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對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系統(tǒng)研究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的原理特點及其在農產品安全監(jiān)管中的實踐應用。研究表明,通過構建市場端、生產端和流通端三維立體的監(jiān)管布點,結合高中低風險農產品的差異化檢測頻次與抽樣策略,可利用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實現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真菌毒素等多項指標的科學監(jiān)管。案例分析表明,該技術在實際監(jiān)管中的應用表現出良好的檢測效能和可靠性,顯著提升了監(jiān)管效率,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
關鍵詞:膠體金多聯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Based on Colloidal Gold Multi-Panel Cards
DING Xiangyan, WEI Ziyu, XIE Dijia, ZHANG Xuan
(Xianning Public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Xianning 437100, China)
Abstract: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food safe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oidal gold multi-link card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 safety supervis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upervision sites at the market end, production end and circulation end, combined with the differentiated detection frequency and sampling strategy of high, middle and low risk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loidal gold multi-link card detection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achieve scientific supervis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mycotoxins and other indicators. The cas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practical supervision shows good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supervision, and is worthy of widespread application.
Keywords: colloidal gold multi-panel ca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議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對于保障人們的健康和安全、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基層監(jiān)管部門往往面臨著技術能力不足、設備配置有限等困境。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作為一種新型免疫分析方法,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領域展現出獨特的應用優(yōu)勢。該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多指標快速篩查,而且具有操作簡便、快速靈敏、結果直觀、成本可控等特點,能夠幫助基層監(jiān)管部門快速準確地檢測出待測物質中的有害物質或殘留物,為保障人們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本文簡要剖析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的原理與特點,探索其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中的應用策略,并結合實踐案例評估其應用效果。
1 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概述
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是一種基于免疫層析原理的快速、靈敏的免疫分析方法。其核心機制是利用膠體金標記的特異性單克隆抗體與待測物質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通過毛細管作用在硝酸纖維素膜上形成可見的檢測線。檢測線的顯色程度與待測物質中抗原的濃度有關。如果待測物質中抗原的濃度較高,那么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就會更多,檢測線的顯色也會更明顯。反之,如果待測物質中抗原的濃度較低,那么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就會較少,檢測線的顯色也會相對較弱。
膠體金顆粒直徑通常控制在15~40 nm,以確保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學性質。其表面等電點為4.5~5.5,在此范圍內,膠體金顆粒的表面電荷狀態(tài)較為穩(wěn)定,不易發(fā)生團聚或沉淀現象。標記過程中膠體金與抗體通過靜電吸附和疏水作用形成穩(wěn)定結合,保持抗體的生物活性。
膠體金多聯卡檢測系統(tǒng)由樣品墊、結合墊、硝酸纖維素膜和吸水墊4個部分組成。檢測過程中樣品在5~10 min即可完成層析,檢測靈敏度可達納克級[1]。
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具有操作簡便、檢測快速、成本低廉等優(yōu)勢,而且可同時檢測多種目標物質,檢測通量為4~8個/張。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利用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可同步檢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真菌毒素等多個指標。
2 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中的應用策略
2.1 檢測對象與范圍
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范圍,單張多聯卡可實現4~8種
目標物的同步檢測,如表1所示[2]。
上述檢測對象與范圍可根據實際監(jiān)管需求進行靈活調整。在蔬果類檢測中,還可擴展至八聯檢測,增加對百菌清、多菌靈等常見殺菌劑的篩查。在畜禽產品檢測中,可增加β-受體類、己烯雌酚等禁用藥物項目。在糧油作物檢測中,除真菌毒素外,還可整合重金屬快速檢測功能,實現對鎘、鉛等元素的初篩[3]。
