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規(guī)范化以問題為導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法在呼吸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呼吸內科實習的護理專業(yè)學生50名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各2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帶教,觀察組采取規(guī)范化PBL教學法,對比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觀察組帶教效果更理想,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帶教滿意度更高(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規(guī)范化PBL教學法在呼吸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效果較為理想,可提高實習護理專業(yè)學生理論及實踐操作水平,且整個帶教過程見習生體現(xiàn)出更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帶教內容及帶教效果均較為認可。
關鍵詞:規(guī)范化PBL教學法,呼吸內科,護理教學,效果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6.056
0 引 言
護理屬于醫(yī)療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水平對患者病情恢復及預后均發(fā)揮重要作用。護理帶教作為護士進入臨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帶教效果直接影響護理實習的護理專業(yè)學生(以下簡稱見習生)后續(xù)能力發(fā)展。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帶教質量的研究。帶教質量影響因素頗多,帶教方法為其中之一。近年來,護理教學方法推陳出新,處于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當中,各理論也實現(xiàn)跨領域發(fā)展,逐步融入護理帶教中。PBL教學法由美國精神病學Barrows教授首創(chuàng),提倡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可強化學生探索欲及學習興趣[1]?;仡櫦韧虒W,較為普遍的問題之一為見習生參與度較低,在帶教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自身成長。呼吸內科護理??菩詮娗疑婕爸R面廣,既往單調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當下社會對護理的高要求[2]?;诖?,本研究旨在探討規(guī)范化PBL教學法在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呼吸內科見習生50名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各25例,兩組見習生均為女性。觀察組年齡21~23歲,平均年齡(22.95±1.16)歲,均為本科生;對照組年齡21~23歲,平均年齡(22.75±1.15)歲,均為本科生。兩組見習生在一般資料上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均為本科學歷;均為護理專業(yè)學生。
排除標準:對本研究不認可,拒絕參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帶教。帶教過程中由帶教老師講解臨床護理知識,學生在旁觀察學習,課后學生可自主向帶教老師提問。對于護理難點、重點,由帶教老師根據(jù)實際情況為學生示范護理操作并予以相應指導。
觀察組采取規(guī)范化PBL帶教。
(1)PBL帶教前準備。在正式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向學生講解PBL帶教的相關知識,并在前期與見習生建立初步了解。PBL帶教知識培訓中向見習生明確PBL帶教理論知識、帶教流程,讓見習生對后續(xù)學習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知。帶教老師自身也不斷提升對PBL帶教方法的了解。在見習生初步形成自身護理認知體系后實行床位護理,讓每一位學生接觸并對科內2~3例患者進行護理,并遵照科室護理標準及要求書寫護理計劃并完成護理病歷。
(2)完善教學內容。根據(jù)教學內容及既往護理問題明確教學內容,包括呼吸內科護理教材基礎內容、生理學知識、病理學知識、人性化護理內容、護患溝通模式等。
(3)選擇經典案例。基于完善后的教學內容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案例,根據(jù)教學內容推進選擇新的案例,從選擇單病種病例(如支氣管擴張、大葉性肺炎)切入單個問題進行精細分析,再過渡至多病種(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功能不全、肺心病)等進行分析。基于不同疾病的特點要求,要求見習生在每日病房巡視及交接班時分析并討論不同病種護理差異,鞏固每日所學。
(4)帶教老師設置問題,見習生以團隊形式解決問題。根據(jù)選擇案例設計教學方案(于教學查房前一周完成),基于疾病體征、不良事件、護理原則等提出問題,如“護理中有哪些不良事件?”“患者飲食、日常需要注意什么?”將見習生分組,4~5名為一組,針對帶教老師提出的問題查閱文獻、團隊討論,匯報總結答案。
(5)實踐驗證,剖析問題。見習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查房,詢問患者病史,帶教老師在一旁觀察引導。實踐結束后提出新的問題,轉為個人獨立演練,見習生獨立查閱文獻,尋找問題的答案,最后由帶教老師組織交流會,討論同一問題不同見習生的解決方案,予以查漏補缺。例如,在帶教中涉及“肺結核”這一疾病護理中,教師可設計案例:張女士,28歲,伴有乏力盜汗、低熱咳嗽癥狀,癥狀持續(xù)一月,于入院前兩天咳血,持續(xù)2天。在當?shù)卦\所按感冒治療無顯著療效。通過此案例導入“肺結核”這一概念,并讓學生在上課前提前搜集肺結核相關知識,讓學生講解肺結核病因、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同時由帶教老師提供護理診斷,由學生根據(jù)護理診斷探討護理措施。帶教老師再集中討論肺結核護理重點、難點,并對學生在實踐演練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足予以糾正。
(6)護理考核。定期對見習生進行理論及實踐考核??己朔桨笧樵O置問題情境,設計模擬病例,由見習生以小組形式演示病例護理操作及設計的護理知識,帶教老師進行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結果總結見習生存在的問題,再根據(jù)問題回歸病例分析、設置新問題、解決問題,如此循環(huán),不斷強化見習生認知。
1.3 觀察指標
