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生中只專注去做一件事,結(jié)果會怎樣?
王慧騏年少成名,初以詩歌聞名于世,成名后從政、辦刊、做編輯、搞出版,幾十個春夏秋冬,無論變換什么角色,唯一不變的是筆耕不輟,一篇一篇地寫,一本一本地出,現(xiàn)已出書二十幾本。我的書柜里有他三本書,《青色馬文存》《江南素描》和最近面世的《安靜做最慢的事就好》。
記得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們一幫文學(xué)青年聚在一起,開口閉口談的是文學(xué)卻不得其義,一門心思想的是發(fā)表卻發(fā)表不了,難得哪位在報紙上弄個小豆腐塊,大家就跟著一起興奮不已,而此時,王慧騏的大名已經(jīng)時常見諸報端了。
四十多年后,我在朋友家偶遇慧騏,一時覺得不太真實。這個二十九歲便成為縣文化局局長的“王局”,體制內(nèi)浸淫幾十年,身上既無官場痕跡,也無所謂文人的那種“味兒”,高大的體魄,謙和的身段,敘談時話語平實且神情專注,不賣弄經(jīng)歷,也不炫耀見識,雖是初見卻待之以老友一般。此后我兩次邀其至寒舍小聚,他都欣然前往,沒有絲毫“端”的架勢。
無事不可成文,這是慧騏的一大特點。他在書里寫了許多人和事,除了文人墨客,多為平民百姓,身邊的親人、朋友、鄰居,企業(yè)家、個體戶、修腳匠、鐘點工,等等。坐出租車與司機聊天,回來就是一篇的哥的故事;再坐出租與的姐閑聊,回來又是一篇的姐的故事。那次我邀請他和他的發(fā)小、我的好友、南大新傳院教授秦州在家中小聚,他從盱眙鄉(xiāng)間乘車一個半小時,再轉(zhuǎn)乘兩趟地鐵趕到我家,三人聊了四五個鐘頭,回去后一兩天他便遣來一文《謝新朋讓我重見老友》。出手之快,讓我驚訝。
出道半個世紀,他似乎始終用一種好奇的眼光,熱切地看著大千世界,饒有興味地觀賞一路風(fēng)景。他作文,不挑題材,不拘形式,人間的春華秋實,路邊的花鳥蟲魚,他都可以信手成文。
溫暖是慧騏文字的基本色調(diào)。他筆下的人物幾乎涉及社會角落的方方面面。這各色人等中,有經(jīng)歷跌宕起伏、遭遇某種不公、飽嘗生活艱辛、滿肚酸甜苦辣之人,但在他的筆下,沒有埋怨,沒有揭露,沒有仇恨,只有希望,只有溫暖。他筆下的人物沒有,作為作者的他也沒有。他的人物和他一樣,或者他與他的人物一樣,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總是充滿對生活的追求與向往。這需要一種什么樣的氣度與胸懷?《江南素描》里有個婁會計,與老公來省城打拼十多年,日子好了,男人變了,她大哭一場擦干眼淚從頭再來,開公司,做代賬,一個人邊帶孩子邊打拼,還準備考個注冊會計師,讓事業(yè)更上一層樓。
生活就是如此,沒有時間嘆息?;垓U亦然?!栋察o做最慢的事就好》里面大量充滿溫情的文字,就是他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安靜的天泉湖畔寫就的。
慧騏的文章并無宏大敘事,亦少驚人之語,多是凡人小事,家長里短,油鹽醬醋,即便寫到文化名人,也會讓你覺著平凡。比如寫葉兆言穿著老頭衫趿著拖鞋就到編輯部送稿來了,出門以后立刻就隱沒在漫漫人海之中,隨意,親切,如鄰家小哥,肉眼可見,伸手可觸。
秦州和我都是偏好宏大敘事的。秦州說他最初看《青色馬文存》時有點疑惑不解,以慧騏的閱歷和見識,怎么多是些凡人瑣事?但看著看著就被吸引了,不知不覺就把一本書看完了,看完后仔細回味,覺得作者筆下的各色人等,分布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如若將這細碎的生活畫面有序地拼接起來,便是一部當代社會生活的歷史畫卷。
這是不是丁捷先生所說的,王慧騏記錄的紛紜人物、繽紛往事,構(gòu)成了一幅當代江南生活的文學(xué)版《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800多個人物,皆為蕓蕓眾生,沒有“三突出”,沒有“高大上”,店堂掌柜,賬房先生,賣餅郎,挑炭夫,乞討的乞丐,懶散的士兵,甚至亂竄的豬,受驚的馬,每個生物都在為自己的生存忙碌著,但它卻為后人留下了北宋時期汴京城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
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唯有記錄才可留下歷史印跡。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珠算泰斗華印椿老先生和我的岳父等幾位珠算專家,就從《清明上河圖》中一個賬房先生被柜臺擋著的動作上推斷出,這位賬房先生正在結(jié)賬,而使用的算具應(yīng)該是算盤,由此得出推論:算盤,這個中國人的第五大發(fā)明,早在北宋期間就已經(jīng)在商業(yè)活動中被普遍使用了。
這便是記錄的價值。
我常想,當AI引領(lǐng)的世界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時,當車型機器人載著人類滿街跑,家政機器人輕松快捷地幫你整理完家務(wù),甚至機器人伴侶走進家庭取代另一半時,人類的生活狀態(tài)將是怎樣的?人類的生活方式會不會也隨之大變?親情、友情、愛情會不會被大幅甚至徹底顛覆?
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到那個時候,回看慧騏筆下的百姓眾生,嘗嘗那些柴米油鹽,你會感到分外親切。
慧騏自己也感欣慰:我老了,步履蹣跚,但我的文字還在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生只做一件事,樂此不疲,夫復(fù)何求?
向隆鳴:江蘇省高級檢察官,南京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喜愛文學(xué)、書法、攝影、旅游,文字作品20余萬字見諸多家報刊。
編輯"""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