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大航海時代的哥倫布、迪亞士等航海家的事跡,他們致力于航海事業(yè),完成了“地理大發(fā)現(xiàn)”,讓人們更加了解所生活的世界。但在航海探險中,哥倫布、迪亞士并不能只身完成,和他們一起完成一次次航海探險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普通水手,每一艘帆船上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那個時代,了解普通水手的海上生活吧!
大航海時代,歐洲的造船技術雖然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使用的仍是木制帆船。為了保證航行的速度,許多船主在制造帆船的時候,會將大部分預算放在風帆的制造上,船體內部就會比較簡陋。
而且為了多裝貨物,船體內部會盡可能地設置貨艙空間,所以水手們的“臥室”就會被擠壓得非常狹小,水手們休息的時候,需要彎腰跪爬進入“臥室”。
由于帆船經(jīng)常會在風浪中劇烈搖晃,所以水手們只能睡狹窄的吊床,而且一張床要幾個人輪流睡,只有不執(zhí)勤的水手才有資格在上面睡幾個小時。
極度潮濕的生活環(huán)境更是會造成各種細菌和寄生蟲大量滋生,水手們常常會得各種皮膚病。在極差的醫(yī)療條件下,水手們缺醫(yī)少藥,嚴重時還會喪命。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想要好好休息一下,恐怕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在海上航行,淡水和食物對水手們來說是最重要的。
一開始,水手們用木桶儲存大量淡水,但由于淡水得不到密封儲存又沒有經(jīng)過殺菌處理,時間一久木桶中的淡水就會出現(xiàn)異味,生出小蟲,甚至可能變成綠色。
什么?想啃蘋果,想吃家鄉(xiāng)菜?恐怕只能在夢里實現(xiàn)了。
由于一次遠洋航行耗費甚多,很多船主為了盡量減少航行成本,為水手們準備的食物不僅缺斤少兩還會以次充好。不過,即使有足夠的預算購買食物,船艙中的食物儲存量也是有限的。為了讓食物不那么快被吃完,船主們往往會削減水手的人數(shù),讓有限的水手干更多的工作。但盡管這樣,在長時間的航行后,水手們有時候也不得不吃腐爛的食物來填飽肚子。
水手們會帶雞、羊、牛這樣的動物出海,用來補充蛋白質消耗。但到了航行后半段,他們的食譜中往往只剩下黑麥面包干。黑麥面包干經(jīng)過多次烘烤,失去大部分水分,非常適合長期儲存。
但這些面包干堅硬得如同石頭,水手們必須將其泡軟再吃。另外,由于船上的環(huán)境潮濕,這些面包干還經(jīng)常會生蟲子。船上的廚師有時會把黑麥面包干碾碎,配以少量的水、切碎的腌肉和一些容易儲存的蔬菜,把它們在大鍋里煮成稠粥,給水手們食用。
也許你們會疑惑,靠海吃海,水手們生活在海上為什么不去捕魚呢?
水手們當然也會捕魚啦,不過沒有你們想象中的每天吃海鮮大餐那么愜意。他們捕到的最多的海洋動物其實是海龜。因此,海龜在那個時候被稱為“活罐頭”。捕到海龜后,水手們并不會立即殺死它,而是養(yǎng)著慢慢吃,用來補充營養(yǎng)和解饞。
除了海龜,還有另一種動物在長途航行中體現(xiàn)出特殊的價值,那就是老鼠。盡管《海商法》中要求每支船隊至少攜帶一只貓出海,以避免老鼠破壞貨物,但實際上船艙中出現(xiàn)老鼠甚至老鼠泛濫的情況并沒有得到很大改善。除了貓捉老鼠,這些偷吃食物的嚙齒類動物還很有可能被無情地抓起來,送去廚房,成為水手們的盤中餐。當然,這種做法并不普遍,因為黑死病已經(jīng)讓當時的人們認識到老鼠是傳播疾病的源頭。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水手們面臨的難題不僅僅是饑餓,還有更恐怖的壞血病。中世紀時,無數(shù)水手因為壞血病失去生命。
直到人們發(fā)現(xiàn)可以利用新鮮蔬菜、柑橘或者檸檬來防治壞血病,情況才開始有所改善。
進入蒸汽時代后,水手們的飲食變得多樣,也更有保障。19 世紀,英國戰(zhàn)艦上水手們的日常菜單中就包含了咸牛肉、咸豬肉、燕麥片,而且為了預防壞血病還搭配了洋蔥、卷心菜、橙子這些易儲存的蔬菜水果。1867 年,英國的《商船法》就要求皇家海軍和所有商船必須每天向水手提供1 磅(約453 克)的檸檬汁,用來防治壞血病。并且,此時的水手們也開始使用錫桶儲存淡水,以防止淡水變質。
除了飲食之外,水手們的日常清潔也很困難。水手們工作繁重,加之海上空氣潮濕,汗流浹背是家常便飯。如果想沖個澡,那可就太難了:海水容易侵蝕皮膚,引發(fā)皮膚??;淡水又是稀缺資源,用來洗澡恐怕會被其他水手“圍毆”。于是,水手們通常會先用海水沖洗一遍,再用淡水擦拭身體,甚至干脆直接在下雨的時候洗澡。
除了自我清潔,衣物清潔也是大難題,雖然他們并不會經(jīng)常清洗衣物。水手們的衣服常常在工作中沾滿各種污漬,而肥皂這種清潔“神器”在18 世紀末才得到廣泛使用,并且價格昂貴,對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水手來說,肥皂不是他們用得起的。迫不得已之下,他們不得不用尿液作為清潔劑。
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兒恐怖?但實際上,人類使用尿液清潔衣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
考古人員曾在龐貝古城中發(fā)掘出關于古羅馬人使用尿液進行清潔的證據(jù)。尿液中含有尿素,尿素經(jīng)過長時間放置,就會被細菌中的脲酶水解形成氨。氨溶于水后,形成氨水,呈堿性,而堿和油污相互作用能形成一種酯類物質(肥皂的主要成分)。水手們把衣服浸泡在放置了一段時間的尿液中清洗,再用海水反復漂洗衣物,以消除衣物上的“異味”。
這就是大航海時代水手們的一些生活片段。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探索地球非常重要的歷史時代,它促進了東西方的交流,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出海冒險是那個時代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海上生活并沒有想象中輕松愉快,無數(shù)懷揣著對未來期盼的水手在航海中將生命與夢想一同沉入了大海。
(雨余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