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很有緣,我最早知道大天鵝,就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山東畫報》上。讀了其中的一篇報道,我了解到在榮成市煙墩角村,每年冬天伴隨著冷空氣的降臨,會有很多大天鵝從遙遠的西伯利亞等地飛來棲息越冬。那時候,榮成在我的心中神秘而又遙遠;煙墩角村的村名又如此有特色,一下子就記在了腦海里。
2015年3月,我終于以一名攝影者的身份來到了榮成,來到了煙墩角村拍大天鵝,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座濱海小城。我了解到,榮成是鳥類南遷北移的重要中轉(zhuǎn)站,也是亞洲最大的大天鵝越冬棲息地之一。從此,我便與榮成結(jié)下了“天鵝緣”,每年冬天我都會從工作居住地濟南市萊蕪區(qū),趕到榮成與大天鵝相會,一直堅持了十年,從無間斷。十年間,我的身份也從一個外地游客變成了榮成市民。退休后,我在榮成定居下來。記錄拍攝大天鵝在這里的生活,成了我最喜歡做的事情。
連續(xù)十年的拍攝經(jīng)歷,我目睹了榮成的變化。變化最大的首先是交通,這十年,膠東半島的航空、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迅猛發(fā)展,特別是青榮城際鐵路的全線開通,結(jié)束了榮成沒有鐵路的歷史。每年冬季,伴隨著大天鵝的光臨,成千上萬的攝影愛好者、旅游者也像候鳥一樣云集在這里,使這個寂靜的小城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
榮成不僅僅有越冬大天鵝,海草房也是這個城市獨有的特色。海草房是中華民居大家族中的瑰寶,其拙樸的建筑形象曾經(jīng)登上過中國郵政發(fā)行的“中華民居”系列郵票。近年來,煙墩角村充分利用大天鵝越冬大做旅游文章,許多村民用海草房開起了民宿,搞得風生水起。
大天鵝是一種非常聰明且有靈性的動物,人們對它們越好,它們就離人們越近。你會發(fā)現(xiàn),在這里,大天鵝不僅不怕人,反而愿意與人類親近,成群的大天鵝悠然自得,或在水里嬉戲鳴叫,或在岸上信步覓食,時不時還引吭高歌、展翅翱翔。
過去,一說看大天鵝,大家都知道去天鵝湖和煙墩角村。如今,伴隨著生存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大天鵝們也不斷“開疆擴土”,它們的足跡先后來到了櫻花湖、那香海、愛琴海、隆霞湖、斜口島、石島開發(fā)區(qū),使榮成市成為聞名世界的“大天鵝之鄉(xiāng)”。如今,“住海草房,吃漁家飯,看大天鵝”已經(jīng)成為榮成的旅游品牌,吸引著國內(nèi)外攝影人和旅游者的目光。
2024年11月15日,聯(lián)合國旅游組織執(zhí)行委員會第122次會議公布了2024年全球“最佳旅游鄉(xiāng)村”名單,我國有“威海市榮成市俚島鎮(zhèn)煙墩角村”等7個鄉(xiāng)村入選。煙墩角村是山東省唯一入選的村莊。煙墩角村村民們把“聯(lián)合國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xiāng)村”的榮譽鐫刻到了村頭文化廣場的石碑上。
這組作品是我從2015年至2024年在榮成拍攝的近萬幅大天鵝圖片中遴選出來的,力求全面展示大天鵝與榮成市民、旅游者親密互動的瞬間,向為保護大天鵝做出杰出貢獻的榮成人民致敬。這10年間,為了拍照,我摔倒過、在嚴寒下被凍傷過,但我從沒后悔過,因為我熱愛這片土地。我想,通過我的鏡頭,你也一定會愛上這里。在這里,聽一曲冬日戀歌,美!
(編輯/崔秀娜 設(shè)計/藺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