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女排走向世界排壇巔峰的歷程中,有一個人是不能被忘記的,他就是日本女排原主教練、被國際排聯(lián)評為“20世紀最佳教練”的大松博文。20世紀60年代,大松博文應周恩來和賀龍的邀請,對中國女排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的訓練。由于他的要求非常嚴苛,被中國女排隊員稱為“魔鬼大松”。他的訓練方法、訓練思想和訓練作風,之后長時間地在中國排球界乃至整個體育界影響甚大,對日后中國女排的崛起及九次獲得世界冠軍,起著重要的作用。
盛名之后初訪中國
1964年,為提高中國女排的水平,國家體委主任賀龍決定邀請大松博文和日本女排來中國訪問。賀龍之所以這樣做,是有深層原因的。
1959年,在第二十五屆世乒賽上,容國團獲得男子單打冠軍,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在正式大賽上獲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在兩年后的第二十六屆世乒賽上,中國隊獲得男團、男單和女單三項冠軍。1963年,中國隊在第二十七屆世乒賽上,又獲得男團、男單和男雙三項冠軍,中國的乒乓球運動站在了世界之巔,這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體育已成為振興中國、提高中國人民信心的象征,中國體育界也急需在其他運動項目上奮起直追,尤其是籃、排、足三大球類運動。而在三大球類運動中,最有希望的,是女子排球。
排球運動20世紀后才被引入日本和中國。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女排運動得到快速發(fā)展,1956年,第一次參加巴黎世錦賽的中國女排獲得第六名,成為亞洲的王者。而當時的日本女排遠不是中國女排的對手——1959年日本女排訪問中國時,不要說中國女排國家隊,就連一些水平較高的省隊,都可以輕松地擊敗日本女排。
然而,日本女排卻在迅速地崛起。
還在1953年,日本貝冢紡織廠從女工中組建了一支排球隊,由貝冢紡織廠的職工大松博文負責訓練。大松博文在學生時代,曾隨隊獲得過兩次全日本男排聯(lián)賽的冠軍。然而,絲毫不具備排球運動基礎(chǔ)的貝冢女排,在參加大阪府的一次比賽時潰不成軍,一局中僅得幾分。之后,大松博文開始對貝冢女排隊員們進行艱苦訓練,其嚴苛的訓練方式讓人不忍目睹。
1955年,大松博文率領(lǐng)名不見經(jīng)傳的貝冢女排,在全日本企業(yè)女排聯(lián)賽中一路過關(guān)斬將,贏得了冠軍。在隨后的訓練中,大松博文結(jié)合日本球員身材矮小的特點,獨創(chuàng)了極限大運動量訓練、墊擊一傳、滾翻救球等新技術(shù)。尤其是他發(fā)明的勾手發(fā)飄球技術(shù),成為日本女排的秘密武器。
1960年第三屆世錦賽上,日本女排竟然破天荒地獲得了亞軍。1962年,日本女排在第四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中七戰(zhàn)七勝,獲得了世界冠軍,把占據(jù)世界排壇十一年之久的蘇聯(lián)女排趕下了王座。1964年,在排球第一次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東京第十八屆奧運會上,日本女排又以三比零的絕對優(yōu)勢戰(zhàn)勝蘇聯(lián)女排,奪得奧運會冠軍,被世界稱為“東洋魔女”。日本女排甚至還創(chuàng)下了震驚世界的連勝一百一十八場國際比賽,只輸給對手七局的前無古人的紀錄。
前幾年還遠遠落后于中國女排的日本女排,在短短五年里就登上了世界女排之巔,這深深地刺激了新中國體育界的神經(jīng)。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提高中國女排的水平,中國排協(xié)在賀龍的支持下,決定邀請大松博文和日本女排到中國訪問。
此時的大松博文,已經(jīng)接到許多國家重金執(zhí)教的邀請。但在接到中國的訪問邀請后,大松博文欣然決定親率日本女排八名隊員前往中國,進行一次示教性的訪問。大松博文與中國排球運動由此結(jié)緣。
1964年11月20日,大松博文一行乘坐一架小型飛機,經(jīng)廣州飛行了六個小時到達北京。飛機抵達北京機場時已是傍晚時分,國家體委領(lǐng)導邀請大松博文一行觀看正風靡中國的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演出結(jié)束已是晚上10點。令人感動的一幕發(fā)生了——
