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是不養(yǎng)寵物的,即使養(yǎng)過兔子,也是為了剪毛,改善家庭收入??晌矣钟X得到處都是她養(yǎng)的寵物,燕子、麻雀、豬、雞、鴨、鵝,甚至蛇和老鼠,還有我們,及她的孫輩。她一年四季,腳底板停不下來,操心土地上的一切事物,與寵物們發(fā)生種種新鮮的故事。一個生龍活虎的媽媽,讓我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孩子,還可以幸福地在她惡狠狠的愛中盡情撒歡。
滾
凌晨5點,我就聽見灶房的聲音。雞、鴨、鵝、豬和人的食物的氣味,已在熊熊的火焰中升起。我從樓上下來時,看見煙熏火燎中的媽媽,正在灶洞里翻燒紅薯。她說:“你愛吃這個,就讓你吃個夠,土地里有的是?!?/p>
我在竹林里走了一圈,鳥兒們叫得歡,土墻、青瓦、柿花,魂牽夢繞的心心念念被放大、安撫。我問媽媽:“您就不能多睡一會兒嗎?”她說:“早早就醒來了,與其在床上滾來滾去,把脊背殼滾疼還不能再入睡,就不如起床來干活更舒服?!?/p>
數(shù)日前的一個街子天,我與媽媽通電話,她正在街上賣紅薯,為兩元一斤的好價格而開心。而我剛從網(wǎng)上拍了紅薯,母女之間為同一物件的買與賣被空間的阻隔而充滿遺憾。傍晚,我又給她打電話,她告訴我今天賣了兩三百塊錢。每當這個時候,我的頑劣之心又上來了,用最戲謔的口吻說:“這點錢讓你更安逸了吧?!眿寢層质莵砟且痪洌骸皾L,給老子滾。”
這么多年,我的媽媽已經(jīng)習慣了在土地上刨她的“金娃娃”。她用這些“金娃娃”,把她生養(yǎng)的孩子們一個個送出大山。她卻離不開了土地,去兒子家嫌路遠,去女兒家嫌樓高。一句話:“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她就這么打發(fā)了我們。好說歹說說通一次,才出門幾天就換著各種的借口要回到四平村。在媽媽的眼里,兒女們給她的兩三千、兩三萬都不及在她的土地上刨出的兩三百價值更高。她體諒兒女們在城里的生活,最愛說一句:“連一片黃菜葉都要錢的地方,點點滴滴都是流水,你有多少淌的流水啊?不及老娘的土地上種什么長什么,你們那點錢不經(jīng)花呀?!泵慷嗾f幾句,她總是對我們說那一句:“滾。”
在我的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他犯了點小錯誤,我對他說了一句:“滾?!彼L著一雙天真的眼睛對我說:“媽媽,地板上太涼了,可不可以不要滾,我走還不行嗎?”一句天真的話,就打敗了我的怒氣。在那一刻,我發(fā)現(xiàn)我完整地繼承了媽媽的語言體系。而后,這一個“滾”字貌似成了我的口頭禪,我常與情感相對親密的人之間脫口而出這一個字。當然,有可能也會誤傷了別人,那些我以為親密,而別人以為有隔阻的情分,在不經(jīng)意之間就真的滾遠了。
我已經(jīng)忘記了,我的媽媽惡狠狠的因我犯錯而對我說“滾”的時候?,F(xiàn)在,我能想起都是她對我們說“滾”的嗔癡模樣,那一聲充滿愛意的“滾”,正是我親愛的媽媽。隨著年歲的增加,我也不再是一個愛發(fā)怒的母親,對孩子說“滾”的時候,也變成了媽媽的語氣。孩子總是玩笑著說,那我就滾過來,又滾過去。
慢慢的,這一個“滾”就從貶義變成了褒義,甚至在氣氛和諧的時候,也難免脫口而說一個滾字。它一次一次證明說話的語氣比內(nèi)容重要很多。
今兒一大早,收到故鄉(xiāng)的親戚辦婚宴的消息。趕緊給媽媽打電話,要給她轉錢。她又說:“你口袋里裝著點錢,你就以為它會跳出來嗎?你們經(jīng)常都在給錢,還擔心沒吃酒的錢?!蔽以僬f,她就喊我滾。這已是媽媽愛的殺手锏。
看著春城紛飛的雨,多希望能飄點雪花。但我知道這通常會是奢望。一路想著我的媽媽,在濕滑的路上險些滾了一跤。又想起媽媽的“滾”,差點笑出聲來。
