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土生土長的陸地生物,人類究竟對海洋了解多少?今天的我們知道了海水的構成、海洋的面積,了解了海洋性氣候、洋流、海底環(huán)境,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海洋生物。但是,古人呢?在還沒有船只、沒有地圖的條件下,先民們采用了一種奇特的方式,來記錄他們對海洋的向往、敬畏和想象,那就是海洋神話。
今天的我們看看古人留下的神話,既能感受人們對大自然原始而樸素的認識,又能領略到不同地域的文化特點。接下來,就讓我們用一年的時間來看一下這些“選手(世界各地的海洋神話)”的表現(xiàn),看看誰是最后的優(yōu)勝者吧!
我國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的神話有著完整的體系。翻看那些關于海洋的神話傳說、成語故事甚至古典名著,你會發(fā)現(xiàn),有那么一個“人物”出場率超高,他有時是主角,有時是配角,有時是老好人,有時又成了大反派,他就是中國海洋神話體系里的頭號角色——龍王。
其實,龍王不止一位,在古代神話里,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龍王的傳說,與“?!庇嘘P的龍王有四位,組了個知名“男團”,名為“四海龍王”。
在此,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四?!倍帧?/p>
翻翻詞典,找一找與“四?!庇嘘P的成語,比如五湖四海、名揚四海、四海升平等等,你會發(fā)現(xiàn),“四?!庇兄疤煜隆钡囊馑?。
古代的中國人曾錯誤地認為,中國的疆土四面環(huán)海,走到一望無際的“?!边?,也就等于走到了國土邊緣。由此,“四?!币辉~便誕生了,它的意思十分樸素,就是指“東南西北”四面的海。但神話中的“東?!薄澳虾!焙徒裉斓臇|海、南海海域是不同的,它們的界線并不明確,基本上只能說是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
如此一來,你就知道了吧,“四海龍王”各自的稱號正是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和北海龍王。雖然他們的統(tǒng)治范圍有些模糊,但他們的“人設”可不模糊,有名字有頭銜(頭銜是玉皇大帝封的),還有各自的外形和神技能。
從名字和技能就看出,他們是四兄弟,掌管著海洋水體和人間氣候風雨。其中東海龍王是大哥。在神話故事里,如果不特別指出是哪一位龍王,一般說的都是東海龍王,我們就從他說起吧。
東海龍王統(tǒng)治東方的海洋,他主宰所有與水有關的氣候現(xiàn)象,不光包括雨水,也包括潮水。古代的百姓非常敬畏東海龍王,因為江河、湖泊、地下水中的小龍王們都要聽從東海龍王的號令,控制降雨的規(guī)模。也就是說,東海龍王肩負重任,對水的管理控制要恰到好處,工作過度容易造成暴雨、洪災,工作怠慢又會導致少雨、干旱。水是生命之源,萬物能否生長、人類何時農(nóng)耕,就看東海龍王這個“司雨大總管”會怎么做了。
《西游記》里說,東海龍王居住在海底的龍宮,順著花果山的瀑布便能一路漂流到龍宮里。按現(xiàn)在的地圖來看,花果山位于江蘇連云港,向東不遠便是黃海海域,“東海龍宮”看來就在那一片海中。
為了爭奪這個海洋神話“超級大IP”,山東、江蘇、浙江,甚至更遠的廣西、貴州都聲稱龍宮在它們那里。今天我們走訪很多地方,常能見到“龍宮”“龍王殿”之類的名字,實際上大多都是溶洞,形成于億萬年前??磥?,那個時候就已經(jīng)有龍王之說了呢。
在山東泰安,就有一處“東海龍宮”,其實這里是泰山大裂谷的地下河溶洞,人們想象中的龍宮大概就是這種怪石嶙峋的模樣吧!
無獨有偶,貴州安順也有名為“龍宮”的溶洞。貴州以喀斯特地貌著稱,天然溶洞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這處“龍宮”溶洞里不僅有壯觀的鐘乳石,還有“龍門飛瀑”的景觀,這一定是“龍宮”的后花園吧?
