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菜系中北京烤鴨獨占鰲頭,早已憑借皮脆肉嫩、酥而不膩的獨特風味聞名遐邇。目光向南方轉(zhuǎn)移,南京鹽水鴨憑借咸香多汁、鮮嫩醇厚的口感,在江南鴨肴中聲名遠揚。然而,這廣袤無垠的中國大地上,鴨子的烹飪藝術(shù)遠不止于此。
01 老鴨煲
筍干老鴨煲是浙江人的童年記憶,也是經(jīng)典的杭幫菜,在秋冬季節(jié)特別暢銷,民間有俗語云:“秋分一只鴨,萬事不用怕?!?/p>
制作老鴨煲需選擇紹興麻鴨或者是養(yǎng)殖時間較長的水鴨,肉鴨不適合做筍干老鴨煲。只有肉質(zhì)緊實的老鴨,才能在長達3 小時的文火慢燉中,不僅保持形態(tài)完整,還能讓香味愈發(fā)濃郁,肉質(zhì)都浸透著燉煮的精華。
在輔料的選擇上,筍干和金華火腿堪稱“黃金搭檔”。筍干在燉煮過程中,既能吸收老鴨湯中的油脂,又能為整道菜肴增添鮮香的味道。金華火腿是筍干老鴨煲的靈魂,火腿咸鮮,一般都被用作配菜,金華火腿是用金華特有的豬種“兩頭烏”的后腿為原料,香咸中帶有獨特的香味,和老鴨一起燉煮,火腿中的鹽分和肉香慢慢析出,與筍干的清甜融合?;鹜仁抢哮嗢蚁涛兜膩碓?,加了火腿的老鴨煲甚至不需要再加食鹽調(diào)味。
02 姜母鴨
再往南,在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福建一帶,有一道有關(guān)于鴨的傳統(tǒng)名菜——姜母鴨,它有著“廈門一寶,閩臺一絕”的美譽。《中國藥譜》《漢方藥典》兩書記載,姜母鴨原為一道宮廷御膳,相傳為商代名醫(yī)吳仲所創(chuàng),后來流傳至民間,逐漸成為一款名菜。
姜母鴨在制作風格上大致可分為3種派別:有的是先燜煮再干煎,這樣做出的姜母鴨外皮焦香,內(nèi)部鴨肉鮮嫩多汁,香氣濃郁;有的是燉煮至半干狀態(tài),鴨肉充分吸收了姜母和其他調(diào)料的味道,口感醇厚;有的則是燉煮帶湯,湯頭鮮甜,能讓人在品嘗鴨肉的同時喝上一碗暖暖的鴨湯。3 種做法各有千秋。
制作一道正宗的姜母鴨,選材十分關(guān)鍵,3 個月左右的正番鴨是最佳選擇。首先要對番鴨進行腌制,讓各種調(diào)料的味道充分滲透進鴨肉之中。隨后,將整只鴨和姜母(即老姜)一同放入陶土砂鍋中。烹飪方式也別具一格,既可以把砂鍋埋入敞口鐵鍋里的沙堆中慢慢加熱,利用沙的恒溫特性讓鴨肉受熱均勻;也可以直接將砂鍋置于爐火上。在鍋中,番鴨歷經(jīng)煮、炸、燒、熏、煲、燜等多種復雜的烹制過程,每一步都在為最終的美味積蓄力量。上桌前,再將鴨肉剪成小塊。
在閩臺地區(qū),人們對秋冬季節(jié)食用姜母鴨情有獨鐘。這道菜湯頭鮮甜可口,鴨肉酥嫩多汁,在寒冷的季節(jié)里,吃上一頓姜母鴨,身體的寒氣仿佛瞬間被驅(qū)散。它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講究食補的中國人智慧的結(jié)晶。
03 蓮花血鴨
當我們把視線稍稍向西移動,便能邂逅江西這片充滿靈秀之氣的土地。江西,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境內(nèi)河流交錯,氣候濕潤溫和,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為養(yǎng)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也孕育出了別具一格的鴨子美食文化。在江西,尤其是萍鄉(xiāng)一帶,蓮花血鴨備受當?shù)厝讼矏?。江西蓮花血鴨,如今已成為江西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制作蓮花血鴨需將新鮮的鴨血滴入本地糯米釀制的米酒之中,用筷子快速攪拌均勻,如此一來,鴨血便能保持液態(tài),為后續(xù)的烹飪做好準備。鴨子要被剁成極為細碎的小塊,讓食客在品嘗時能夠連骨帶肉一同咽下,最后加入江西菜中不可或缺的鮮紅辣椒,為整道菜注入濃郁的火辣氣息。