我的媽媽,在土地上勞作的媽媽,像一支隊伍的媽媽,真的有本事把一個惡狠狠的動詞變成深情厚意的名詞。她從沒對我們說過“愛”字,但現(xiàn)在我明白了,“滾”就是愛的意思。好吧,我滾,我滾著去上班了。
長胖的女兒才好看
我一回到四平村,媽媽心里的歡喜就從臉上升起,明晃晃如朝霞。她說:“我的兒呀,你臉上長些肉了,以前才二指一小條的臉,讓我看著難過。要胖點才好看,胖點才好看?!蔽揖拖?,我何曾有多瘦過,只因媽媽習慣了我從前的胖,后來瘦了,她就心疼。我與肥胖的戰(zhàn)斗,止于一些苦難。盡管苦難尚未離去,但我已習慣了在苦中作樂。這身體上的肉,在思想清明以后,它們就橫生了出來。我正準備戰(zhàn)斗它,卻成為媽媽開心的一個圓點。那么,為了媽媽開心,我就敞開吃吧。
一個春節(jié),心寬體胖,就連臉色也有了些紅潤。媽媽愈發(fā)歡喜,像看她地里種出的莊稼結出了碩大的果實,喜上眉梢。她去哪,我就跟到哪。我去哪,她就滿村去找我。然后用她惡狠狠的方式來愛我。讓我滾,讓我走遠些,讓我莫煩她,讓我莫戳她眼睛。哈,這些堅硬的語言,我在她那里繼承了一些,又從我的口中滑落。我在不同的場景里復制著她,成為一個不合格的復印件。在她開心時,也試圖引導她打開一些生命中的結與劫,寬恕曾經(jīng)的苦難與哀傷。有時,她愉快地接受了,有時她又罵我沒長耳性。還是萬年不變的那句話,我從童年聽到如今。她對我的弟妹們說,你姐姐就是個沒長耳性的人,人家騎到頭上撒尿來了,尿還不干,她就忘了人家對她的惡,又開始對人好去了。
我不想帶著任何仇恨生活,因為一生太短暫了,我沒有時間去記恨什么。那些該來的,就當是前世欠下的吧。倒是還有許多恩情,我怕我來不及報答和償還。為此,我得在余生更加努力才是。原以為,我應該在自己愛心愛意籌建的讀書館里,為一座小城的書香與墨香,為了讓更多孩子放下手機來讀一本書而耗盡余生心力。不曾想到,人生的坐標發(fā)生嚴重偏離,我要為稻糧而謀,要為生存而戰(zhàn)。把一生,活成有許多不同的一生。或許倒也不是什么壞事。
我在四平村的深夜里醒來,大雪折斷竹子的聲音,清脆,有力。翠竹與白雪,它們同樣美好,卻不相容。如這世界相生相克的萬事萬物。迷糊中睡去,第二天醒來,媽媽為了搶救她的竹子,已經(jīng)搖落了一地的大雪。風雪在媽媽這里,從來不是阻擋生活的障礙物。
洗完臉,媽媽又說我臉上的肉,想來她是太喜歡看見女兒們的銀盆大臉了??晌业碾p下巴都明晃晃地掛著了,真?zhèn)€是粗腳大膀的老村姑了呀。我在鏡子里的嗔怨,都抵不過我媽的歡欣。她說完我的胖,又悠悠地說小兒子今年不歡暢,肯定是因為他的哥哥沒回家。媽媽的這對兒子,大小1歲,像對雙胞胎,感情親熱,仗義互助。媽媽把想大兒子的心移情到小兒子的情緒里。我笑得停不下來,回了句,分明是你想你大兒子了。其實,我也想我大弟一家了。
初三下午,妹妹來電,告之媽媽她的大兒子已在來的路上。媽媽的臉上頓時掛滿了笑容,腳下生風似的,忙出忙進。又說兒媳和孫女不一起來,媽媽的歡樂又打了折扣。唉,她的心上,掛著每一個親人啊,她希望在這團圓的年里,一個也不能少。
供桌上,柏枝青青,梅花蕊蕊。奶奶素來是個愛美的人,我每年插花、插柏枝,清香和花香飄在奶奶的遺像上,就像她還活著,叫兒叫孫,來吃來喝。爸爸的遺像,一直放在柜子里,許多年來,我們不敢直視,不敢面對。殘缺與圓滿,都在各自的心里藏著掖著。一年又一年,我們跟著媽媽的步伐,把上天賞賜的生活,過好。
離開四平村時,媽媽又特意交代:“別給老娘天天說要減什么肥,要胖點才好看,胖點才好看哈!我最是見不得你們刻骨寡臉的樣子,要胖點,再胖點哈?!?/p>
蕎麥地里的媽媽
早晨,媽媽在電話里咳嗽,咳得上氣不接下氣,扯著我的腸子,揪著我的呼吸道,一次次把心肝咳碎在地上。
媽媽說:“看天上的云彩又要下雨了,我要趁著這會兒天干,把剛收割好的蕎麥拍打一下,大多數(shù)就能收進倉里。剩下一些站穩(wěn)在稈上的,等天氣晴朗曬干了,再拍打。”
