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個真正高明的作家會不著痕跡地向讀者傳遞信息,用有限的內(nèi)容表達無盡的內(nèi)涵,創(chuàng)作出可供讀者進行多元解讀的作品。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寫作風格簡明樸實、被譽為“文壇硬漢”的海明威就是這樣高明的作家。本文以海明威《弗朗西斯·麥康伯短暫的幸福生活》為例,探討其小說中被男女博弈掩蓋下的政治博弈。
[關(guān)鍵詞] 海明威" 男女博弈" 政治博弈" 生態(tài)博弈" 自我博弈
[中圖分類號] I106.4"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7-2881(2024)23-0054-04
《弗朗西斯·麥康伯短暫的幸福生活》(以下簡稱《短暫的幸福生活》)發(fā)表于1936年,講述了美國成功人士麥康伯和他美麗的妻子瑪格麗特在經(jīng)驗豐富的英國獵人威爾遜的幫助下在非洲狩獵的故事。這篇小說主要分為四個場景:中午三人似有所指的對話;交代上午麥康伯的膽小鬼事件;第二天早餐時三人劍拔弩張的對話;第二天上午麥康伯被“誤殺”。
布魯克斯、沃倫在《小說鑒賞》中提到:只要讀者把某篇小說和這篇小說作者的其他作品聯(lián)系起來考察,就能夠深入地考察這篇小說并對它有更充分的理解。這種“對比還原法”也是孫紹振在《解讀語文》一書的前言中所倡導的文本解讀方法。因此,為揭開《短暫的幸福生活》主題的面紗,本文把海明威的其他短篇小說與該小說聯(lián)系起來解讀。
一、男女博弈
海明威與第二任妻子保琳一起來到非洲旅行,在非洲狩獵的日子成為海明威許多小說的靈感來源,他寫下了短篇小說《乞力馬扎羅山的雪》和《短暫的幸福生活》。西方評論界的許多評論家認為海明威筆下的女性一般分為“天使”與“妖女”兩類?!镀蛄︸R扎羅的雪》中,妻子海倫如“天使”一般,對丈夫哈里一往情深并不斷在精神上鼓勵他。而其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短暫的幸福生活》中,妻子瑪格麗特則是“妖女”,對丈夫麥康伯冷漠無情、刻意打壓他甚至屢次出軌。瑪格麗特一心想控制麥康伯,麥康伯其實也想控制瑪格麗特。博弈意味著把對方“當作一個競爭者,甚至當作一個敵人”,丈夫麥康伯和妻子瑪格麗特就處于博弈中。
1.妻子瑪格麗特對丈夫麥康伯的打壓
瑪格麗特輕視丈夫麥康伯,公然給她富裕而怯弱的丈夫戴綠帽子,仍舊覺得自己能夠控制對方。但當麥康伯不再懦弱時,她開始害怕了,表現(xiàn)出明顯的抗拒性,并不希望他在打獵過程中重新找到男人的自信和勇氣。
瑪格麗特認為美麗是自己的武器,與丈夫麥康伯的博弈中,自己一直占據(jù)上風。麥康伯第一次獵獅時害怕地逃跑了,瑪格麗特當著丈夫的面與獵人威爾遜調(diào)情,試圖激怒丈夫,這也是一種打壓他的方式。海明威多次寫到瑪格麗特故意在丈夫麥康伯面前勾搭比丈夫打獵更厲害的威爾遜,包括和威爾遜點一樣的雞尾酒、對麥康伯冷漠不理睬但故意對威爾遜熱情調(diào)笑等,試圖使丈夫難堪。
楚楚動人又精于算計的瑪格麗特說“弗朗西斯會不會打獅子并沒有什么關(guān)系,因為這不是他的本行”,看似在為丈夫開脫,但她話鋒一轉(zhuǎn)又開始夸威爾遜厲害,話里話外表明自己的丈夫并不是那么厲害。在瑪格麗特反復地打壓之下,麥康伯變得有些敏感,想擺脫早上打獵時害怕逃跑的陰影?,敻覃愄胤堑珱]有安慰鼓勵丈夫,還有意加重他的恐懼。丈夫驚恐萬分地飛跑,瑪格麗特不正眼看丈夫,丈夫?qū)で蟀参繒r,瑪格麗特無情地抽出被握的手。瑪格麗特故意地當著他的面,手擱在威爾遜的肩膀上,等他扭頭過來后親了親他的嘴巴?,敻覃愄貙φ煞虿焕聿?,轉(zhuǎn)頭就給威爾遜一個親吻當作獎勵,還故意親密地喊威爾遜的名字,給了需要安慰的丈夫又一個重大打擊。
