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義務教育新課標實施背景下,情境教學關注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的情感體驗和思維激發(fā)。記敘文寫作教學在初中階段占據(jù)重要地位,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情境教學在記敘文寫作教學的應用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情境教學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在情境應用中積累寫作素材、在情境應用中掌握寫作技巧、在情境感悟中激發(fā)寫作熱情,從而解決學生在寫作時出現(xiàn)的無內容輸出、無技巧可用、無寫作熱情等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記敘文寫作水平,達到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5)01-0115-04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第四學段的“表達與交流”中要求“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1]記敘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章類型,記敘文寫作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習怎么寫好記敘文是重中之重,對于教師而言,如何進行記敘文寫作教學也是一大難題。同時,課程標準還指出要“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創(chuàng)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2]可見,在記敘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情境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寫作活動,提高寫作素養(yǎng)。
情境教學是教師依據(jù)教材或學情創(chuàng)設出具體的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拓展思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設計真實豐富的情境,使學生由境生情,獲得更多參與和體驗真實多樣生活的機會,由此生發(fā)出真實的情感。隨著情境的不斷豐富,寫作任務對學生思維的要求也會逐漸提高,這既符合寫作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也有助于學生提升寫作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記敘文寫作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是可行的且有益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回歸現(xiàn)實生活,更好地表達真情實感。只有身處真實的情境中,學生才能夠讓自身動起來,真聽、真看、真感受,獲取到最直觀豐富而又生動形象的信息,從而寫出真實又不空洞的記敘文。本文通過課例分析法,對“學會寫人”“熱愛寫作,學會觀察”“我最難忘的事”等課例中的情境應用進行分析,進而闡述情境教學在記敘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多樣的情境中積累寫作素材
情境教學以培養(yǎng)興趣為前提,誘發(fā)主動性;以指導觀察為基礎,強化感受性;以發(fā)展思維為重點,著眼創(chuàng)造性;以陶冶情感為動因,滲透教育性。[3]教師在進行記敘文寫作教學時設計生動具體的情境,容易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和刺激感,從而使其主動投入教學活動中。
(一)在生活情境中挖掘寫作資源
課程標準明確“語文課程實施要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觀察,在真實的情境中感受,將寫作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并不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將生活與寫作聯(lián)系起來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發(fā)掘、提取和整合其潛意識中存在的信息,適時地把學生從教室中引出來,把目光投向社會,關注身邊的人或事,以現(xiàn)實生活豐富寫作資源,讓學生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某授課教師設計了“學會寫人”的寫作情境:
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同學的家長隨班聽課。家長們不僅想?yún)⑴c聽課,課后還想與任課教師們進行溝通交流,正好今天我們的學習主題是學會寫人,所以今天的寫作任務是幫助家長們了解你最喜歡的老師。
以上寫作情境以家長開放日為背景,以語文寫作課堂為陣地,以介紹老師為目的,讓學生將目光放在任課教師身上。這樣的情境,使學生有強烈的交際熱情和寫作意愿,讓他們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有話會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白“語文是生活的外延”,從生活出發(fā),做到“學以致用”;在學習中要正確理解寫作與生活,寫作與書面表達之間的關系。寫作是從生活中來的,可以反映生活,因此,不能把寫作與生活分開,更不能將二者對立起來。在日常生活中,語文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而母語的語言環(huán)境,更是為寫作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條件,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
(二)在想象情境中開拓寫作視野
想象是創(chuàng)作的起點,是使文章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關鍵。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合情合理的想象情境,幫助學生打破常規(guī)思維,使其提出獨特的見解,寫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獨特性的文章。閱讀是展開想象不可或缺的基石,寫作的靈感植根于閱讀的深刻感悟之中。唯有通過廣泛且深入的閱讀,才能孕育出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文章。閱讀不僅是積累知識、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核心通道,更是學生拓寬視野、深化思維、強化寫作技能的寶貴源泉。閱讀是一門真正意義上具有實踐意義的語文課程,教師要將閱讀與課堂教學并重,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以課本內容和課程標準所推薦的書單為依據(jù),給學生以有計劃的閱讀指導,經常組織課堂讀書會。例如,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西游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相關片段,引導學生針對某一片段進行分析,并從中掌握敘事的寫作技巧。教師根據(jù)所示片段命題,讓學生利用所學到的敘事技巧練習寫作,運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合適的手法潤色,完成一篇寫作。
閱讀是積累的內化過程,寫作是運用的外化階段。在閱讀中想要有所收獲,關鍵在于兩點:一是要從個人興趣著手,選擇并閱讀喜歡的書籍,同時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二是要掌握一些高效的閱讀技巧,確保閱讀過程既有效又有深度。
(三)在觀察情境中豐富寫作內容