沙地里的蕎,長得旺盛。媽媽說,如果天氣好,我兩天就能割完。蕎花的小眼晴,一簇簇,一團團,一片片,像夏日夜空的繁星,那么多,那么美。秋天時,我曾站在蕎麥地里,擺拍各種照片。媽媽說,你真是個放牛娃娃的脾氣,見不得鳥窩鵲蛋,這有什么好拍的呢。
在媽媽這里,蕎麥是煙火飲食,喂豬,喂人。實用性是生活的最大法寶。而觀賞性是閑人干的,在村子里毫無意義。在沒有喂飽肚子之前熱衷于這些,那是他們心中擺浪子的行為。他們罵一個女人最惡毒的話是:“在家攪醬子,在外擺浪子。肚皮都吃不飽,還窮講究些什么呢?”能吃,便是對食物最高贊揚的美德。而我在村子里游手好閑的模樣,這有悖于美德的基準。尤其是去年秋天,我還早早就給堂弟打電話,讓他把那一樹柿花先留著,等我回去拍照。媽媽就覺得是我犯下的天大罪惡,指責我不像話。
我無數(shù)次偷拍媽媽,在她一刻也閑不下來的勞動過程中。她若是發(fā)現(xiàn)了準要罵我,說我是閑得無事,拉狗飲水玩。她不喜歡一切花架子的東西,無用便是有罪的擺設。后來,我告訴媽媽,我拍的照片是有價值的。因為有一次生物多樣性大會的展出,用了我拍山野菌子和植物的幾張照片,我曾經(jīng)得到500塊錢的報酬。我把這當成有用的證據(jù),說服媽媽成為我的模特。她居然有些順從了,于是乎,我有了些媽媽在摘豆子、抱南瓜、打核桃、扯柿子的照片。
今天,我一直在想正在病中割蕎麥的媽媽,就恨不能飛到她身邊,能給她遞一口熱水,陪她說說話,哪怕是她又罵我?guī)拙?。還能虎視眈眈罵我的媽媽,讓我覺得她還年輕,還在生機勃勃。想著她騎著小摩托,帶著我的孩子去趕街的樣子,風飛馳而過,小頭發(fā)亂舞,她大聲地回頭囑咐小孫子坐穩(wěn)坐好。
昨天,我在電話里跟媽媽說炒蕎麥面如何好吃,說得口齒生津。媽媽用一個“饞”字就概括了我的欲望。接著,她就呱啦呱啦地用最簡短生動的語言,把一地的蕎麥送到了我嘴里。還說讓我吃個夠,還說保證我會覺得不好吃。因為,這世間,唯有饑餓才是美味呀。
我常常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因為我還有一個年輕的媽媽,她是我生命中最堅實的屏障。而在一些時候,又讓我不得不正視自己的年齡,不是因為自己在衰老的途中而難過,而是因為媽媽真的老了。每當我對媽媽說,你要跟著我。她總是果斷地說,我誰也不跟。她的倔強像鋼鐵那么堅硬,刺痛她自己,也刺痛我們。
有時候我在自己身上就看見了媽媽的影子。堅硬地活著。不愿意自己給別人增添一絲麻煩,永遠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想著想著,心和鼻子就酸了起來。而許多人都覺得你付出還不夠多。土地和媽媽,他們在晴天、在雨天互相擁抱。我從沒有問過媽媽是否孤獨。她忙于土地上的事情時,甚至會不耐煩我的電話,她嫌棄我耽誤了干活的時間。
媽媽在沙地里割蕎麥的樣子,一佝一僂,一摟一抱,汗一滴,雨一滴。如果我像從前那樣,希望來一場大一些的雨,好讓媽媽趕緊回去休息。媽媽準會說,你就是那只憨斑鳩,分不了春秋。冬天的雨,那么細,那么冷。既然是活計,早早晚晚都是要干完的,就該多有一些陽光吧,好讓我的媽媽能暖和一些。
普天下,還有許多像媽媽一樣勤勞的人,她們拖著疲倦的軀體,在臺前幕后,在田間地埂,在工廠小巷,為了一天一年的生活,支撐起無限山河,才有了我們眼中的太平和溫暖。只愿她們,你們,我們,長安,快樂。
蛇鼠不一家
天黑,要上二樓取物,出門左轉,腳才踏到樓梯第一階,一聲尖叫:“媽,怕有麻蛇?!蔽覌屨f:“有你爹的腦殼?!边@大概是四平村的婦女們掛在嘴上的口頭禪:你爹的腦殼,你爹的骨尸,你爹匣匣,你爹的腳桿,甚至有可能連累到二大爹頭上的氈帽。她們像是為了與男人們開口閉口你媽的他媽的罵這罵那進行反抗,家里家外,有理八道,憑什么只可以罵娘親。
