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結果表明,合理選擇和運用材質對于提升景觀小品的功能性、美觀性和文化內涵具有關鍵作用,同時也為景觀設計實踐提供了有益的指導。
關鍵詞:景觀小品;材質;設計;選擇原則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huán)境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景觀小品作為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元素,不僅能夠美化環(huán)境,給人們生活增添趣味性,同時還能傳達一些文化內涵,提升社會環(huán)境的整體品質。而材質作為景觀小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設計者和使用者的關注。不同的材質在景觀小品設計中也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材質的選擇也越來越影響著景觀小品的視覺效果、使用功能和文化價值,材質對景觀小品的內涵表現具有重要的影響[1]。通過研究不同材質在景觀小品設計中的運用,對于不同的景觀小品選擇合適的材質進行表達,從而創(chuàng)造出獨特和富有魅力的景觀小品。
一、景觀小品的定義和分類
目前我們所定義的景觀小品,從廣義上理解,即是區(qū)別于大型建筑、山石、水面以及綠化元素,設置在室外景觀環(huán)境中的小型人造構筑物[2]。一般將其分成包括建筑類小品,雕塑類小品,植物類小品以及室外家具類小品四大類。從狹義上理解,我們常提及的景觀小品,一般指的是雕塑類景觀小品[2]。同時根據景觀小品的不同功能和用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休息類:如座椅、亭臺等,主要為人們提供休息和娛樂的場所。照明類:如路燈、景觀燈等,主要用于照明和營造夜景氛圍。裝飾類:如雕塑、壁畫、花缽等,主要用于美化環(huán)境和提升景觀的藝術品質。標識類:如指示牌、標識柱等,主要用于提供信息和引導方向。
二、材質對景觀小品設計的影響
(一)材質的物理特性對設計的影響
1.強度和耐久性。不同的材質其強度和耐久性的差異也很大,這直接影響著景觀小品的結構設計和使用壽命長短。石材的強度和耐久性非常高,可以經受住時間的考驗。許多古代的建筑和雕塑都是用石材建造的,歷經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依然保存完好;木材的強度相對于石材則比較低,但是它具有較好的韌性,適合用于制作一些小型的休息設施,如座椅和亭臺,但也要做好木材的防腐蝕工作,延長木材的使用壽命。
2.質感和觸感。材質的質感和觸感是影響景觀小品感官體驗的重要因素。木材作為一種自然材料,具有獨特的古樸親和之感。木質的小型建筑,如木質涼亭、木屋等,常常給人一種溫暖、舒適的感覺。木材的質感柔軟,觸感溫和,讓人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石材的質感堅硬,觸感冰冷,給人一種莊重、嚴肅的感覺;金屬的質感冰冷、光滑,給人以一種現代、時尚的感覺。
3.色彩和光澤。材質的色彩和光澤也是影響景觀小品視覺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木材的色彩通常較為柔和,多為暖色調,如棕色、黃色等。這些色彩給人以溫馨、寧靜的感受,能夠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氛圍。;石材的色彩豐富多樣,有白色、灰色、黑色等,不同的色彩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白色石材通常給人以純潔、高雅的感覺,灰色石材則顯得沉穩(wěn)、大氣,黑色石材則具有神秘、莊重的氣質;金屬的色彩明亮、耀眼,給人以現代、時尚的感覺。
(二)材質的化學特性對設計的影響
1.耐腐蝕性。不同材質的耐腐蝕性差異很大,這直接影響著景觀小品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適用性。例如,不銹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適合用于制作一些暴露在戶外的設施,如路燈和欄桿;木材容易受到腐蝕和蟲蛀,需要進行防腐處理才能用于戶外環(huán)境。
2.環(huán)保性。材質的環(huán)保性也是現代景觀小品設計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例如,一些天然材料,如木材和石材,在開采和加工過程中可能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它們在使用過程中相對環(huán)保;一些人工材料,如塑料和玻璃鋼,在生產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但它們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塑性。在設計景觀小品時,設計師需要根據其環(huán)保要求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選擇具有合適環(huán)保性的材質。
(三)材質的文化特性對設計的影響
