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如長河不息,每一滴水都承載著過往的記憶;詩行淺淺,似風中低語,字里行間跳躍著情感的火花。在時光的流轉中,歲月與詩行交織成一幅幅動人的畫卷,記錄著人生的悲歡離合、夢想與追求。讓我們漫步在這條由歲月鋪就、詩行點綴的小徑上,細細品味那些被時光溫柔以待的瞬間,感受生命中最真摯的情懷與最美的風景。
請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③書寫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歲月與詩行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余光中
白帝城上方的天幕中,幾縷曙光從眾山中淌下,層云盡染,天空頓時成了一塊大花布,裹住了還沒完全蘇醒的小城。城外,青綠色的江面蕩起了波紋,浩浩蕩蕩的水流夾帶著金黃與朱紅向前奔流。一只小舟就行在這彩色的江面上,仿佛是在水和風的背上滑行。
迎著疾風,立在船頭的他張開了雙臂。風肆意地玩弄著他的衣袖,伴隨著“嘩啦嘩啦”的聲響,既像是海面上翻涌不息的白浪,又如同大自然為他量身定制的披風,為他平添了幾分超凡脫俗的氣質。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頷下的白須,在風中輕輕顫抖,每一根似乎都在訴說著歲月的痕跡與沉淀。
今天,是李白返回江陵的日子。此時此刻,已步入花甲之年的他仍然是那只“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
江陵這個地點,他恐怕這輩子都會牢記在心。因為,那是他年輕時一日看盡長安花開啟的地點。四十年的輾轉反側,他最后又回到了這里,回到了最初的原點,不知是巧合,亦或是命運的安排?
兩岸猿聲四起,很是熱鬧。他看著一座座青山被他甩在身后,前波推后浪,仿佛把他一點點往過去推。在這一刻,他的思緒如同脫韁的野馬,肆意奔騰。他想起了自己在長安的那些日子,那時的他,意氣風發(fā),與友人飲酒作詩,享受著生活的瀟灑與自在。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卻讓他嘗盡了失意的苦澀,那份頹敗感,至今仍讓他難以忘懷。
他突然覺得,人生就像一場夢,充滿了悲歡離合。如今,他雖已步入人生的下半場,但那份對夢想的執(zhí)著與追求卻從未改變。他仍然沉浸在這場夢中,不愿醒來,因為夢里有他太多的回憶與期待。
船靠岸了。直到船夫的聲音響起,他才從自己的思緒中暫時抽離。他下了船,一步步走向遠方。他要去迎接“輕舟已過萬重山”后的新世界,繼續(xù)像展翅的大鵬一樣,飛向屬于自己的天空。他無心于官場的爾虞我詐,無悔于山水間的顛簸流離,無憾于詩詞上的才華橫溢,他將繼續(xù)坦蕩一生。
升格指導
升格前的作文在細節(jié)以及首尾呼應上,仍有提升空間。
1.細節(jié)要生動。升格前的作文雖然對李白的歸途和心境進行了描繪,但部分細節(jié)仍顯平淡,缺乏足夠的感染力。例如,在描述李白迎風而立時,可以增加對風力的具體感受;在回憶長安生活時,可以細化李白與友人共飲的場景。這些細節(jié)的加入,能夠讓讀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李白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波動。
2.首尾要呼應。升格前的作文開頭引用余光中的詩句引出了李白,結尾則描述了李白繼續(xù)坦蕩一生的決心。然而,首尾之間的聯(lián)系仍不夠緊密,缺乏呼應的美感。因此,升格文可以在開頭部分增加對李白詩歌的贊美和對其人生的概括;在結尾部分,則可以再次回到詩歌和人生的主題上。這樣的首尾呼應,不僅使作文結構更加完整,也深化了作文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