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愛上攝影,我用相機記錄了家鄉(xiāng)三山島每個季節(jié)的精彩瞬間,定格她多姿多彩的身影。
為了捕捉三山島的濕地荷塘美景,自入夏開始,每至雙休日,我都會背上攝影包、手提相機,行走在濕地公園,用相機記錄荷花的曼妙美姿。
江南的夏,頭頂烈日如灸如烤,汗流如注,皮膚好像要被烤焦了;蚊蟲也不消停,咬得我滿身疙瘩,但在荷的環(huán)繞之下人真會忘我,其時其地,我只專注于在快門聲中留下一張又一張池塘里荷花荷葉美的瞬間,光與影、明與暗,相互映襯和對比,自然中至美的婀娜與飄逸被膠片定格。
攝影不僅是定格美、保存美的過程,也是發(fā)現(xiàn)美、學習美的過程。
2022年8月中旬的某個下午,我邀請《姑蘇晚報》的王建中老師到三山島進行新聞采訪工作。在濕地公園姐妹橋荷塘進行拍攝時,王老師突然叫我過去認識了千瓣蓮。他說,這是他在蘇州范圍內(nèi)采訪拍攝時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千瓣蓮荷塘。
4月的某一天,我背著相機行走在三山島熟悉的鄉(xiāng)間路上捕捉春色意境。在東泊小村路上,我遇見了樸素的鄉(xiāng)親查國洪,他非要拉著我到他的家里院子里,去認識并拍攝一棵由他種植多年的珍貴樹種。
走進院子,我一眼就認出了這滿樹朵朵紅彤彤小花朵,不禁脫口而出:“哇!好漂亮的‘孩兒臉’!”正值花開最佳時機的孩兒蓮盛開綻放著,萬綠叢中倒垂的紅蓮像是一張張孩子的小臉,微笑點頭歡迎我們的到來。作為南方樹種,孩兒蓮在蘇州極難存活,因此東山雕花樓內(nèi)一棵樹齡370年的孩兒蓮才被視為奇樹,我也是在那里認識的孩兒蓮。
我隨手拿起相機按下快門,拍下無數(shù)可愛的孩兒蓮,并對老查說:“據(jù)記載,在蘇州僅剩兩棵,一棵在東山雕花樓,一棵在南園賓館,現(xiàn)在應該添上三山島你家的這一棵了﹗”隨后,我們互相留下手機號碼并添加微信,我把拍的照片傳給了他,并將拍攝到的照片通過媒體傳遞給了更多植物愛好者?,F(xiàn)在每年3月中旬開始,老查便會打電話來同我講孩兒蓮的長勢、開花時機等。這也是我攝影路上一段難忘的奇遇。
如今,隨著冷空氣到來,大地上的植物慢慢展現(xiàn)出了漂亮的秋艷盛裝。如果要我推薦一個地方欣賞蘇州秋日的美景,那么還是非家鄉(xiāng)太湖三山島莫屬,因為秋天是三山島最有魅力、最豐富多彩的一個季節(jié)。
屋后山上的紅葉烏桕樹、河浜碼頭的小黃葉老榆樹、紅得誘人柿子橘子、金色的銀杏葉……落葉如席,厚厚地鋪在樹下,讓人好想躺在這睡上一覺。漫步三山島,深情地凝視著秋的風景,隱隱之中散發(fā)著一縷柔情中的剛強。
在這浩瀚的太湖水面上,大自然給小島潑上了五彩斑斕的顏色,1.8平方公里的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