演出結(jié)束后,大松博文一行吃完飯竟然前往訓練場進行訓練,在車上熟睡了一個小時的日本女排姑娘們,一到訓練場就如同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起來,她們在場上像正式比賽那樣拼命地跑動、扣球、翻滾救球,叫喊聲震動了整個訓練場,一千多名中國體育工作者和觀眾目睹了這一切。
之后,大松博文帶領(lǐng)日本女排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進行了八場比賽,都取得了勝利。此外,他們還進行了近二十次公開訓練課,上千名中國體育界教練員、運動員和觀眾看到日本女排隊員出神入化的滾翻墊球、雙手前臂墊球等新技術(shù)的展現(xiàn),驚訝不已。尤其是她們的上手勾手發(fā)球技術(shù),更使人們?nèi)朊?。賀龍觀看了這支隊員身高最矮才一米六、最高也不過一米七二的日本女排訓練的場景,只見大松博文親自上場,將一個個球扣給女排隊員,有的隊員已經(jīng)精疲力竭地躺下了,大松博文還是繼續(xù)把球扣在她們身上,直到她們站起來……賀龍看后感觸極深:這也許就是日本女排能在短短幾年就走上世界女子排壇頂峰的內(nèi)在原因。
于是,賀龍準備邀請大松博文正式來華指導中國女排訓練。
然而,當時中日還沒有恢復邦交,要請大松博文來中國執(zhí)教,必須經(jīng)過周恩來總理的同意。于是,在11月25日,賀龍邀請周恩來總理來到北京體育館,觀看大松博文訓練中國女排。周總理看完訓練后內(nèi)心也大為觸動。他親切接見大松博文,極為興奮的大松博文特地洗澡更衣,并且鄭重地打上了領(lǐng)帶。大松博文向周總理講述了他如何創(chuàng)新訓練方法,將蘇聯(lián)女排趕下王座,使日本女排登上世界排球巔峰的經(jīng)歷。周總理聽后極為贊賞。
中國排協(xié)前副主席錢家祥后來在大松博文回憶錄中文版的代序中寫道:“周總理曾對我們說,大松的訓練符合毛主席的實踐論精神,符合我國從實戰(zhàn)出發(fā)、從難、從嚴的‘三從’訓練原則。大松一個人帶隊、示范,他身體力行,我們也需要精兵簡政,進行身教?!?/p>
大松博文從周總理身上領(lǐng)悟到了巨大的人格魅力。在訓練表演期間,周總理對大松博文說道:“明年年初再來中國吧,來當我們隊員的教練。”
“魔鬼大松”
大松博文回國后,中日雙方的溝通成功促成了他來中國對中國女排進行特訓。1965年4月23日,大松博文再次抵達上海,開始了他在中國為期一個月的執(zhí)教工作。中國排協(xié)為大松博文的到來做了精心的安排,由當時水平較高的四川隊、山東隊等省隊組成聯(lián)隊,接受大松博文訓練。大松博文將隊員分為兩班進行訓練,先訓練幾個省隊,然后訓練聯(lián)隊。
每天的訓練從下午2點開始,5點半休息,吃點東西后再接著訓練,從下午6點一直到晚上8點,一天訓練五個半小時。后來又漸漸加大運動量,加長訓練時間,晚上的訓練要到夜里12點,有時甚至要到凌晨1點半。大松博文和姑娘們一同在訓練場上訓練,并親自示范擊球,一天要擊球、拋球五六千次,回到旅館后疲憊不堪,連更衣、洗澡都需要妻子幫助。吃完飯后,他還要寫當天的訓練日記和第二天的訓練教案,常常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在最初的訓練中,有的隊員訓練很猛,十來分鐘后就倒在地上練不動了,有的甚至出現(xiàn)了嘔吐現(xiàn)象。大松博文發(fā)現(xiàn)隊員們在訓練前吃了過多的食物,如雞蛋、面包和大碗的稀飯,他就讓隊員們訓練前只喝一小碗稀飯,避免流質(zhì)食物在胃中晃蕩,這樣一來,嘔吐現(xiàn)象就停止了。
大松博文對中國女排隊員的訓練極為嚴格,他把自己創(chuàng)造的各種先進技術(shù)毫無保留地教給她們。針對中國姑娘身材比日本女排隊員高大、彈跳力更強、柔韌性較好的特點,他制定了特別的訓練計劃和方法。多球訓練使得訓練密度成倍提高,訓練強度也成倍增加。在訓練滾翻救球時,無數(shù)次的滾翻使得中國女排隊員摔得渾身上下青一塊紫一塊,腿一瘸一拐的,連站都站不穩(wěn)。有的隊員練到后來簡直癱在地上動不了。許多年后,一位受過大松博文訓練的隊員回憶道:“練到最后,我頭發(fā)暈,眼也花,房子也旋轉(zhuǎn)起來了,但我還得去飛撲大松打過來的球?!睘榇?,中國女排隊員背地里給他取了個綽號——“魔鬼大松”。
“她們總有一天會奪取世界冠軍”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中國女排隊員漸漸適應了大松博文的訓練強度,也漸漸理解了這種嚴酷訓練的意義所在。姑娘們對大松博文產(chǎn)生了親近感,看到他成天在場上身體力行地和她們一起摸爬滾打,常常自覺地為他擦汗。當大松博文累極了又不愿意休息時,有的姑娘給他送來汽水,他感動極了。在回憶錄中,他寫道:“我有時故意說反話,‘去,去!我不要那玩意兒’,然后接過來喝掉?!?
