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親友相聚,每天大魚大肉,很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良、胃脘脹痛、食欲不振等問題,大家可以通過按摩穴位、服用藥茶等方法來緩解。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為足陽明胃經(jīng)的腧穴,是養(yǎng)生保健要穴。中醫(yī)有“肚腹三里留”的說法,意思很簡單,就是腹部的胃腸疾患,比如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嘔吐、腹瀉、便秘等,都可以用足三里穴治療。
取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側(c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按摩方法:用手掌掌根、大魚際或者拇指按揉足三里穴,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每次按揉3~5分鐘,每日按揉1~2次。
四縫穴 四縫穴屬經(jīng)外奇穴,為手三陰經(jīng)所過之處。按摩該穴具有健脾消積、祛痰導(dǎo)滯的作用。四縫穴原本被用來治療小兒消化系統(tǒng)疾病,后來證實,其對成年人的治療效果也很好。
取穴:四縫穴不是單一的穴位,位于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掌側(cè)、近端指關(guān)節(jié)橫紋中點處,一手4穴,左右手共8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四縫穴3~5次,再用拇指指甲掐1次。
按掐的力度以稍有痛感為度,每穴按掐2~3分鐘。
下脘穴 脘,即胃腑。胃之下部,故名下脘。下脘穴屬任脈,是足太陰脾經(jīng)與任脈的交會穴。按摩該穴具有健脾和胃、行氣導(dǎo)滯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胃痛、腹脹、嘔吐、反胃、腸鳴、泄瀉等。
取穴:下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2寸處。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者中指按壓下脘穴30秒,然后再沿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以局部出現(xiàn)酸脹感為宜,早晚各1次。
古語云:“魚生火,肉生痰?!贝篝~大肉吃多了,大家可以適當(dāng)服用陳皮桑葉茶,以理氣和胃、清熱潤燥。此藥茶不僅可以緩解消化不良、改善食欲,還對口干、口苦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方法:取霜桑葉5克,陳皮(3年以上)10克,加適量沸水沖泡,代茶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