觀察是寫作的前提條件,善于觀察才有可能找到不同事物之間的潛在的某些關聯(lián),從而對事物產生新的認識,擴大知識面的同時也能夠發(fā)現(xiàn)描寫、表述、展現(xiàn)事物的新角度。[4]教師在進行記敘文寫作教學實踐時,應當關注“觀察”的重要作用,營造豐富多彩的觀察情境,著重且有效地培育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構思充滿啟迪意義的寫作主題,引領學生養(yǎng)成細致入微的觀察習慣。以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寫作任務“熱愛寫作 學會觀察”為例。為了讓學生深刻體驗“九月份”所帶來的種種變化,教師精心挑選充滿秋意的環(huán)境作為觀察對象,如校園內的花壇、人們的著裝變化以及晝夜溫差等。教師針對寫作實踐二,精心搜集并細致整理豐富多樣的相關素材,精心策劃觀察活動與討論活動,圍繞“對同一件事物的不同印象”進行交流,并將這種認知用書面語言表達。
該課例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效的觀察情境,課例中的觀察對象是學生觀察與思考的切入點,學生能夠在互動中提升對事物的認知。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鼓勵學生采用豐富多樣的表達形式。只有充分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掌握觀察的技巧,才能真正捕捉到生活中轉瞬即逝的寫作靈感,從而積累寫作素材,為記敘文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在豐富的情境中掌握寫作技巧
(一)在語表情境中促進書面表達
語表情境可以理解為在語言表達中所呈現(xiàn)出的具體場景和情境,可以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激發(fā)情緒反應,深化情感體驗,開展想象活動,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表達能力。記敘文寫作與口語交際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結合口語交際的內容,開展寫作實踐活動,以口語表達促進書面表達,以寫作技巧豐富口語交際。在進行口語表達的過程中,結合寫作進行訓練,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潛移默化地將所見所聞所說所感積累下來,運用于寫作活動中。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能有話可說,說得有理,說得真實,說得豐富。于永正老師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課例可供參考:
剛打完上課鈴,于老師暫時沒有進入教室,而是一位女老師進入教室,請同學們帶一句話給于老師:她是鼓樓區(qū)文教局的老師,受鼓樓區(qū)文教局局長委托邀請于老師準備一份教學計劃參加一個座談會,時間是今天下午兩點,地點是文教局一樓會議室,請于老師按時到會,不要遲到。女老師走后,于老師進入教室,利用這件事展開了寫作活動,指導學生在說人寫事的過程中要詳細描述人物形象以及事件的發(fā)展。[5]
此情境設定中,交際的主體為學生,而交流的對象則是于老師。交流的形式涵蓋了口語表達和書面介紹兩個方面,其核心話題聚焦于對人物形象的描繪以及對事件發(fā)展過程的敘述。在這一精心設計的情境中,學生能自如地運用語言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潛能,使他們產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可見,借助一個真實發(fā)生且學生參與的情境完成寫作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描述人物、事件的基本要領,使人能夠看懂作文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同時,在結合口語交際進行寫作的過程中,教師從旁引導可以幫助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表述。真實語境下開展學習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在掌握寫作知識的同時,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二)在文本情境中突出寫作中心
記敘文的寫作,除了圍繞中心選出最滿意的事件外,還要用一條“線索”把故事串聯(lián)起來,使文章結構嚴謹,渾然一體。教師可以通過對具體文本的分析,引導學生在文本情境中理解何為線索,如何提供線索,組織學生在閱讀活動中掌握寫作知識,在寫作過程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做到以讀促寫,以寫悟讀。例如,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先寫童年時在“百草園”的生活,又講述了后來進入“三味書屋”學習,以生活地點的轉換為線索行文,根據(jù)地點的變化組織內容,在特定的地點發(fā)生特別的事,制造記憶點和對比點。
該情境以文本為基,分析文章的行文線索,旨在引導學生學習用線索將故事串聯(lián)起來的寫作方法,這樣有行文線索的寫作更能突出中心,可以幫助解決初中生記敘文寫作內容零散與無序這一難題。以文本為情境,圍繞線索寫作文,不僅能夠提升文章的整體質量,使其更加緊湊有力,更能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激發(fā)作者的靈感,拓寬思維的邊界,最終呈現(xiàn)出既符合邏輯又充滿驚喜的故事情節(jié)。
(三)在推理情境中提升敘事趣味
教師可以運用設置懸念、制造矛盾、情節(jié)突轉和使用倒敘、多視角敘述等方法,讓故事情節(jié)多一些懸念,多一些曲折,多一些波瀾,如此,自然會吸引讀者駐足欣賞。教師在記敘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借用具體文本幫助學生掌握以上方法。分析文本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設文本情境的過程,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來講不會枯燥且便于理解。某教師借助《散步》分析了制造矛盾這一手法:
《散步》一文中,母親想走大路,兒子想走小路,全憑一家之主的“我”做決定,最終背起母親走了小路。母親與兒子的選擇完全不同,作者借用二者之間簡單的矛盾展開解決問題的過程,再到母親后來改變想法,最終矛盾平息。這樣的敘事手法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學生可以借鑒這種手法寫一個片段。
通過以上課例可以發(fā)現(xiàn),該教師通過分析課文文本,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情境中,讓學生理解該情境中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從而體會到這種寫作手法可以使故事更具有吸引力,增加故事的戲劇性和復雜性。一個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往往能夠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其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思考、猜測和推理。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不僅可以增強文章的趣味性,還能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啟示。結合文本情境,學生能夠在情境中獲得啟發(fā),更好地掌握以上方法。
三、在情境體驗中激發(fā)寫作熱情
在情境教學與記敘文寫作教學結合的過程中,情是媒介,境是氛圍,寫是手段,作是成品。每個學生都是具有真情實感的獨立的人,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把豐富的情感用合適的語言、恰當?shù)慕M織結構表達出來,幫助學生提升情感效能。教師充滿情感的教學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幫助學生帶著豐富且真實的情感進行寫作,再輔以一定的寫作技巧,最終形成可以打動人心的記敘文作品。
(一)在豐富訓練中體驗寫作樂趣