2.2 監(jiān)管布點
根據膠體金多聯卡技術的快速檢測優(yōu)勢,可構建市場端、生產端和流通端三維立體的監(jiān)管布點體系。在市場端,對于日均交易量超過5 000 t的大型農產品批發(fā)市場,配備8~10套多聯卡檢測系統(tǒng),其中四聯卡與六聯卡的配比為3∶2,重點篩查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指標,實現批次抽檢率不低于3%;農貿市場根據規(guī)模分級配置,A級市場(攤位數大于等于200個)配備4~6套四聯卡檢測系統(tǒng),主要檢測蔬果類農藥殘留;B級市場(100~199個攤位)配備2~3套便攜式多聯卡檢測設備;C級市場(攤位數小于100個)采用移動檢測車定期巡檢模式。
在生產端,蔬菜基地按種植面積每500 hm2設立1個檢測站,配備4~6套多聯卡系統(tǒng),其中農藥殘留四聯卡占60%,重金屬快檢卡占40%,實現日檢測量100批次以上[4];果園基地根據果樹種類特點,配置特異性多聯卡,如柑橘類重點配備克百威、甲胺磷等農藥殘留檢測卡,蘋果類則以多菌靈、啶蟲脒等農藥殘留檢測為主,檢測靈敏度均控制在0.01~0.10 mg·kg-1。畜禽養(yǎng)殖區(qū)則以獸藥殘留多聯卡為主,規(guī)?;B(yǎng)殖場(年出欄量大于等于1萬頭)配備6~8套檢測系統(tǒng),重點篩查β-受體類、磺胺類等禁用藥物,檢測限可達0.1 μg·kg-1。
在流通端,省際物流集散中心配備10~12套全譜系多聯卡檢測系統(tǒng),包括農藥殘留六聯卡、獸藥殘留四聯卡和真菌毒素四聯卡,確保單個批次的多項指標篩查時間不超過30 min;區(qū)域性配送中心配置6~8套快檢設備,以四聯卡為主,并根據季節(jié)性農產品特點調整檢測項目組合;冷鏈運輸環(huán)節(jié)配備車載式多聯卡檢測設備,其具備-5~40 ℃全溫區(qū)檢測能力,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2.3 檢測頻次與抽樣策略
基于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原則,結合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的特點,針對不同風險等級農產品制訂抽檢方案:對高風險農產品(禽蛋類、葉菜類、水產品等),采用日檢制度,抽檢批次數不低于總批次的5%,每批次配置2~3種不同指標組合的多聯卡,實現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和重金屬等項目的全覆蓋檢測;中風險農產品(根莖類蔬菜、畜禽肉類等)執(zhí)行48 h輪檢制,抽檢率維持在3%水平,以四聯卡為主,重點監(jiān)測常見農藥殘留指標;低風險農產品(谷物類、干果類等)采用周檢制,抽檢率控制在1%以上,配置特異性多聯卡進行定向篩查。
針對季節(jié)性農產品,在瓜果集中上市期(5—9月),
將抽檢頻次提升至平日的2倍,日均檢測批次不少于50個,配備甲胺磷、克百威等靶向農藥殘留檢測卡;設施蔬菜集中供應期(11月至次年3月)重點監(jiān)測有機磷類農藥殘留,采用六聯卡檢測系統(tǒng),檢測靈敏度可達0.01 mg·kg-1;節(jié)假日消費高峰期則實施“日檢+夜檢”雙軌制,檢測時段覆蓋農產品交易全周期[5]。
在突發(fā)事件應急監(jiān)測方面,食品安全輿情發(fā)生后2 h內,應立即啟動膠體金多聯卡應急檢測預案,調配移動檢測資源對相關批次產品進行全覆蓋篩查,單批次檢測時間控制在10 min以內。對涉事產品實施逐批檢測,需要配置與事件相關性強的專項多聯卡,如農藥中毒事件優(yōu)先使用有機磷農藥殘留六聯卡,獸藥超標事件重點配備β-受體類多聯卡等。同時,對涉事產品的上下游環(huán)節(jié)實施放射式抽檢,抽檢范圍以事發(fā)點為中心,呈2、5、10 km三級擴展,確保問題產品全程溯源。
3 實踐案例分析
以2023年某農產品主產區(qū)的監(jiān)管實踐為例,系統(tǒng)評估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中的應用成效。該區(qū)域建立了36個固定檢測點和12個移動檢測單元,年度累計完成89 647批次農產品快速檢測,覆蓋蔬果類52 374批次、畜禽產品
21 853批次、水產品9 764批次和糧油產品5 656批次。
從檢測效率來看,相比傳統(tǒng)檢測方法,膠體金多聯卡檢測可將單批次檢測時間從2~3 h縮短至15 min以內,檢測通量提升5~10倍。以某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為例,日均完成300批次的快速篩查,有效解決了“檢測慢、效率低”的問題。
從檢測準確性來看,通過與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等標準方法的對比驗證,膠體金多聯卡檢測結果的符合率在95%以上,假陽性率控制在3%以下,假陰性率不超過1%,滿足快速篩查的可靠性要求。在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檢測中,對限量標準50%以上含量水平的樣品檢出率可達98%,為后續(xù)精確定量分析提供了有效的篩查手段。
從成本效益來看,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每批次樣品的直接成本為15~30元,僅為實驗室標準方法的1/10~1/5。以年檢測量1萬批次計,可節(jié)省檢測成本80萬~120萬元。同時,檢測設備投入少,無須特殊的實驗室條件,適合基層監(jiān)管部門推廣應用??焖贆z測結果可及時反饋,有效降低了不合格農產品流入市場的風險,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4 結語
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提供了一種快速、可靠的技術手段,其在基層監(jiān)管實踐中展現出了顯著的應用成效。為進一步提升膠體金多聯卡檢測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中的應用成效,未來研究應著重優(yōu)化多聯卡的制備工藝,進一步提高檢測性能;開發(fā)新型多聯檢測系統(tǒng),拓展檢測范圍;加強區(qū)塊鏈等新技術的融合應用,構建更加智能化的監(jiān)管平臺。此外,還需加強監(jiān)管人員的技術培訓,建立健全標準化操作規(guī)程,確保監(jiān)管工作規(guī)范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秦麗,張鳳娣,高素珍,等.膠體金多聯卡在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中的應用:以余杭區(qū)為例[J].農業(yè)與技術,2024,44(15):169-172.
[2]金雅慧,宋文明,陳科宇,等.果蔬中農藥殘留快速檢測規(guī)范化操作初探:以膠體金快速檢測法為例[J].農業(yè)與技術,2024,44(4):37-39.
[3]祝愿,李俊,賴飛,等.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現代食品,2023,29(11):85-89.
[4]趙潔,劉雯雯,王艷,等.我國食用農產品污染物快速檢測標準分析[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11(2):628-633.
[5]丁寧,徐嬌,姚孌芳,等.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在基層監(jiān)管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yè)科學,2022(11):78-81.
作者簡介:定翔雁(1968—),男,回族,湖北赤壁人,本科。研究方向: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