2.丈夫麥康伯對妻子的反擊
麥康伯是美國社會中的成功人士,他知識淵博且?guī)洑舛嘟?,但這一切在非洲并不管用,麥康伯對非洲并不熟悉,英國獵人威爾遜則對非洲熟悉得多?,敻覃愄嘏c麥康伯的婚姻能維持這么久的原因是麥康伯貪圖瑪格麗特的美色,瑪格麗特貪圖麥康伯的金錢。感情對他倆來說是奢侈品,他們之間不像是同盟者,像是對立的博弈者。面對瑪格麗特越來越過分的打壓行為,麥康伯在憤怒之中決心反擊。
在妻子看到自己逃跑的全過程之后,麥康伯知道自己要跟她鬧崩了。麥康伯認為瑪格麗特不再年輕,并且舍不得自己的財富,他安慰自己沒必要擔心瑪格麗特會離開自己,同時也暗示了在來非洲之前他們夫妻之間的博弈:麥康伯富有并且在他們的圈子算得上是成功人士,瑪格麗特雖然美麗但已經(jīng)有些年紀,妻子離開丈夫不會比現(xiàn)在過得更好,美麗的瑪格麗特之前出軌,丈夫麥康伯大度地原諒了。他們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這次的非洲狩獵不是社交專欄記者報道的那樣為了給他們那受人艷羨的、始終經(jīng)得起考驗的愛情增添冒險情趣,麥康伯和瑪格麗特約好要是這次旅行是愉快的,她就不會再出軌。
沒來非洲之前,在富裕的麥康伯與逐漸年老色衰的瑪格麗特的博弈中,麥康伯并不是完全沒有話語權(quán)的。但在非洲時,麥康伯原本引以為傲的金錢、地位、手段等男性的“成功標志”全部不起作用了。因為白天見證了麥康伯的膽小行為,瑪格麗特在深夜出軌了威爾遜,她回來之后,麥康伯辱罵瑪格麗特,瑪格麗特表現(xiàn)得滿不在乎,并且以麥康伯是“孬種”進行反擊。
麥康伯成功地打倒了野牛后,感覺自己作為男人的自信重新找回來了。麥康伯主動提出想喝點酒,面對妻子臉色煞白的稱贊和遞過來的酒,麥康伯不接話也不接受。麥康伯蛻變成一個勇敢的硬漢,公然拒絕瑪格麗特的示好,心里并不原諒妻子的再次背叛。他們坐在汽車里面追趕獵物的行為是違法的,瑪格麗特抓住這個把柄,想借此找回一些主導權(quán),她本來是想挫一挫丈夫的銳氣,但硬氣的麥康伯把火引到威爾遜身上。然后瑪格麗特又在跑進灌木叢的野牛事情上做文章,瑪格麗特想讓麥康伯再次因恐懼而做一些膽小的行為然后被自己控制,但麥康伯不但不恐懼,反而興致高昂地邀請瑪格麗特一起去看。臉色煞白的瑪格麗特希望丈夫和自己一起到樹蔭底下去,但麥康伯體驗到一種不合常理的幸福感,還挑釁地問瑪格麗特是不是很精彩,且表示自己再也不會畏首畏尾了。一言不發(fā)的瑪格麗特敏銳地察覺到了丈夫已變得勇敢無畏,以后自己再也沒有話語權(quán)了,甚至會被他拋棄,以后只能提心吊膽地生活。
3.男女博弈的最終結(jié)果
《短暫的幸福生活》中,真正的硬漢不是勇敢深沉的威爾遜,而是遲鈍并且不走運的麥康伯。最終,麥康伯由膽小懦弱蛻變?yōu)樽孕庞赂?,他不僅與女人博弈,也與自我博弈。
3.1自我博弈中的成功者
正如海明威在《真實的高貴》所說:“優(yōu)于別人,并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yōu)于過去的自己?!丙溈挡^去沉浸在浮華的生活中,直到這次來非洲狩獵,他之前的一切在這里行不通了,麥康伯來到原始、自由、奔放的非洲后,曾經(jīng)的禮貌變成了柔弱,曾經(jīng)的精致變成了笨拙,他細心營造的成功商人形象在狂野的非洲大地上毫無用武之地,甚至成為被嘲笑、被挑釁的理由。麥康伯一開始被獅子嚇得逃跑,他被打倒、被嘲笑、被出軌,但麥康伯在打野牛的過程中蛻變了,成長為真正勇敢的人,不再縮手縮腳了。雖然這種蛻變的幸福是短促的,他也因此被謀殺,但他死時戰(zhàn)勝了過去的自己,是幸福的。他從一開始的膽小懦弱,逐步變成勇敢真實的男人。海明威通過題目中的“幸福”一詞,暗示麥康伯的情感所求。