中國女排隊員們吃苦耐勞的訓練精神,也令大松博文頗為感動。
5月12日這天,《人民日報》發(fā)表了《支持多米尼加人民反對美國武裝侵略的聲明》,上海爆發(fā)了反美大游行,運送中國女排隊員們的車被堵在大街上,無法開動。于是,姑娘們給先行到達訓練館的大松博文打電話,說是要晚一兩個小時才能到達。但大松博文卻一定要姑娘們按時到場訓練。一個小時后,當姑娘們汗流浹背跑到訓練館時,大松博文深受觸動。中國女排隊員對他說:“大松,我們可是跑馬拉松來的呀!”聽了隊員們的話,他的眼眶立刻發(fā)熱了。他想,中國隊員能穿過層層游行隊伍,不停地跑到球場,隊員們的年齡只有十八歲到二十二歲,這些年輕人,只要想做什么,必然會想辦法達到目的的,這種精神是多么偉大?。?/p>
每天大松博文訓練時,能容納上千名觀眾的看臺都座無虛席。每當訓練中有隊員支持不住倒地不起,場邊的觀眾就會發(fā)出“加油,加油”的喊聲,倒地的姑娘就在全場觀眾的鼓勵聲中重新站起來投入訓練。大松博文后來回憶道:“一個人的倒下,引來眾人的聲援;一個人的斗志又可以喚起全場數(shù)千計群眾的呼聲……這種情景在日本是看不到的。”
大松博文在場上一絲不茍、身體力行地訓練中國女排隊員,也深深地打動了觀眾們的心。一天深夜,當訓練結(jié)束時,觀眾席上上千名觀眾突然整齊地呼喊道:“謝謝儂!”
至于為何如此盡心盡力地幫助中國女排,大松博文在回憶錄中寫道:“我應邀來到中國,就應全力投入工作,以此促進日本人民和中國人民之間更加親密的關(guān)系,早日恢復兩國邦交,使關(guān)系正常化。我希望中國排球事業(yè)興旺發(fā)達,日中兩國相互交流技術(shù),共同提高。這也就是我要對世界排球運動做出的貢獻?!?/p>
為期一個月的訓練結(jié)束了。在大松博文嚴酷的訓練下,中國女排隊員的意志品質(zhì)、身體素質(zhì)和排球技術(shù)都得到很大提高。他的訓練方法、訓練思想和訓練作風,對中國排球界乃至整個體育界影響甚大,奠定了中國排球日后成長和騰飛的基石。
執(zhí)教結(jié)束返回日本后,大松博文曾預言中國女排運動的前景:“中國姑娘聰慧勤勞,國家最高級別領(lǐng)導人對女排這樣關(guān)心,將來中國女排必定超越日本女排,她們總有一天會奪取世界冠軍!”
大松博文為中國女排留下的訓練思想,被中國女排逐步發(fā)展成為“三從一大”的訓練精神,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影響著中國排球界乃至整個中國體育界,并且結(jié)出了豐碩的果實。在1974年第七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上只獲得第十四名的中國女排,竟在1979年的亞洲女排錦標賽上首次擊敗日本女排,稱霸亞洲,并且在1981年首次在日本奪得第三屆世界杯冠軍之后,走上了世界女子排球的巔峰:從1981年到2016年,中國女排共九次獲得世界杯、世錦賽和奧運會冠軍。中國女排頑強戰(zhàn)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也成為中華民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象征。
可是,大松博文沒能看到中國女排的這些成績……
大松博文在1968年至1974年間當選為日本參議員,他的回憶錄和相關(guān)書籍風靡日本。1978年11月24日,大松博文因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無效去世,終年五十七歲。二十三年后的2001年,大松博文被國際排聯(lián)評為“20世紀最佳教練”。
為了感謝大松博文為中國女排事業(yè)所做的貢獻,1981年中國女排在日本首次獲得第三屆世界杯冠軍后,主教練袁偉民特地邀請大松博文的妻子參加在中國駐日大使館舉行的慶祝儀式;2004年,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的袁偉民盛情邀請大松博文的妻子和女兒訪問中國,并在北京與她們親切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