東海龍王的龍宮里有著不少寶貝,龍王對朋友也相當慷慨?!段饔斡洝防铮鳛閷O大圣的“老熟人”,東海龍王答應借孫悟空一樣兵器。沒想到,孫悟空不但把重要的定海神針拿走當了金箍棒,還得寸進尺地開口要披掛。東海龍王抹不開面子,無奈聯(lián)系了另外三個弟弟,全團每人送了一件寶貝,又是藕絲步云履,又是鎖子黃金甲,又是鳳翅紫金冠,讓孫悟空瞬間集齊了一身高級裝備。
但龍宮可不總是一派祥和的,那里發(fā)生過不少事,其中最有名的,大概要數(shù)“旅行團大鬧龍宮”事件了,你沒猜錯,正是八仙過海的故事。
八位仙人從東海去蓬萊旅游,路上喝醉了的八仙放飛自我,一邊吵鬧一邊翻江倒海,好巧不巧剛好從龍宮上空經(jīng)過,惹得龍王不得安寧。龍王抓走了八仙中的藍采和,其余七仙便到龍宮要人,雙方言辭過于激烈,便動起手來了。
東海龍王能掌管風云變幻,能量極大,威信極高,但戰(zhàn)斗力實在讓人難以恭維。八仙過海的故事里,東海龍王派出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和一群蝦兵蟹將與對方交手,結(jié)果竟敗下陣來。鐵拐李的酒葫蘆能無限吸收海水,還有幾個神仙把泰山搬了過來,更慘的是,東海龍王的兩個兒子都被殺了。整場鬧劇以南海觀音的調(diào)解收場,泰山歸位,海水也倒了回來。
七歲的哪吒在東海洗澡,用他最喜歡玩的法寶混天綾攪亂了海水,弄得海面風浪狂嘯、海底龍宮震動。東海龍王派夜叉到海面上查看情況,結(jié)果夜叉被哪吒打死。東海龍王的兒子敖丙得知此事,怒不可遏,親自找哪吒算賬,結(jié)果戰(zhàn)斗力實在太差,被哪吒剝皮抽筋。東海龍王又失去了一個兒子,他告到天庭,哪吒卻肆意報復,將他變成了一條蛇,羞辱了一番……
從古至今,老百姓大多靠天吃飯,非常在意水情和旱情,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建有龍王廟,供奉四海龍王。
最初,人們拜龍王幾乎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賦予龍王更多的能力。在古代的嶺南地區(qū),也就是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出現(xiàn)了為求發(fā)財而修建的龍王廟。這些龍王廟里供奉的多半是南海龍王。
這與南海龍王“廣利王”的頭銜有關。自古至今,嶺南的沿海地區(qū)商貿(mào)繁榮,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口岸。秦漢時期,就已經(jīng)有嶺南人到達南海諸國,唐代時期更是建了一條叫作“廣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沿海地區(qū)的人自古信奉媽祖,而許多經(jīng)商的人十分看重南海龍王的“廣利”二字,便也拜起了南海龍王。
海南三亞的“南海龍王別院”供奉著南海龍王,祈求龍王伏波安瀾、廣利天下,保佑出海捕魚和經(jīng)商的人。
很多人可能說不上來西海龍王的傳說故事,但他有個兒子大家一定都認識——三太子敖烈,沒錯,就是隨著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白龍馬。
在《西游記》里,敖烈火燒了殿上明珠,被西海龍王告上了天庭,幸好觀音菩薩出手相助,才免于敖烈被處死。
西海龍王那么狠,是個大反派嗎?其實這只是《西游記》的改編而已。在更古老的神話傳說里,西海龍王有一段蠻勵志的故事呢。
最早,海龍王見自己的“廣欽閏順”四個兒子都長大了,便決定隱退,把管轄的地域分成東西南北,讓兒子們分別坐鎮(zhèn)。敖閏被分到了“西?!?,他便一直向西行,但越走越干旱,別說海了,連河流都少得可憐。他一直走到了祁連山,還是沒看見海,便失望得哭了起來,但很快,敖閏擦干了眼淚,他琢磨著:“我不是繼承了父王呼風喚雨的神力嗎?沒有海,我就造一個!”
于是,他盤旋在祁連山上,施法放水,沒想到初出茅廬、法力不足,連續(xù)多日都沒什么成效。但這份意志感動了天庭,玉皇大帝派雷公電母、風伯云童相助,在祁連山附近造了個“西?!背鰜?。
有人說,那個“西?!本褪墙裉煳覈畲蟮南趟嗪:?/p>
不過,也有人說,“西?!北惹嗪:h,是指今天新疆的博斯騰湖。在那里,也有一個關于西海龍王的故事:
據(jù)說,有一年天降大旱,牧草枯萎,牛羊大量死亡。西海龍王眼見人間的百姓活不下去,心中不忍,便不顧自己和龍宮的安危,吞下了西海三分之二的水,全都噴灑在茫茫草原之上,解救了許多生靈,而他自己只能委屈地住在小小的湖中。
歷史上,博斯騰湖流域是古焉耆國的所在地,古焉耆國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中轉(zhuǎn)站之一,可見這里水土豐饒。“博斯騰”在維吾爾語里是“綠洲”之意,雖然博斯騰湖沒有青海湖那么大,但養(yǎng)育了一方水土,人們把對這片湖的感激之情寄托在了西海龍王的身上。
在北部的極寒之地,居住著最小的北海龍王,他的故事不多,但在家喻戶曉的《西游記》中,他也出場過兩次。
唐僧一行在車遲國斗法中,跟羊力大仙比試“下油鍋”的本事,孫悟空發(fā)現(xiàn)對方的油鍋不熱,便以為是北海龍王在暗中協(xié)助,找上門去。北海龍王告知孫悟空,油鍋里有冷龍,有降溫的功效,羊力大仙是因為有冷龍的保護才不怕滾燙的油鍋。在孫悟空的要求下,北海龍王收回了冷龍。在之后的獅駝嶺一難中,北海龍王還出面放冷氣相助唐僧。
那么北海指哪里呢?顯然,以中國的版圖來說,肯定不是北冰洋。古代“蘇武牧羊”的故事里,蘇武在“北?!蹦裂?,據(jù)考證是今天位于俄羅斯的貝加爾湖。不知道北海龍王是不是暫住在貝加爾湖里呢?
貝加爾湖在中國古代曾被稱作“北?!?,是內(nèi)陸湖泊,但在很早以前有個外貝加爾海,地殼變動以后,一小片水域與海洋隔離開來,才形成了貝加爾湖。除了貝加爾湖,鄂霍次克海曾經(jīng)也被稱作“北海”,但無論是哪個水域,北海都位于中國的北方,且都與寒冷有關。
①四海龍王的名字有多個版本,但確定的是龍王家都姓“敖”。
②雖說四個龍王有各自的屬性,但在民間傳說里,只要是龍王,就都有呼風喚雨的基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