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朋友:
為進一步提高您的參與度、互動性,更加緊密地貼近您的閱讀需求,2025年,《家長》全新改版,現(xiàn)各版塊欄目向您誠征稿件:
【領(lǐng)航之聲】
○ 對家庭教育的宏觀觀察與實踐探索,對教育政策的解讀。
【話題縱橫】
○ 探討家庭教育中的熱點問題。
【教育洞見】
○ 展示深刻見解和實用建議,對家庭教育問題的深度解析,
提供科學的育兒方法。
【津教共育】
○“津教共育·新探索”“津教共育·新思考”“津教共育·新案例”。
【家校社筆談】
○ 探討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人生第一課】
○ 探討人生早期教育。
【中華好家風】
○ 聚焦家風、家規(guī)、家訓,講好中國故事。
【慈母育兒經(jīng)】
○ 捕捉母親與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溫馨瞬間和趣事。
【父影伴娃行】
○ 講述父親育兒故事。
【隔輩教育親】
○ 分享祖輩教育孩子的經(jīng)驗與智慧。
【師說心語】
○ 教師講述家校共育經(jīng)驗,分享帶班之道。
【暖心家訪】
○ 家訪感人故事。
【家校心橋】
○ 為家長解疑釋惑,解決家教難題。
【伴學智慧】
○ 引導家長理念轉(zhuǎn)型升級,科學陪伴,指導學習。
【育才新視界】
○ 探討不同視角下人才培養(yǎng)的點點滴滴。
【心理充電站】
○ 解讀兒童發(fā)展的心理和行為特點,提供育兒指導。
【研學行知錄】
○ 分享研學旅行的經(jīng)驗成果。
【書香伴我行】
○ 講述我的讀書故事或校園讀書生活。
【你的育兒路】
○ 分享育兒經(jīng)歷。
【我的親情事】
○ 講述親情故事。
【他的成長記】
○ 記錄成長時刻。
2025年,各欄目編輯不定期策劃了主題征稿,
請大家及時關(guān)注動向哦!
投稿須知
1.來稿不退,三個月未收到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
2.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編輯可對來稿進行必要的刪改,不接受刪改的作者請在投稿時注明。
3.郵件標題格式:欄目名+題目+字數(shù)+署名;字體與字號:正文宋體四號,標題黑體三號;行距:1倍;文章長度:" " 1頁1500字左右,2頁2800字左右。
4.以上所有欄目作者均可提供配圖,圖片要求畫面清晰,適合印刷。
5.稿末需注明作品署名、真實姓名、地址、電話、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和開戶行名稱,以及微信號、個人照片、簡介、所在單位(無則不寫),以便發(fā)放稿酬和寄送樣刊。
投稿方式
《家長》編輯部系列投稿郵箱
津教共育(面向天津):jinjiaogongyu@163.com" " " "中教共育(面向全國):zhongjiaogong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