3.2被打倒但是沒有被打敗
麥康伯最后被妻子瑪格麗特“誤殺”,永遠停留在了這片非洲大草原上,麥康伯的幸福是短暫的。很多讀者為最后的結(jié)局感到惋惜,但從情節(jié)發(fā)展來看,麥康伯的生命在此處停止,對他來說是反倒是最好的結(jié)局:他可以永遠定格在自己最具男性魅力的時刻。他挽回了自己的尊嚴,找回了自己的力量和自信,獲得了“幸?!薄?/p>
二、政治博弈
在肯尼迪圖書館收藏的海明威遺稿中,有一張手寫的稿紙上羅列了海明威為《短暫的幸福生活》草擬的十幾個名字。這些名字大多包含“婚姻”二字,但也有幾個醒目的例外,最獨特的一個是《統(tǒng)治階級》(Ruling Classes)。麥康伯與瑪格麗特的博弈實際上是他們代表的新舊兩個國家的博弈。麥康伯代表新的美國統(tǒng)治者,威爾遜則代表舊的英國統(tǒng)治者,麥康伯雇傭威爾遜,想借助昔日統(tǒng)治者之手征服非洲。
1.對非洲土著居民的統(tǒng)治
在點了一樣的雞尾酒之后,美國人麥康伯向英國人威爾遜詢問給多少小費合適,威爾遜回答一英鎊,這里仍然使用的是英國貨幣而不是美元,并且后面威爾遜還說不要慣壞他們、頭人會給他們分。在非洲很長時間的威爾遜對管理非洲的事物得心應手,而初來乍到的美國人麥康伯則虛心地向威爾遜學習。后面非洲土著居民得知麥康伯是獵獅時逃跑的膽小鬼后,并沒有因為麥康伯對他們友好而尊重他,而是怪里怪氣地打量自己的主人,威爾遜見狀用非洲方言厲聲訓斥,但他們的反應是掉過頭去,一臉漠然,并沒有因此而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重他。這也側(cè)面說明美國那一套在非洲是行不通的。初來乍到的麥康伯雖然是土著居民名義上的主人,但他不會非洲的方言也不太懂本地的運行規(guī)則,似乎威爾遜才是那里實際的統(tǒng)治者。
威爾遜既是麥康伯打獵的老師,又是他管理當?shù)氐睦蠋煛7侵薜耐林用駥χ魅吮憩F(xiàn)出不尊敬的時候,威爾遜會厲聲訓斥,甚至用鞭打的方式處罰。威爾遜受英國人的思想影響,他將非洲土著居民當作奴隸,深知當?shù)厝藢幵赴ご蛞膊辉副豢坼X,并且挨打之后也不敢去申訴。而非洲土著居民也接受這套奴隸制統(tǒng)治規(guī)則,對威爾遜畢恭畢敬。最重要的是,威爾遜在一定程度上為他們提供了保護,在獵殺危險的獅子時,威爾遜會身先士卒,用自己精湛的打獵技術(shù)征服非洲土著居民。麥康伯的這些小恩小惠并不能收服他們,他們需要的是實力強大、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的統(tǒng)治者。
2.對非洲獅子的征服
美國麥康伯會虛心地向英國威爾遜請教如何獵獅。威爾遜也如實相告:往它肩膀中間打,有機會就打它的脖子,往骨頭里打,把它撂倒。威爾遜還告訴麥康伯,打中的頭一顆子彈是最重要的,要離得特別近、瞄得十分準,否則就別開槍。但在實際操作時,威爾遜明知道第一次獵獅子的麥康伯會害怕,仍然讓他坐獨自坐前面,讓麥康伯一個人下車去開槍,麥康伯的第一槍沒有發(fā)揮好,威爾遜也沒有幫他補槍。后面肚子和兩肋中槍的獅子逃進了野草叢,麥康伯缺乏經(jīng)驗,威爾遜有些不滿地說麥康伯本來可以把獅子打死的,現(xiàn)在他們只好等會兒再進去找了。后面直接對威爾遜說,獅子藏在你不靠近就看不到它的糟糕的地方,故意讓車上的太太可以看到全貌,用話激怒麥康伯,讓他不好意思說出要和女人待在一起而不去找危險的獅子的話。麥康伯在非洲的“第一槍”打得很失敗,不僅沒有征服非洲草原之王獅子,更沒有使當?shù)氐耐林用裥膼傉\服。
