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這一醫(yī)學術語背后隱藏著巨大健康威脅。它指的是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產(chǎn)生的壓力持續(xù)偏高。根據(jù)《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最新標準,成人收縮壓≥130mmHg和/或舒張壓≥80mmHg,且非同日3次測量均達此界限,即可確診為高血壓。此標準基于大量醫(yī)學研究與臨床實踐,旨在早發(fā)現(xiàn)、早控制,預防并發(fā)癥。因此,定期監(jiān)測血壓,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對每個人維護健康都至關重要。
高血壓分為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兩大類。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因尚不明晰,以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xiàn),占高血壓患者總數(shù)的90%以上,其發(fā)生與遺傳、環(huán)境、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有關。繼發(fā)性高血壓,則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雖僅占5%~10%,但病因明確,治療需針對原發(fā)病進行,臨床意義重大。常見病因有腎實質性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內分泌性高血壓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均可損害心、腦、腎等重要臟器。
高血壓發(fā)病因素復雜,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家族史者患高血壓風險增加,而高鹽飲食、超重肥胖、過量飲酒、長期精神緊張及缺乏運動等環(huán)境因素,也是重要誘因。這些因素導致高血壓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威脅人們健康。因此,需重視高血壓的預防與管理,從生活方式入手,降低發(fā)病風險。
高血壓被譽為“無聲殺手”,因其早期常無明顯癥狀,如暗流涌動,悄無聲息地威脅著健康。部分患者雖偶有頭痛、頭暈、頭脹、耳鳴、鼻出血、頸部發(fā)緊、全身乏力、心悸或視物模糊等不適,但這些癥狀缺乏特異性,易被誤認為是疲勞、壓力大或普通感冒而忽視。
然而,高血壓的潛在危害巨大。長期高血壓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發(fā)冠心病,嚴重時甚至造成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同時,高血壓也會促使腦血管硬化,增加腦梗死風險,一旦發(fā)病,可能導致偏癱、失語等嚴重后遺癥。
更可怕的是,高血壓還可能引發(fā)腦出血,病情兇險,直接威脅生命安全。腎臟也會在高血壓的長期侵襲下逐漸受損,嚴重時發(fā)展為慢性腎衰竭,需透析或腎移植維持生命。此外,高血壓還會損害眼睛,導致視網(wǎng)膜病變,出現(xiàn)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問題,嚴重時甚至失明。
面對高血壓這一“無聲殺手”,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守護自己的健康。
合理飲食:飲食在高血壓管理中至關重要。首要任務是控鹽,每日攝入量應嚴控在6克以內,烹飪時少放鹽,并留意加工食品中的隱藏鹽分。同時,增加鉀的攝入,多吃菠菜、香蕉、土豆等富含鉀的蔬果,以促進鈉的排出,降低血壓。另外,減少脂肪攝入,尤其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選擇低脂飲食,并適量攝入深海魚、去皮禽類、豆類等優(yōu)質蛋白質。
控制體重:體重指數(shù)(BMI)是衡量體重健康的關鍵,理想范圍為18.5~23.9kg/ m2。BMI過高意味脂肪堆積,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血壓升高。腰圍也是健康風險的重要指標,男性應<90厘米,女性應<85厘米。通過合理飲食與規(guī)律運動,可有效減輕體重,減少腹部脂肪,達到控制血壓、保持健康的目的。
適量運動:規(guī)律的身體活動不僅能夠增強體質,還能有效輔助降低血壓。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這些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心臟功能,同時幫助減輕體重,降低血壓。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運動不僅是一種治療手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戒煙限酒:煙草和酒精是高血壓管理的兩大勁敵。吸煙會使血壓升高,加速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病風險,因此必須徹底戒煙,并避免二手煙。過量飲酒同樣會升高血壓,損害肝腎心臟功能。為維護血壓穩(wěn)定,應嚴格限制飲酒量,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2標準單位,女性不超過1標準單位。戒煙限酒,是控制血壓、守護健康的重要措施。
保持心理平衡: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和憤怒等不良情緒狀態(tài)會導致體內應激激素分泌增加,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因此,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學會自我調節(jié)和減壓,是控制血壓的關鍵。可以通過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來放松身心,緩解壓力。
定期測量血壓:對于已經(jīng)確診的高血壓患者而言,定期測量血壓是必不可少的。建議至少每年進行1次全面體檢,并在家中自備血壓計,定期自我測量血壓,記錄血壓變化情況。這樣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血壓的異常波動,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干預無效時,需藥物治療。醫(yī)生根據(jù)患者情況選利尿劑、CCB、ACEI或ARB等,制定個性化方案。患者應遵醫(yī)囑服藥,注意不良反應,及時就醫(yī)。
利尿劑:通過促進腎臟排鈉排水,減少血容量,從而降低血壓。常用藥物包括氫氯噻嗪、呋塞米、螺內酯等。這類藥物適用于大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和鹽敏感型高血壓患者。
鈣通道阻滯劑:通過阻止鈣離子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使血管擴張,從而降低血壓。常用藥物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這類藥物適用于大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尤其是伴有冠狀動脈疾病、外周血管疾病或老年高血壓患者。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減少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從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常用藥物包括依那普利、賴諾普利、貝那普利等。這類藥物適用于合并糖尿病、腎病、心力衰竭的高血壓患者。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通過阻斷血管緊張素Ⅱ與其受體的結合,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常用藥物包括厄貝沙坦、纈沙坦、坎地沙坦等。這類藥物適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尤其是有咳嗽副作用的患者。
高血壓這一“隱形殺手”雖悄然無聲,但其危害不容小覷。通過科學認識與管理,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監(jiān)測及合理用藥,能夠有效防控高血壓,守護自身健康。讓我們攜手共筑健康防線,遠離高血壓威脅,享受美好人生。關愛健康,從關注血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