摸黑上了樓,我仿佛在我媽的“罵聲”中消除了對蛇的恐懼,把心一橫,反正即使有蛇也該睡著了。前幾天,我媽站在樓梯上掛苞谷,一條蛇從檐上或是陽臺上過路時,不小心摔了下來,就掉在我媽的腳邊。它迅速鉆到墻邊的洞里,這是老鼠新開的洞。我媽只抓住了一個尾巴,她用盡吃奶的力氣,蛇一直使勁兒往里鉆。我媽在蛇掙斷了一截尾巴后,終于在一根火鉗的幫助下,活捉了它。按照慣例,拴了根紅線,把這條蛇送到田野里去。我媽對它說,尾巴是你自己掙斷的,我不想傷害你,你就自己去接著長著吧。
我媽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一邊喝酒,一邊眉飛色舞。仿佛她捉的不是蛇,而是一只老鼠,一只司空見慣的老鼠。有碩大的老鼠滴溜溜進出,我媽說:“這些天收不盡的,等改天去街上搞點吃的來給它們?!比缓?,她小聲動嘴,生怕我認不得。耗子藥,耗子藥。我奶奶還在世的時候,她們倆堅定地認為老鼠能聽懂人話。如果大聲說了讓它們聽見,那些藥就不靈了。
滿大街賣耗子藥的攤子,足以說明耗子家族有多么的猖獗,尤其是秋天收完糧食之后。叫賣的聲音很好玩:“耗子藥耗子藥,耗子吃了跑不脫;今天不買我的耗子藥,耗子先扎衣后扎腳,再扎大姐的花褲腳,怕你后悔甩腦殼;買了我的耗子藥,不怕耗子跑得快,不怕耗子談戀愛。”
墻根墻角,老鼠的家族打洞厲害,處處都有它們藏身的地方。在從前1米厚的土墻中,它們窩藏糧食,生產(chǎn)崽子,年年歲歲,鼠丁興旺。鼠藥、鼠夾、鼠粘,這些人間刑場,它們的家族代代歷劫。就像人類要經(jīng)歷的苦難,從來也不能阻止人類的生生不息。
四平村的土墻大多換成了磚墻,我擔心老鼠們的牙齒啃不動火燒過的磚頭。我媽說你還操心老鼠討媳婦的事情呀,它們可比人精多了,哪里有個柴堆、土埂,有點香氣,有點吃的,它們比賊還精。賊,曾經(jīng)要用火藥槍防著的賊,現(xiàn)在倒是沒了身影了。有吃有穿,誰還做賊呢?那耗子做賊,該是因為吃穿吧。一種不能自己搞生產(chǎn)資料的動物,從出生下來的生存技能就是要學會偷。原來,耗子才是天下第一賊呀。
我媽天天與賊共處,真是盡顯英雄本色。在她手下死去的耗子,不計其數(shù)。娘兒們打老鼠的驚聲尖叫,時有發(fā)生。有時被我踩到了,并不是我有本事主動去踩,而是耗子慌不擇路,飛奔到了我的鞋子底下。它松軟的身體頓時會讓我無力,耗子就這么跑了。我媽罵“白啦啦”(云南方言:徒勞無獲),反正“白啦啦就白啦啦”,“白啦啦”很多年了。我確定,我連一只耗子都沒打死過。就是我媽打死的耗子,讓我用火鉗弄出去,我也是抖鱗殼顫的樣子。
有一回,我的家里也來了老鼠,不得不買了鼠粘。第二天一早,就看見一張鼠粘上沾了一家四口,其中還有一個活口,眼神中的絕望深深刺痛了我。它是來救親人們的,最早粘上的應該是一只小老鼠,然后它的父母兄弟來了,不顧一切地想要救它。沒想到,危險吞噬了它們,多么像人類呀。我差點就想把這個活口放了,某人取笑我是無知的善良,居然要對敵人生出憐憫之心。他提醒我去小臥室里看看那些被它們咬爛的衣物被褥,再來發(fā)慈悲心。
老鼠隨處可見,蛇的蹤影卻通常在草叢、樹林中??扇祟悈s經(jīng)常在語言秩序把它們歸為蛇鼠一窩,事實上它們很難在一窩。最多是借個通道,臨時避險。就像我媽捉住的那條蛇,它鉆進老鼠洞里。老鼠逼急了,也可能鉆進蛇的洞穴。有人還說,蛇和老鼠是天敵,怕老鼠的人就不怕蛇,怕蛇的人就不怕老鼠,但我媽是屬于不怕蛇又不怕老鼠的人。我怕蛇,看見蛇,頭發(fā)毛立即豎起,小魂迅速出竅。對老鼠,至少敢裝樣子去嚇唬下。倒是親眼在麥地里見過一條蛇吞了一只老鼠。小伙伴們放學歸來,圍觀。只見老鼠已在蛇的肚子中央,腫起一只鼠樣。蛇在艱難地搞定鼠,鼠也想揭了蛇皮逃生。后來,膽大的小伙伴把它們都滅了。
談不上要與老鼠和蛇斗智斗勇,因為它們就沒有套路。從天而降,從地而入。遇見了喊聲打,打不到也就算了。對蛇稍微友善,大概是它稍微有些像龍,龍在大家心中都是神秘又神圣的樣子。四平村的人以為家中來了蛇是親人回來了,尤其在7月。所以,我媽對這一樁事還有些放不下,直到我五姨的六神咒語念過幾遍,她才完全安心。
今兒大早,天才蒙蒙亮,我就聽見我媽已起床,正在張羅人和牲口們的早餐。下樓時,又想起那條蛇。我大叫:“媽,給有麻蛇?”我媽說:“有你二大爹的煙氈帽?!?/p>
