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結(jié)合,更是兩個家庭的交融。與伴侶的家人建立積極關(guān)系,可以擁抱加倍的幸福喲。
一對情侶戀愛三年多,因為女孩恐婚,結(jié)婚事宜一拖再拖。雙方家長不知情,時不時就催婚,兩個人壓力特別大。原來,女孩害怕面對男友的家人,不知道怎么和他們相處。她怕他們不喜歡自己,也怕在交往中出現(xiàn)矛盾。對此,男孩表示自己的家人沒那么難相處,讓女孩不要過分擔(dān)憂。同時,他希望我能教教女孩怎么和自己的家人好好相處。
我一聽,男孩這是要做甩手掌柜呀!所以,我和他做了深入探討,讓他知道自己是積極關(guān)系建立的重要橋梁,并告訴他如何做好這個橋梁。男孩很聰明,迅速意識到自己需要給對方很多支持,女孩的恐婚問題也隨之解決了。這個男孩之前的觀念挺有代表性的,今天我們就講講如何與伴侶的家人建立積極關(guān)系。
帶著感恩之心,主動與伴侶的家人建立積極關(guān)系,而不是把這種關(guān)系當(dāng)作負擔(dān),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交往。你想攜手一生的人不是自己長大的,而是他的父母一點點撫育長大的。結(jié)婚后,他會把更多時間用來陪伴你,與你建立更加親密的關(guān)系。所以,我們自然要感激伴侶那對傾心付出又體面退出的父母。即便在與長輩互動中存在問題,但20多年的養(yǎng)育之恩是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情感背景。
帶著強大的共情之心,真誠地與伴侶的家人建立積極關(guān)系。如果能真正共情伴侶父母的情感和需求,你就會明白,與孩子分離對深情的父母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你肯定不會因為伴侶單獨陪父母吃了頓飯而生氣,也不會在他的父母面前和他大聲爭吵。相反,你會鼓勵伴侶有時間多和父母聊聊天,在節(jié)假日多陪陪父母,給予父母一些情感回應(yīng)。善于共情的人,肯定比占有欲和控制欲極強的人,更容易和伴侶的家人建立積極關(guān)系。
積極尋求伴侶的幫助,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他的家庭。人與人因為了解而理解,充分的了解可以避免很多消極猜忌??梢哉埌閭H介紹其家庭的互動模式、價值觀以及背后的原因,我們就會對伴侶家人的很多行為給予理解和包容。比如伴侶講了父母之前過得很苦,即使生活好了,依然很節(jié)儉。我們就不會因為他們不注重儀式感,凡事比較務(wù)實而感覺自己被怠慢了。
另一方也可以主動做好“內(nèi)應(yīng)”,同步自己家人的個性化需要,方便伴侶投其所好,按需調(diào)整。有些做法具有普適性,是可以經(jīng)常為之的。比如家人對自己提供了支持,要及時表達感激;家人需要幫助時,要主動伸出援手等。
良好的關(guān)系不是等來的,而是主動付出、積極作為建設(shè)出來的。希望大家都能因婚姻而融入一個健康的大家庭,從而得到加倍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