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宗 璞
近年有個奇怪心理:一見落葉悄悄飄離了樹木,就盼冬至。隨著落葉飄零,白晝一天天短,黑夜愈來愈長。清晨散步,幾同夜行,無甚意趣。只要到了冬至,經(jīng)過這一年中最短的白天,便晝漸長,夜?jié)u短,漸漸地,春天就來了。好像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落到了谷底,無可再落,就有了上升的希望??梢云诖ㄩ_草長,可以期待那拖著藍灰色長尾巴的喜鵲的喳喳叫聲,并且在粉紅色的晨光中吸進清新的空氣。
冬至是一年的轉(zhuǎn)機,我喜歡轉(zhuǎn)機。
(摘自《一生自渡》,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好讀文化)
文/[捷克]米蘭·昆德拉
根據(jù)生活所希望承接的不同目光,可以把我們分成四種類型。第一類人期望著無數(shù)隱藏的眼光,換句話說,是期待著公眾的目光。若沒有那些隱藏的眼光,他便感到自己將要窒息。那些極其需要被許多熟悉的眼睛看著的人,組成了第二類,他們是聚會中永不疲倦的主人。他們比第一類人快活。
第一類人失去公眾關注就覺得生命之光熄滅了,這種情況是遲早要發(fā)生的。然而對第二類人來說,他們總是能與自己需要的目光在一起。再就是第三類人,他們需要經(jīng)常面對他們所愛的人的眼睛。他們和第一類人同樣置身于危險處境,某一天,他們愛著的人兒閉上雙眼,他們的世界將進入黑暗。最后是第四類,這一類人最少。他們是夢想家,生活在想象中的某一雙遠方的眼睛之下。
(摘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上海譯文出版社)
文/[美]加里·凱勒 [美]杰伊·帕帕森
“我該走哪條路呢?”愛麗絲問。
“這要看你想去哪兒。”貓說。
“我也不知道?!睈埯惤z說。
“那么你走哪條路都無所謂?!必埢卮?。
這是《愛麗絲漫游仙境》中的一段對話。很多人在做規(guī)劃的時候常常容易迷失,不能全盤考慮,研究人員把這種現(xiàn)象叫作“規(guī)劃謬誤”。我們能做的是,看到整個過程,倒推著將大目標分解成數(shù)個小步驟,如此才能找到要走的那條路。
(林一摘自《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