養(yǎng)豬大如山耗子盡死完
我媽打來電話,痛罵山耗子,詛咒它們的家族早早死完。原因是:她好不容易從高山上背下來的核桃,離殼后曬了一大簸箕在頂樓上,才一個夜晚,就被山耗子盤光了。
我迅速腦補了一下畫面,我媽看著空蕩蕩的簸箕,一個核桃渣子也不剩的案發(fā)現(xiàn)場,她破口大罵,這些天殺的,瘟收的,吃死路,倒衣祿……
然后,她拖著一雙疼痛的老腿,提著簸箕下樓,一邊在尋思,這些核桃可能被山耗子藏在哪里了??墒?,山這么大,洞穴那么多,又哪里去尋找呢。她大概會在房子的周圍,四處查看一番,存著僥幸的心理。那些年,因為母雞下蛋不規(guī)律,她懷疑它們下了野蛋,倒真是在竹林、草叢、干松毛中發(fā)現(xiàn)過驚喜。她用衣兜兜回一兜的雞蛋,像撿了銀子一般高興,與大媽、二媽、三嬸、四嬸們說得眉飛色舞。更驚喜的一次是,老母雞在外下蛋、孵化,自己帶著一窩的小雞回來了。真的是塞翁失馬的故事,在我家上演了一出。
我媽確定那些核桃還“活”著,只是不知活在哪個洞穴中。她左一個劃不來,右一個可惜了,再來一聲白瞎了,憤懣之情穿過電話線直達我的耳膜。我安慰她,核桃又不值錢。她說,這可不是錢不錢的問題。我隱藏在后面的話不敢說出來,因為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過多次,去年如是,前年如是,我媽就像在與山耗子們玩一個游戲。若是換成我這樣,我媽必定要揪著我的耳朵皮,罵我不長耳性,非要在同一個地方跌倒那么多次。但她是我媽,所以她犯的錯誤都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我媽又講起另一樁事,那是唯一一次核桃丟了又找回來的故事。那時我爸還活著,在鄉(xiāng)政府的老舊樓上有一間小居所,趕街的時候,我媽提了一蛇皮袋核桃,專門留給饞嘴的娃娃們。要知道,因為爸爸有這個居住環(huán)境,親戚家從南山北山下到集鎮(zhèn)上讀中學的孩子,就有了一個依靠。吃飯時,一桌的半大娃娃,即使只吃白菜豆腐,娃娃們像小豬一樣肯吃肯長。家屋所出的糧食和蔬菜,花不了幾個錢。核桃、板栗,樹上多多,根本吃不完。
可是,娃們還來不及多吃幾個核桃,兩天之后,核桃就神奇地消失了。我媽拿著長火鉤,破案一樣,四處查看。最后竟然在床底下發(fā)現(xiàn)了一堆核桃,她開心地從山耗子嘴里搶了贓物。為此,她的記憶中常有這一劇情,供她在恰當?shù)臅r候,成為開心的講述者。
另一個劇情是,有一次她挖地埂的時候,挖到一個洞穴,令她大吃一驚。山耗子的家,竟然像豪華的宮殿,不知道它們偷了誰家的酥肉,一層一層地排列,整齊規(guī)劃,在一個看上去不小的空間中建造家園。我媽懷疑它們是山耗子中的建筑師,只可惜我沒有看見那么壯觀的場景。我想,任何動物的家園情懷,都會令人心生敬意,哪怕是敵人,是害蟲。后來才知道,二嬸子家炸了很多酥肉,擺在高高的地方,沒想到還是不能遮擋住山耗子的耳目。她們除了罵上幾句,也就是后悔自己大意了。
其實,我一直分不清山耗子和家耗子,不應該都是老鼠嗎?因為居所的不一樣?在山上居住的老鼠叫山耗子?當然,它絕對不是松鼠,松鼠有毛茸茸的尾巴。山耗子的尾巴是短禿的,與家耗子類同,家耗子通常被省略了“家”字。我們也不叫它的學名老鼠,就叫它為耗子。耗子常見,與我們共居。滿山的糧食歸倉時,正是它們繁衍、猖狂的時候。夜晚、白天,都能聽見它們奔跑、嬉鬧和吃東西的聲音。老鼠藥、老鼠貼、老鼠夾,上遍了消滅它們的武器,但它們就像一支生生不息的隊伍,從來沒有被干掉過。共同生存,成了一種相處的模式。
四平村的土房、青瓦正在消失中,耗子們?nèi)萆淼牡胤?,大概也只能移到后山上了。我媽一口咬定就是山耗子干的,對家耗子倒是有了護短的嫌疑。她說,家耗子們知道苞谷在哪里,那么多,夠它們吃的了。反正再怎么吃也只能吃掉一小部分,更多的進入了豬的嘴巴。