情感越是真摯,渴望表達的內容便愈加豐富。真實的情感往往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露于文字的每一個角落。有些學生在寫記敘文時,并沒有真正寫自己的感情,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草草了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真正激發(fā)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采用靈活多變的豐富的方法,引導學生抒發(fā)內心真實的情感。
設計多樣的訓練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開始關注記敘文,主動寫作,主動表達,寫作興趣也會隨之提高。興趣是動力,學生是主體,教師是資源,三者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當學生對寫記敘文產生興趣后,會自發(fā)且專注地進行寫作,出現(xiàn)疑問時也會主動咨詢老師。這樣,寫作的效率將大幅提升,作品的質量也會得到顯著改善。通過豐富訓練形式來提高學生記敘文寫作興趣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在展示平臺上激發(fā)寫作熱情
初中生渴望展示自己,渴望讓同伴、老師、家長看到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承載著學生感情的作品應該被展示出來,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展示學生作品的方式應該多種多樣,如在班級進行公示、制作班級作文冊、在學校報社進行展示等等。
無論是舉辦寫作活動,全班同學一起進行點評、學習、欣賞,還是評選優(yōu)秀的作品推送給學校進行展示,都搭建了學生展示作品的平臺,這樣可以吸引學生參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情境體驗可以喚醒學生表達的欲望,鼓勵學生通過寫作來表達自我。學生把思想感情轉化為文字的過程,就是不斷發(fā)現(xiàn)和提升自我的過程。
(三)在評改環(huán)節(jié)中提升寫作質量
寫作評價在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衡量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標尺,更是推動學生寫作能力持續(xù)提升的關鍵驅動力。通過細致的反饋,學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語言表達、結構布局、邏輯推理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練習,提升寫作水平。這種自主學習和反思的過程,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上述“學會寫人”寫作情境中,教師可制作評價量表。
教師可以根據(jù)評價量表的要求,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并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的反饋和指導。該評價量表可以幫助學生從描寫手法、形象特征兩個維度描寫人物形象,從真實性、獨特性兩個方面描述典型事件,從而體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概括其性格特征。在作文評改過程中,教師應積極發(fā)掘學生的“亮點”,哪怕僅是一個詞語或一句話,都應予以認可和鼓勵。表揚和鼓勵,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自信和積極性。此外,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寫作思路及所面臨的難題,并給予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對于提升學生的作文評改技巧至關重要。
結語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融入記敘文寫作教學,無疑是一項成效顯著的實踐。將情境教學巧妙融入記敘文寫作教學之中,不僅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在寫作課堂上的參與度,更能有效點燃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創(chuàng)意素材與靈感源泉。二者的結合不僅可以滋潤學生的情感世界,還能促進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進而在潛移默化中顯著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
參考文獻: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16,45.
〔3〕李吉林.情境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人民教育,1991(5):29.
〔4〕徐玲玲.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體驗寫作樂趣——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新作文:教研,2021(8):1.
〔5〕于永正.于永正課堂教學實錄Ⅱ(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卷)[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3-10.
(責任編輯 曹彩霞)
The Application of Contextualization in Teaching Narrative Writ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SHEN Yanchun, WANG Sheng
(School of Literature,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ndard, contextual teaching pays attention to students'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thinking stimulation in actual situations. Narrative writing teach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is also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language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ntextual teaching in narrative writing teaching helps to cultivate students' observation, imagina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y. The application of contextual teaching can help students accumulate writing materials in contextual application, master writing skills in contextual application, and stimulate writing enthusiasm in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no content output, no skills available, and no enthusiasm for writing that occur when students are writing, and then improving the students' narrative writing level to achieve the goal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narrative writing teaching.
Keywords: Contextual Teaching; Narrativ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Writing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