1.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差異使得不同地區(qū)在景觀小品的材質選擇上各具特色。例如,在江南水鄉(xiāng),木材常常被廣泛應用于景觀小品的設計中。江南地區(qū)氣候濕潤,木材資源豐富,且木材的自然親和之感與水鄉(xiāng)的溫婉氣質相得益彰。木質的小橋、棧道和亭臺樓閣在江南水鄉(xiāng)的景觀中隨處可見,營造出一種寧靜、優(yōu)雅的氛圍。在北方地區(qū),石材則更為常見。北方氣候相對干燥,石材的莊重典雅能夠更好地適應這種環(huán)境。
2.歷史文化。歷史文化的傳承也在景觀小品的材質選擇中起著重要作用。在中國古代,青銅、石材和木材是景觀小品制作的主要材質。青銅鼎、尊等器物不僅具有實用價值,還體現了當時的社會等級制度和文化觀念。石材則被廣泛應用于建造宮殿、寺廟、陵墓等重要建筑,代表著永恒和莊重。木材在古代園林中也占據著重要地位,營造出自然、親切的氛圍。
同時,歷史文化也為景觀小品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來源。例如,三星堆出土的眾多植物雕塑,展示了古人對“雕塑”與“植物”的獨特理解。這些青銅樹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還反映了古蜀文化的神秘和獨特。在現代景觀小品的設計中,可以借鑒這些歷史文化元素,選擇合適的材質來再現古代文化的魅力[3]。
三、景觀小品設計中材質的選擇原則和方法
(一)選擇原則
1.功能性原則。景觀小品具有各種各樣的功能,如提供休息、照明、裝飾、標識等。因此,在選擇材質時,必須首先考慮其是否能夠滿足小品的功能需求。以座椅為例,它是一種常見的休息類景觀小品。座椅的材質需要具備足夠的強度,以支撐人們的體重,確保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2.美觀性原則。景觀小品不僅要具備實用功能,還應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效果[4]。材質的外觀和質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小品的美學品質。例如,在設計古典風格的景觀小品時,應選擇具有傳統質感和色彩的材質,如木材和石材;在設計現代風格的景觀小品時,應選擇具有現代質感和色彩的材質,如金屬和塑料。
3.經濟性原則。材質的選擇應考慮成本因素,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造價。例如,在設計一些臨時性的景觀小品時,可以選擇一些價格相對較低的材質,如塑料和膠合板;在設計一些永久性的景觀小品時,可以選擇一些價格相對較高但具有良好耐久性的材質,如石材和金屬。
4.環(huán)保性原則。材質應具有良好的環(huán)保性能,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環(huán)保原則要求我們在選擇材質時,要考慮材質的來源、生產過程以及使用后的處理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天然材料,如木材和石材,雖然在開采和加工過程中可能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它們在使用過程中相對環(huán)保,并且具有可再生的特性。
(二)選擇方法
1.分析設計需求。在選擇材質之前,首先要對景觀小品的設計需求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小品的設計目標、功能需求和使用環(huán)境等方面,以確定所需材質的特性。例如,對于一個位于海邊的景觀小品,需要考慮其耐腐蝕性和抗風性;對于一個位于公園內部的景觀小品,需要考慮其舒適性和美觀性。
2.研究材質特性。深入研究不同材質的各種特性,包括物理特性、化學特性和文化特性等,得出不同的結論,以便做出合理的選擇。例如,了解木材的強度、耐久性、質感和觸感等特性,以及其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適用性;了解石材的強度、耐久性、色彩和光澤等特性,以及其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適用性。通過對材質特性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根據設計需求選擇合適的材質,從而確保景觀小品的設計質量和效果。
四、結論
不同材質在景觀小品設計中發(fā)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不同材質在景觀小品設計中的合理運用,為提升景觀品質、傳承文化內涵、促進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劉傳軍.雕塑小品在城市景觀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07):84-85.
[2]華予.現代公園景觀小品設計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2.
[3]劉聰,王堞凡.公園景觀設計中小品的應用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1,(09):66-67.
[4]王挺.淺談園林小品在園林景觀中的運用[J].居舍,2020,(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