任何時刻,只要涉及到糧食,我媽最記掛她的豬。自從養(yǎng)大了她的娃娃,豬就成了她掛在嘴邊和心上的寵物。上小學時,我最記得老師講標點符號時說過的一個斷句:“養(yǎng)豬大如山耗子盡死完?!比绻挥脴它c符號,有兩種解釋。第一種:養(yǎng)豬大如山,耗子盡死完。這大概是我媽的理想生活。第二種:養(yǎng)豬大如山耗子,盡死完。這是農(nóng)村家庭最悲摧的事情。
養(yǎng)豬、種地,是農(nóng)民最基本的生存狀態(tài),是我們最重要的生產(chǎn)生活資源。所以,像我媽這么珍視豬的存在,是每一個主婦最真摯的情感表露。在宣威,因為宣威火腿的聲名,豬的身上也就承載了一般家庭的重要理想??梢赃@么說,我們靠著火腿和自己的雙腿,走出了一條條不同尋常的路。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經(jīng)書,好念一些,難念一些,各自敲打著自己的木魚,自渡困厄。
其實,山耗子和家耗子,就是生物鏈上的一種必然存在。尚不知道,如果它們真的滅亡了,會有什么樣的影響?我媽大概不會去思考,我大概也思考不出什么結果。我媽的情緒宣瀉,就像自然流淌的河,遇見一塊大石頭,沖不走它,就繞著它彎過去,又向前勇敢流著。
燕子和麻雀
在四平村,院窩的正確寫法應是燕窩。其實就是燕窩下面門對著門的那一小片空地,男人們在此吸煙,女人們在此使針線,孩子們在此等著小燕子們春來秋去。
據(jù)說,小燕子是有靈性的動物,它們只挑選善良的人家筑巢。為了不辜負它們的選擇,大人們早早就在檐頂上釘了木板,只為它們更方便筑巢。于是,我們童年的時光,就有了小燕子明亮的叫聲。年年歲歲,光陰綿綿。
這些年,孩子們長大了,一波又一波飛出了四平村,小燕子們卻頻繁來四平村安家落戶。我常常遇見它們在晚霞中凌空飛舞的樣子,一群群,一浪浪,在黑暗來臨前又飛入誰家堂上。
我們家的一樓、二樓都被小燕子筑了巢,我仔細觀察它們的房子,發(fā)現(xiàn)與從前大不同,像是它們的審美也與時俱進。巢外,修了兩條護欄,留出進出的小徑,有了初級建筑物的結構,樸素美觀。若是燕子多的家庭,還留了前門和后門,我有些懷疑它們在里面還做了隔層,難道也玩人類分家的游戲嗎?
冬天,燕子們飛走后,巢就空了。麻雀們趁機占領了它們的家園。麻雀在四平村被叫做墻洞雀,它們在1米厚的土墻中筑巢,覓食,子子孫孫無窮盡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土墻漸漸少了,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受到威脅,才打起了燕子窩的主意。
燕子和麻雀之間的戰(zhàn)爭,源起何時已經(jīng)無從考證。本來,燕子筑的巢,它們擁有使用權和所有權,理當是他們的家園。麻雀住進去,已經(jīng)構成侵權的行為。讓我們看見的一幕是,雙方打起來了,有一只麻雀戰(zhàn)死。死了的麻雀用身體緊緊地堵住進口,像個勇士,誓死保家為國。因為有死亡事件的發(fā)生,麻雀和燕子都放棄了這座城堡。
這些戰(zhàn)爭在四平村的房檐下面悄無聲息地上演,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了東風,即使是正義也總有被邪惡打敗的時候。于是,我們家的一樓住了燕子,二樓住了麻雀。有幾只燕子飛到二樓,虎視眈眈地看著它們的家園。但也只是看看而已。相比麻雀,似乎燕子擁有更高貴的品質。就不與你們爭了吧,你說是你們的,你們就住著吧,反正蓋房子的事兒,我們比你更專業(yè)。
有人鳩占鵲巢,就會有人流離失所。在麻雀和燕子這里,同理大眾。有時我真想幫一幫燕子的忙,把麻雀趕出去。轉念一想,又嫌棄自己多事,生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秩序。合理與不合理,不外乎是角度不同罷了。都是生命,都是為了生存!
