的角度創(chuàng)作的作品,借水的流逝、柔美,來表達委婉深摯的愛情,如《金陵酒肆留別》中的“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他的詩作中有大量投贈友人的佳作,這些作品中常以流水的去而不復和深幽無語表現日常送別、相思之感,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沙丘城下寄杜甫》中的“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的“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等等。這些詩句感情真摯,直達人心,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李白的詩想象力豐富、感情奔放、語言清新、風格雄壯,常把人帶到神仙般的奇幻世界。他遍歷名山大川,留下了關于江河湖海、潭瀑溪泉的諸多傳世名句。
他寫黃河的詩句,有的氣勢磅礴、奔騰咆哮,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有的蜿蜒無際、開闊放達,如“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有的艱澀悲苦,凄風苦雨,如“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天”“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他寫長江的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他寫湖泊的有“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石門中段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寫潭水的有“天開白龍?zhí)叮掠城迩锼?,寫大海的有“天清一雁遠,海闊孤帆遲”“春華滄江月,秋色碧海云”“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浦沙凈如洗,海月明可掇”,寫泉水的有“朝飲蒼梧泉,夕棲碧海煙”“初登翠微嶺,復憩金沙泉”,寫溪水的有“下映雙溪水,如天落鏡湖”“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沖”“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松”,寫瀑布的有“征帆飄空中,瀑水灑天半”“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龍?zhí)吨袊娚?,晝夜生風雷”。
……
他描繪了這些異彩紛呈的百態(tài)水景,寫景則雄偉壯闊、氣勢磅礴、色彩繽紛,抒情則奔放激越、跌宕生姿、千變萬化。
李白以其浪漫主義的動人才情,為我們描繪了眾多令人心馳神往的神奇水景,棲息在他的詩歌仙境里,我們的內心也充滿了對水無上的敬畏和癡迷!
作者簡介:馬愛梅,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行業(yè)領軍人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