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藥品,是守護健康的第一步。別亂吃藥、別混淆藥品、別囤藥,這些都是關(guān)鍵。
不亂吃藥:別把藥當(dāng)補品隨意吃,聽說別人吃藥效果好也別盲目嘗試。藥物是對癥治療的,不能混用或濫用。一定要遵醫(yī)囑,用藥前仔細閱讀說明書,不懂就請家人或醫(yī)生幫忙,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不混淆藥品:藥瓶相似,名稱難記,易混淆藥品。可用分藥盒助記,早中晚藥品分放各色格子,一目了然。另給藥品起昵稱,如“護心小衛(wèi)士”“胃部守護神”,簡單好記,防止忘記藥名,確保用藥準確無誤。
不囤藥:老年人常惜藥不愿扔,卻不知過期藥變“毒”。建議每季度查藥箱,及時處理過期品??山ㄋ幤酚行诳ǎ幒猩腺N標記,如“2024年6月到期”,到期即清,確保用藥安全,守護健康。
口服藥物,看似簡單,實則大有講究。時間、劑量、送服方式,每一步都關(guān)乎藥效與健康。
時間要對:藥物服用時機講究,飯前飯后或需定時。胃動力藥飯前服,消炎藥飯后用更佳。降壓藥等需定時,鬧鐘提醒不可少。讓服藥成為“定時鬧鐘”,確保藥物發(fā)揮最佳效,守護健康每一刻。
劑量要準:多吃藥并非病就好得快,少吃也不省錢。藥物過量易中毒,量少則效難顯。服液藥用量杯勺,確保劑量準確無誤。藥片掰開需謹慎,非醫(yī)囑勿隨意,保持完整服用最好,以免影響藥效果。
水要選對:“茶水牛奶送藥好?”其實這是大誤區(qū)。用錯送服水,藥效會大打折扣。茶水可能影響藥物吸收,需謹慎使用;牛奶可能與某些藥物發(fā)生反應(yīng),降低藥效。溫白水最保險,正確用藥,選對送服水,才能保障健康。
藥箱雖小,卻藏著大學(xué)問。管理好藥箱,就是守護好全家的健康寶庫。
防潮、防曬、防高溫:藥品存放需小心,怕潮怕曬易變質(zhì)。建議將藥箱置干燥陰涼處,如臥室抽屜,讓藥品享“涼爽”環(huán)境。廚房、浴室濕氣大、溫度高,不宜存放藥品,需避開這些環(huán)境,確保藥品保存質(zhì)量。
存放有序,遠離孩子:存放藥物需謹慎,觸手可及恐誤服。藥箱應(yīng)置高處放,成人易取童難觸,成為家中“高空物”。藥品分類來擺放,降壓藥與消炎藥,各自歸類有條理,方便查找降風(fēng)險,確保用藥更安全。
建立用藥清單:幫助老年人整理一份用藥清單,寫清楚藥物名稱、用途、劑量、服藥時間。遇到緊急情況,這份清單能派上大用場,成為“救命稻草”。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在用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小難題。別擔(dān)心,總有辦法來幫忙。
視覺障礙:老年人視力下降,看不清藥瓶標簽,可以采用大字體清晰標注藥瓶,或者選擇帶有語音提醒功能的智能藥盒。這樣,藥品就像裝上了“語音助手”,讓老年人輕松識別,用藥更加安心。
記憶障礙:老年人容易忘記吃藥,可以設(shè)置鬧鐘提醒,或者請社區(qū)醫(yī)生制作一份“用藥時間表”。把吃藥時間固定下來,就像生活中的“必修課”,讓老年人養(yǎng)成按時服藥的好習(xí)慣。
吞咽困難:老年人吞不下藥片,可以咨詢醫(yī)生藥片能否掰開或碾碎服用,但一定要確保這樣做不會影響藥效。找到適合老年人的服藥方式,讓用藥變得更輕松、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