不久前,我們家那個好奇的女孩想看看燕子的窩是啥樣,她用一根棍子抵上去,泥巴飛落,她尖叫。另一個女孩卻哭了,她說,你讓小燕子今晚住哪?然后兩個女孩就哭成一窩蜂。她們哭得越兇,我們就笑得越樂。你看,一對老祖母的孫女們,對一件事物都如此的不同,更別提麻雀和燕子兩個物種的思路了。
沒過多久,新巢又筑起,真是感謝小燕子不離不棄這么多年的愛戴。我媽就像一個得了很多愛的大富翁,一點都不想珍惜這種愛,在小燕子不按既定的地方方便時,我媽總會對著它們的巢像罵我們一樣罵一通。奇怪的是,它們居然聽得懂我媽說的話。
至于樓上的麻雀,我媽可是從沒把它們當回事。原來,燕子都是親生的,麻雀都是后娘養(yǎng)的。情感的親疏在意識之間就有了分歧。到底是因為維護正義,還是因為有根可尋呢。我們不得而知。
當我離開四平村,想起它們的時候,又會覺得它們都是我的家庭成員。打打鬧鬧的生活,才是最平常的人間煙火。而我們都遠離了家園,只剩一個孤獨的媽媽和它們了。
最愛的寵物
我媽在66歲時卸下帶孫子孫女們的重大任務,不顧兒女們的挽留執(zhí)意要回到四平村去種地。此前,她的寵物一會兒是孫子,一會兒是孫女。這18年來,4個兒女家陸續(xù)出生的孫輩占據(jù)了她大部分時間,總是哪里有需要她就奔向哪里。
有一年,小兒子家的女兒和小女兒家的兒子同時段出生了,一時之間媽不夠用的樣子。我媽在看了幾眼剛生產(chǎn)完的小女兒后,毅然決然奔向小兒子家。用她的話說,這是做奶奶的責任,要得別人服侍,就得先服侍別人。在我媽的老觀念里,老了是要跟著兒子的,女兒再好也是別人家的人了。再說,她不可能把話靶留給兒媳,認為婆婆不來帶娃,是因為生了女娃。
這4年來,我媽的寵物就是她的小孫女,放在心尖尖上。在我媽的眼里,最小的孫女最好看,最聰明,長大了肯定最長本事。嬌滴滴一聲聲叫得還不甚明晰的“奶奶”讓我媽的老心肝柔軟成棉花,抱著,舉著,親著,上樓、下樓,她活得像個年輕人。小東西每天天黑,必然要打電話給爸爸,問她為何要打,她說,天黑了,怕爸爸找不著路回家,怕他走丟掉。我媽把這個故事講了一千遍,逢親戚就講,每一次都很開心。
小寵物要上幼兒園了,我媽收好衣物,把鑰匙往桌子上一放,連告?zhèn)€別也不帶走一片云彩。都說這人老了要耳順,但在我媽這里沒這一出。她說,大家放心,她只耕種門前那塊地,一丟丟點,收得那點苞谷還不夠拿衣兜兜回來。3畝地,在我媽那里,就像小朋友玩泥巴。
大弟小弟說,別養(yǎng)豬啊雞啊的,一旦養(yǎng)了,想去哪家都去不了。我媽說,不養(yǎng),我不養(yǎng)。才回去不到一個月,我媽就把豬、雞請進家門,還要囑咐別人,別告訴我們。等我們知道的時候,她就笑瞇瞇地說,這兩年豬肉太貴了,我就養(yǎng)一年,就養(yǎng)一年。老娘養(yǎng)一年的豬,有你們?nèi)易映缘臇H朒肉了。
鋼磨、豬草機、豬圈,這陣仗哪是一年的打算。按我對我媽的了解,她巴不得肥豬滿圈,牛羊滿山坡,還要操心蓋更大的房子。每擔心她辛勞,可她總是這么說,她背著個小歪籮籮早早晚晚出去,涼悠悠呢,像游玩一趟,豬吃的,人吃的就拿回來了,有什么苦的。
石榴樹下,河埂旁、竹邊林、山坡上,到處就有了我媽的影子。就連去趕街子,也要帶著把鐮刀,在回程的路上,一路割些豬草在摩托車上,滿滿一車拉回來,也夠喂個三兩天了。我媽掛在嘴上的一句話是:“人無算計一世窮?!彼运羲畮床?,砍柴帶采花,合理充分地安排好各種勞動力。于是乎,我媽總是沒有閑下來的時候,今天挖了山地要種葵花,明天要種辣椒,后天要種大蘇,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在等我媽的雙手。
田里地里到處都有吃的,即使是火燒了的房子的地基上都被我媽挖開水泥地板填上土,種上了櫻桃樹和核桃樹,栽上了牡丹花和洋菊花。蘋果、石榴、桃子、葡萄、板栗、楊梅、李子……掰著手指頭數(shù)數(shù)不完的果子,四時應有。牡丹花、芍藥花、鳳仙花、木槿花、扁竹蘭、川烏花……不勝列舉的家花野花,原來,我媽也愛花呀。小弟說,我們以前要敢在哪里種樹種花,媽媽準要惡狠狠地拔了,還要罵我們幾句。我媽說,哪里有土地來讓你們種這些閑情,能種一塘苞谷、一塘洋芋,也可以糊個口呀。一張張嘴巴就望著土地上長出的糧食,哪像現(xiàn)在,條件好了,什么都有了,你們還嫌棄這個酸,那個甜的。