美國麥康伯提出用火燒草這種不顧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方法獵獅,威爾遜說草太青行不通之后,麥康伯不顧他人死活又提出派趕野獸的人去,被威爾遜指出其中的殘酷后,麥康伯提出第三個解決方法——把獅子丟在那兒,威爾遜說這樣既會讓獅子一直痛苦還可能會有人不小心撞上它而喪命。諷刺的是,主張“自由、平等、博愛”的美國人麥康伯,在遇到與自身利益相關(guān)的事時,是那么自私、狹隘、膽小。
威爾遜多次用“damned”一詞來形容瑪格麗特,威爾遜對獅子的最高夸獎是“damned fine lion”,從用詞推測,獅子和瑪格麗特在他的心中似乎有相似的地位?!癲amned”這個詞除了有譴責和畏懼的意思,在威爾遜心里還有著迷、令人欽佩的含義。就如同威爾遜對待迷人又危險的瑪格麗特的態(tài)度,一方面威爾遜對她有看破一切的輕蔑感,同時又因為為瑪格麗特如獅子般的殘忍而對她著迷。
三、結(jié)語
《短暫的幸福生活》的主題可以從題目中推斷,小說四分之三的篇幅在講述麥康伯因為首次獵獅逃跑而被妻子譏諷、背叛,最后麥康伯憤怒之下生出勇氣,從膽小懦弱的男人蛻變成自信勇敢的硬漢。麥康伯因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并覺得自己找回了自信與話語權(quán)。但這份幸福又是短暫的,在之后麥康伯獵殺野牛時,瑪格麗特在威爾遜提供的獵槍的幫助下,“誤殺”了丈夫麥康伯。小說表面上看是男女的博弈,作者描寫了妻子瑪格麗特對丈夫麥康伯的打壓控制與丈夫麥康伯的反抗、自我博弈,實際上卻講的是英、美兩個國家的政治博弈,是水土不服的美式思想和根深蒂固的英國等級制的博弈。
參考文獻
[1] 布魯克斯,沃倫.小說鑒賞[M].主萬,等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
[2] 錢理群, 孫紹振, 王富仁.解讀語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 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說集[M].任小紅,譯.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1.
[4] 楊仁敬.海明威研究文集[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5] 孫紹振.名作細讀:微觀分析個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6] 陳雷.捕獵、統(tǒng)治、殖民——重讀《弗朗西斯·麥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和《老人與?!穂J].外國文學動態(tài)研究,2022(6).
[7] 陳際春.征服與反征服—《弗·麥康勃短促的幸福生活》分析[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4).
(特約編輯 劉夢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