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遠"上海通志館助理館員,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以筆描食,以文述史。
在不少上海人的記憶中,下館子吃"年夜飯的風(fēng)潮始自改革開放,但倘若追"根溯源,早在民國時期,就有商家以承"辦年夜飯為特色招攬顧客了。"1935"年,“福祿園”餐館在年關(guān)前"夕在《申報》上大做廣告,遣詞用句也"頗有趣味,大致意思是說年夜將至,家"家戶戶都要購置食材準(zhǔn)備年夜飯,可倘"若掌勺者廚藝不精,則“大好原料、盡"為糟蹋”,甚是可惜,不如打一通電話,"全權(quán)交給“福祿園”處理,“價格公道,"量多質(zhì)佳……既免購烹之勞,又能一嘗"異味”,可謂兩全其美——別看廣告詞"只有寥寥數(shù)語,卻精準(zhǔn)洞悉年關(guān)時主婦"們的擔(dān)憂與需求,并將自身特色盡數(shù)展"露,可謂一箭雙雕,即便是今日,這套"銷售邏輯依然不算過時,令人心動。"今日以“大白兔奶糖”揚名上海灘"的“冠生園”在民國時期也曾做過年夜"飯生意,并且瞅準(zhǔn)家庭主婦置辦年貨的"好時機,適時推出特價年夜飯,只需"6"元便能吃到魚翅或燕窩,比起賺錢,或"許引流才是首要目的,讓手握家庭財政"大權(quán)的太太們吃飽喝足、心情愉悅,貨"架上的糖果與糕點也就不愁銷路了。
到了"20"世紀(jì)"40"年代,除了質(zhì)優(yōu)"價廉的年夜飯,不少餐館開始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常見的是給年夜飯加討喜的"前綴,“狀元年夜飯”“財神年夜飯”“發(fā)"財年夜飯”競相出現(xiàn),每桌的價格也隨"之暴漲,最高可超百元";另有些餐館著"眼于食客的用餐體驗,比如“新都飯店”,"除在過年期間暖氣全開,為食客提供溫"暖舒適的就餐環(huán)境外,還在店內(nèi)啟用兒"童播音,增添過年的喜慶氣氛";此外,"倘若食客選擇在家過年,“新都飯店”"在送餐上門之余,也可派遣侍應(yīng)生攜帶"上好餐具一同前往,從開始到結(jié)束,不需食客操心半分。如此細致妥帖的服務(wù)"自然廣受青睞,也難怪“新都飯店”人"氣爆棚,成為彼時社會名流舉行會議、"婚禮、音樂會等活動的上佳選擇。"雖然餐館之間有檔次高低之別,但"在年夜飯的規(guī)格上卻出乎意料的一致,"基本由拼盤、熱炒、大菜、點心、火鍋"五部分組成,另配全翅、全鴨、全雞、"全魚、全蹄,寓意十全十美。有哪些佳"肴能夠榮登年夜菜單呢?各家登報攬客"的打榜菜各不相同,比如“鴻運記”主"推火鍋,把魚翅與現(xiàn)殺的新鮮甲魚一同"入鍋熬煮,臨上桌前再加入菊花,在濃"厚的湯底中增添一抹清甜,吃起來別具"風(fēng)味,“與眾不同,一試便知”;“鶴苑”"專精砂鍋,在肉上做足功夫,雞、鴨、牛、"羊、魚無一不足,“生燉生烤,原鍋真味”;"“文園菜社”則有美味蝦餅,蝦肉與豬"板油一起剁碎,加入芡粉與蔥姜汁揉捏"成型后下鍋慢炸,出鍋白如凝脂,入口"鮮美松脆。其他大餐館的菜品更是五花八門,“太和園”的火腿蝦仁、甜咸雙"拼、蛤肉鮑魚、水果銀耳與西湖全魚";"“馬樂記”的辣子雞丁、糟油魚片、三"絲鱖魚與蘑菇翅球";“吉利園”的桃肉"雞丁、雪菜冬筍、五色鱖魚、菜花干"貝與明月鴛鴦;“福利園”的生炒嫩雞、"鮑魚鴿蛋、番茄魚片與胡蔥扒鴨;等等,"單看菜名就足以令人食指大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名流們"下館子吃年夜飯的風(fēng)潮一時偃旗息鼓,"絕大多數(shù)家庭以居家自制年夜飯為主。"到了"20"世紀(jì)"80"年代,改革開放春風(fēng)"漸起,帶動了百姓生活的豐富與餐飲"市場的繁榮,下館子吃年夜飯之風(fēng)潮"再起,并在滬上民眾中開始流行。原"20"世紀(jì)"90"年代,上海鄰舍一邊聊天一邊準(zhǔn)備年夜飯(斯圖爾特"?"富蘭克林"攝",瑪格南圖片社)
因則與往日稍有不同,除了方便又好"吃的飽腹需求外,此時的餐廳還是重"要的社交場合,比如工作上的年夜飯,"有些單位會在除夕前夕公費聚餐,職"工帶著家屬一同參加,領(lǐng)導(dǎo)也要出席,"觥籌交錯間,平日里的嚴肅與認真逐"漸消失不見,氣氛活潑而又熱烈";又"比如家族的年夜飯,分居各地的兄弟"姐妹們難得團聚在一起,大家每年輪"流做東,酒足飯飽后,問問誰家的情況,"聊聊小輩的發(fā)展,談?wù)剝簳r的趣事,"氣氛輕松而又溫馨。大年夜時下館子"的需求越來越多,部分熱門餐廳甚至"要提前半年預(yù)訂,“一位難求”的情況"屢見不鮮。不過近些年,下館子吃年夜飯的"風(fēng)潮又有消退的跡象,一方面是如今"大家更注重私密性,另一方面是做飯"變得更加簡單,大家也愿意在年夜一展"身手。面對市場的變化,以“新雅粵菜"館”“杏花樓”“燕云樓”“小紹興”“老"半齋”“德興館”等為首的人氣餐廳也"適時販?zhǔn)郯氤善诽撞停蚴峭瞥龃髲N上"門服務(wù),在不打擾家庭團聚氛圍的前提"下,幫助客人準(zhǔn)備豐盛的佳肴。"如此看來,下館子吃年夜飯這件"事,與其說是一種傳統(tǒng),不如說是一"種反復(fù),不同時期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xí)慣,繼而催生出人們對年夜飯"的不同需求。雖然當(dāng)下熱潮有所消退,"但再過幾年說不定又會風(fēng)靡上海灘。"我覺得,只要年夜飯背后的家庭羈絆"仍在,它就會融合新的形式與姿態(tài)再"次流行,循環(huán)往復(fù),永不停止。
下館子吃年夜飯這件事"與其說是一種傳統(tǒng)"不如說是一種反復(fù)"不同時期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習(xí)慣"繼而催生出"人們對年夜飯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