蓮花血鴨的烹飪過程并不復雜,展現(xiàn)了江西菜質(zhì)樸粗獷的一面。用茶油翻炒鴨子,再倒入米酒、辣椒等調(diào)料,加水燜煮,在起鍋前把鴨血倒入,迅速翻炒,讓鴨血充分腌在鴨肉上,即可出鍋。
04 醬板鴨
再往西走,洞庭湖畔的湖南常德流行吃醬 卷入軟餅中食用,這般吃法,風味更佳。板鴨。依托洞庭湖的豐富資源,當?shù)氐暮喅闪酥谱麽u板鴨的優(yōu)質(zhì)食材。常德醬板鴨的配料多選用中藥材:白果、桂圓、陳皮、良姜等30 多種藥材。在制作工藝上要經(jīng)過洗凈、擦鹽、腌制等基礎步驟,然后就是關(guān)鍵的特色步驟——撐板成型,這一步驟正是“板鴨”中“板”字的由來。
接著,將鴨子進行燒制,燒制后的鴨子再浸入鹵水中鹵制2 小時。這鹵水是醬板鴨調(diào)味的靈魂所在,它由當?shù)靥禺a(chǎn)的野山椒、野花椒,搭配桂皮、八角、草果、香葉等多種香料,以及淮山、當歸、陳皮等中藥材相互調(diào)和而成。各種香料和藥材的味道在鹵水中充分融合,如此做成的醬板鴨,醬香濃郁,層次豐富,才稱得上“湖南經(jīng)典,常德一絕”。
05 甜皮鴨
向西深入腹地,川渝大地多年潮濕陰雨,這樣的氣候使得當?shù)仫嬍称珢坌晾?。但在眾多辣味美食中,樂山甜皮鴨獨樹一幟。樂山是川菜發(fā)源地之一,美食眾多,甜皮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前身是成都傳來的油燙鴨,樂山人用本地土鴨改良,創(chuàng)造出這道特色美食。
制作甜皮鴨選材講究,選用河養(yǎng)麻鴨,搭配多種香料和中草藥。講究的店鋪會按季節(jié)、鴨子狀況挑選調(diào)料,用八角、草果、桂皮、白蔻、砂仁等二三十種天然香料加上百年老鹵制鴨。下鍋時師傅牢記順序,適時給鴨子“打調(diào)”,讓其充分吸收湯汁。
甜皮鴨的甜皮是特色所在,用麥芽糖、冰糖與鹵油熬成能結(jié)片掛漿的糖漿是制作甜皮的秘訣。鴨子經(jīng)金醬上色、油炸、上糖等工序制成。成品色澤棕紅、鮮香透亮,外皮香甜酥脆,鴨肉咸香鮮嫩,甜咸交織。
06"樟茶鴨
四川除了甜皮鴨還有樟茶鴨。樟茶鴨隸屬熏鴨類別,制作考究,要求嚴格,成菜色澤金紅,外酥里嫩,帶有樟木和茶葉的特殊香味,是川菜的傳統(tǒng)名肴之一。樟茶鴨選用秋季上市的肥嫩公鴨,經(jīng)腌、熏、蒸、炸四道工序制成。其中,用樟樹葉和花茶葉煙熏鴨子這一步驟最為關(guān)鍵。樟樹是常綠喬木,多生長在溫暖之地,其葉子呈橢圓形,散發(fā)著獨有的香氣,與花茶葉用于熏鴨,形成了樟茶鴨獨一無二的風味。
樟茶鴨不僅制作過程講究,裝盤上席也不可怠慢。整只鴨子熏制完成后,要先將其斬成小段,而后精心整形,使其完美復原于盤中,如此一來,鴨子不僅味道鮮美,外形也十分美觀。
在上席時,搭配“荷葉軟餅”,食客可將鴨肉卷入軟餅中食用,這般吃法,風味更佳。
從北至南,自東向西,這些鴨子佳肴承載著當?shù)氐娘L土人情與歷史傳承,吸引著無數(shù)食客去探尋、去品味、去感受祖國飲食文化的多元與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