我跟著我媽去山地里,聽說大盤的葵花成熟了,沒想到山耗子比我們來得更早,那么高那么長那么粗的葵花稈,被山耗子們按翻在地上,葵花盤上統(tǒng)統(tǒng)都吃成了空巢。我媽站在地里,咒這些死山耗、瘟山耗、爛山耗,讓它們吃死撐死?;罘悍旱纳胶淖觽?,又賊精精地惦記上她的早核桃。我媽的咒罵就像山風一樣,讓我笑得喘不過氣。于是,我就成了山耗子們的同謀,惹得我媽幾句數(shù)落。她把胸中的生氣吐出后,就開始遺憾,說:“可惜了,可惜了,要是老娘種上幾溝苞谷,好歹也能背上幾大籮回去喂豬。”你看,我媽走著坐著,最不能忘記的寵物就是她的豬。
稍有閑暇,我媽就織毛線,坐的蓋的穿的,在她雙手的翻飛之間就成了。小時候,為了節(jié)約買毛衣針的錢,我媽砍來竹子,削成竹針,照樣能讓我穿上紫色大波浪的毛衣。只是如今,我們不再需要她織的毛衣,她裁的衣褲,她就把舊的拆了重新弄,像是在懷念她的手藝活。近些年,我媽還迷上了中草藥,她從外公那里自幼學得點小功夫,就自己琢磨,她把自己當成小白鼠,自治身上的病痛。我特別喜歡我媽有空時坐在沙發(fā)上看藥書的樣子,美美的,像一個舊時老知識分子。因為沒錢讀書,她斷斷續(xù)續(xù)地讀完初中,就為養(yǎng)家糊口操心去了。這一操心,就沒停下來過。
端午節(jié)一過,我媽往前山后山上一轉回來,藥王菩薩的賞賜就被她背回來了。村子里有關節(jié)疼痛的,小病小癢的,總愛上門找我媽。我們總擔心她的好心腸會辦了壞事情,可總是屢禁不止。別人說一句“好了”“好多了”,她就開心得不得了。我們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戲稱她一句“孫醫(yī)生”。不久前,我跟著孫醫(yī)生還認識了一種叫九死還魂草的中藥,神奇得很,明明已經(jīng)曬干,一放水里就活爬起來?,F(xiàn)在,我也成孫醫(yī)生的粉絲,家里總是備著她配制的泡藥酒,我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真有奇效,總之,是心安身安的感覺。
我一直在想,即使讓農(nóng)民有個退休的年齡,我媽也不可能真正退休。在四平村就有個好榜樣,我媽總是說,看看你大奶奶,兒女都是掙得來錢的人,90多歲了還種地呢。我的弟弟們對我媽種地種花表示支持,就當鍛煉身體,但對她養(yǎng)豬養(yǎng)雞深表不滿。可是我們都知道,誰也不能左右她。我說,城里的人養(yǎng)寵物是需要一個伴,就當媽媽也是養(yǎng)寵物吧。事實上,人類的情感大多想要戰(zhàn)勝孤獨,每個人采取的方式不一樣,用我朋友的話來說,屋子里養(yǎng)寵物是希望家里有個喘氣兒的東西存在。而我媽,喘著粗氣等吃的一大幫,在土地上生長的又是一大幫,她沒時間孤獨。
今年初夏的雨水多些,我媽說,這雨腳太長,莊稼不長了。秋天時,苞谷棒子不及往年的一半長。我媽像搞科學實驗的農(nóng)業(yè)專家,把不同地塊的苞谷粒稱量比較,為下一年選優(yōu)良的種子做準備。卻又說,明年跟我們姐妹來昆明多住幾日,看樣子,她又在哄騙我們。她說,在城里一片黃菜葉都是錢,在土地上伸手就去拿了。她還說,在城里一天一天望不到黑,在四平村眼一眨就過了一天。
我媽每天伺候土地,又伺候她的寵物,把日子過得滿滿的。有一次我回去時,恰好她的寵物豬病了一頭,她走著坐著都不開心,心里夢里都想著她的小豬。走在四平村里,別人見到我問的話都是這一句:“你媽的小豬好了嗎?”那幾天,我感覺我的地位還不如我媽的寵物小豬。我回來后的幾天,其中一頭小豬死了,孫醫(yī)生用盡她的醫(yī)術也沒能挽留它。她有點傷心,卻不告訴我們。過了很久才說此事。她的兒女們爭相著過年要買大肥豬討她歡心,她一個都不領情,仿佛我們是她養(yǎng)的一群憨陽雀。過一久,她又從街上買回3頭豬,才買回當天,別人就告訴了我。我媽在電話里哈哈大笑,罵告訴我的人嘴上長蛆了。又過了一久,又有人告訴我,她又買了4只鵝回家。
后來,每一次打電話,我媽都要說她的寵物。它們吃食了,它們拉肚子了,它們歡了、不歡了,到處都牽動著我媽的神經(jīng)。再后來,問候完我媽,必須要再問一下她的寵物,仿佛只有這樣,我媽的開心才會有最大值。就連我娃跟外婆舉起杯子的祝福語都是:“祝外婆養(yǎng)的小雞小豬小鵝們不生病,肯吃肯長,讓外婆天天開心。”
如今,我媽的寵物隊伍越來越壯大了,它們都跟我媽天天在一起,被我媽深刻地愛著。顯然,我們的地位都越來越低了??墒俏乙膊桓疫@么說,說什么我也不應該跟它們爭寵啊。真實的情況是,我們也爭不了。我想著,有寵物的媽媽會是幸福的,她的精神和情感會有一個堅實的依托。兒大不由娘,寵物們都還很小,有它們由著我媽的性子來,我媽的健康和快樂就有保障。這么一想的時候,我就一陣歡喜。歡喜之后,也一陣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