(1)帶教效果。對比兩組帶教結束后理論考核、實踐考核成績,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內容由學院自身根據(jù)教學內容及教學目的設計試卷及操作考核,其中理論考核滿分10 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帶教后見習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越高,實踐考核成績包含帶教期間見習生日常實踐操作與帶教結束后最終考核,分數(shù)占比分別為30%、70%,分值越高表示見習生實踐操作能力越強。同時,見習生對學習興趣、教學內容進行自評,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見習生學習興趣越濃厚,對教學內容認可度越高。
(2)帶教滿意度。設計帶教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滿分100分,見習生在帶教結束后填寫問卷,根據(jù)問卷評分將護理見習生對帶教效果的滿意程度分為三個等級: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70~89分)及不滿意(lt;70分),計算總滿意度(問卷評分≥70分的比例)。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進行數(shù)據(jù)差異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輸入,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 ±s)輸入,行t 檢驗,以P﹤0.05表示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帶教效果比較
觀察組帶教效果更理想,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
2.2 兩組帶教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帶教滿意度更高(P﹤0.0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2。
3 討 論
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所涉及的知識較廣,同時具有較為專業(yè)性的要求。同時,當下社會對醫(yī)療護理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要求在帶教過程中更加注重對見習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3]。
PBL是指以問題為基礎,在臨床護理教學中,以病例為先導,注重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負責主導教學方向的啟發(fā)式教育,旨在進一步提升帶教對象的綜合能力。本研究表明,規(guī)范化PBL在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可顯著提升帶教效果及帶教滿意度。分析原因得出,相對于傳統(tǒng)帶教,規(guī)范化PBL帶教過程是一個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新問題、再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帶教老師率先提出問題,見習生予以解決,可讓見習生在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就感,故而學習興趣漸濃。傳統(tǒng)帶教中多由學生提出問題,整個帶教過程中學生在不斷產生新的疑問,容易產生落敗感及畏難感。同時,由于呼吸內科疾病與其他系統(tǒng)病癥相比具有更形象化的特點,僅以口頭講解教學,效率相對較低,且學生難以在授課當時立即理解教學內容,見習生理解能力差異會逐步加大學生之間的差距,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
PBL帶教則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見習生在帶教過程中不斷解決一個又一個新的問題,且?guī)Ы踢^程中既有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有個人探索問題的學習環(huán)節(jié)[4]。由此,見習生在解決問題中逐步產生探索欲,創(chuàng)新意識、獨立思考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都能得到一定提升,帶教效果得以綜合提升,故觀察組學生整體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
見習生對帶教流程的滿意度可影響見習生學習的積極性,滿意度更高表示見習生情緒組成中積極情緒占據(jù)主要地位,在積極情緒的引導下,見習生學習主動性也更強。因此,本研究對兩組滿意度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觀察組帶教滿意度更高(P﹤0.05)。分析原因可知,觀察組更注重學生主體地位,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被動地位。在見習生占據(jù)主體地位時,其更能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樂趣,更能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見習生學習體驗更好,帶教滿意度自然得以提升。在規(guī)范化PBL帶教應用過程中,學生個人性格特點是不確定因素,性格特點差異可影響其對新型教學法的接受度。因此,在后續(xù)開展研究時可加強對學生性格的分析,優(yōu)化分組方式。
綜上所述,規(guī)范性PBL教學通過以問題為引導,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在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趙寧.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強化安全教育的作用及其有效性[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7):3109-3111.
[2]劉少甜,許芳,吳燕娟.CP和PBL教學在呼吸內科護理帶教中的聯(lián)合應用[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9,12(2):256-258.
[3]陶鈺,吳林珂,俞穎,等.PBL/CBL聯(lián)合PCMC在呼吸內科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帶教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22,21(3):359-362.
[4]姚任,符梅華,陳惠,等.LMS平臺網絡課程結合床邊教學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標準化,2021(16):169-172.
作者簡介
王寧,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內科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