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針灸聯合推拿復位治療慢性腰腿痛的效果及對患者疼痛感、腰屈曲活動度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醫(yī)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各40例,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治療組在參照組基礎上聯合中醫(yī)針灸和推拿復位治療,比較兩組疼痛改善情況、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癥狀緩解時間、生存質量評分及腰屈曲活動度。結果" 兩組治療前疼痛程度、中醫(yī)癥狀積分及腰椎功能障礙程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治療組疼痛評分、中醫(yī)癥狀積分及腰椎功能障礙程度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治療前癥狀緩解時間及腰屈曲活動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治療組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參照組,腰屈曲活動度高于參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后生存質量各項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針灸聯合推拿復位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感,改善和恢復腰腿部位正常屈曲活動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改善預后。
關鍵詞:慢性腰腿疼痛;針灸;推拿復位;疼痛程度;腰屈曲活動度;生存質量
慢性腰腿疼痛由多種因素導致,如過度勞累,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可能會導致肌肉過度緊張,從而出現疼痛[1];腰椎管狹窄,腰椎骨質增生、韌帶增厚等可能會導致腰椎管內徑縮小,使脊髓或神經根受壓,從而出現腰腿部疼痛癥狀[2];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腰椎間盤出現退變,在外力作用下可能會出現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情況,從而引起腰腿部疼痛癥狀[3]。慢性腰腿疼痛會導致下肢靜脈曲張、肌肉萎縮、營養(yǎng)不良等不良預后,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4]。本研究旨在探討針灸聯合推拿復位治療慢性腰腿痛的效果及對患者疼痛感、腰屈曲活動度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yī)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各40例。參照組男17例,女23例;年齡41~78歲,平均年齡(63.35±5.45)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病程(3.62±1.45)年。治療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63.36±5.47)歲;病程5個月~8年,平均病程(3.61±1.4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和檢查均符合慢性腰腿疼痛的診斷標準[5];臨床資料完整且同意參與此次觀察;具備正常的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無嚴重的皮膚科疾病或免疫機制障礙性疾病。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或全身性急慢性感染性疾??;近3個月內接受過長期藥物治療;骨折或精神類疾病需長期服用抗抑郁類藥物治療;中途轉院治療或放棄治療。
1.2 方法
參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萘普生片,口服,0.5 g,3次/d。
治療組在參照組基礎上聯合中醫(yī)針灸和推拿復位治療。
(1)針灸治療:協(xié)助患者取俯臥位,常規(guī)消毒雙側腎俞穴、華佗夾脊穴、委中穴及大腸俞穴,選擇一次性無菌針(規(guī)格:0.3 mm×
40 mm)針刺,痛在少陽經者選懸鐘穴、陽陵泉穴、風市穴、環(huán)跳穴;痛在太陽經者選擇殷門穴、飛揚穴、昆侖穴、跗陽穴;手法是平補平瀉,針刺得氣后留針30 min,1次/d。
(2)推拿治療:協(xié)助患者取俯臥位,手法為推、揉、彈、撥,推拿患者腰骶部、臀部、下肢等部位;按揉委中、腰陽關、十七椎、夾脊等穴,把握按揉力度,切忌過重或過輕,以患者耐受為準,推拿時間為15 min,推拿結束后使用腰椎斜扳手法操作,1次/d,連續(xù)治療5 d后休息2 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治療期間切忌久坐久站,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忌辛辣刺激,忌從事重體力活動,積極進行腰腿部位運動鍛煉,強化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疼痛程度、中醫(yī)癥狀積分、腰椎功能障礙程度、癥狀緩解時間、腰屈曲活動度及生存質量。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VAS)評分法評估,總分10分,分數與疼痛感呈正比;腰椎功能障礙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量表[6]評估,包括疼痛程度、日常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社會活動及旅行等內容,評分越高則腰椎功能越差;生存質量評分采用SF-36量表評估,包括生理機能、心理及社會職能等內容,總分0~100分,評分越高則生存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疼痛程度、中醫(yī)癥狀積分及腰椎功能障礙程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疼痛程度、中醫(yī)癥狀積分及腰椎功能障礙程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治療組疼痛評分、中醫(yī)癥狀積分及腰椎功能障礙程度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及腰屈曲活動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癥狀緩解時間及腰屈曲活動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治療組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參照組,腰屈曲活動度高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組治療后生理機能、心理及社會職能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當前臨床中慢性腰腿疼痛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對患者身體、生活和工作都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7]。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髖關節(jié)滑膜炎,部分患者在受到風寒感冒后會出現腰腿疼痛的情況,而且這種疼痛感難以忍受,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患上髖關節(jié)滑膜炎;大多數患者腰腿疼痛的癥狀都是持續(xù)性的,如果長期出現這種癥狀且沒有得到緩解,則會出現神經受累情況,這主要是由脊髓和脊椎神經性病變造成的[8]。
萘普生片為非甾體抗炎藥,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fā)揮抗炎、鎮(zhèn)痛作用,用于緩解輕中度疼痛,如齲齒引起的牙痛、關節(jié)痛、頭痛、痛經等。常規(guī)鎮(zhèn)痛藥物治療雖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無法起到根治目的,一旦停藥極易復發(fā),影響患者生存質量。所以,臨床提倡采用多種方法綜合治療慢性腰腿疼痛。針灸、推拿為常見的中醫(yī)外治法,針灸能有效激發(fā)精氣,調和氣血,平和陰陽,扶正祛邪,疏通經絡,對相關穴位進行刺激能促進神經纖維傳輸至脊髓,直接作用在患處,盡快緩解患者疼痛感;另外,針灸還能很好地改善損傷性病理變化,改善脊椎生物力學,從而有效解決疼痛問題[9]。中醫(yī)推拿復位一般是使用多元化的手段,如揉、按、彈、撥等,緩解肌肉組織痙攣產生乳酸后導致的疼痛感,將脊柱組織復位,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刺激物質代謝,緩解患者疼痛感,改善腰屈曲活動度及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10]。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前疼痛程度、中醫(yī)癥狀積分及腰椎功能障礙程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治療組疼痛評分、中醫(yī)癥狀積分及腰椎功能障礙程度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治療前癥狀緩解時間及腰屈曲活動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治療組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參照組,腰屈曲活動度高于參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后生存質量各項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針灸聯合推拿復位可有效減輕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疼痛感,改善和恢復腰腿部位正常屈曲活動度,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張濤.頸肩腰腿疼痛并高血壓患者實施針灸治療對其VAS評分、WHOQOL-BREF評分的影響評估[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3,13(22):39-41.
[2]任正強,馮慶奎,羅會用,等.針灸聯合推拿復位對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腰屈曲活動度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7(19):2113-2117.
[3]盧科延,陳磊,湯鴻,等.飛燕式腰背肌功能鍛煉聯合針灸治療恢復期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23,20(4):124-127.
[4]李省偉,夏厚綱,伍書民.超微小針刀聯合針灸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緩解的作用研究[J].臨床醫(yī)學工程,2022,29(7):885-886.
[5]李文鴻.針灸聯合推拿復位護理對慢性腰腿疼痛患者腰屈曲活動度及腰椎功能的影響[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yī)學,2022,3(2):17-20.
[6]陳東軍,李明明.中藥外敷聯合中醫(yī)骨科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對患者癥狀體征及疼痛程度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1,29(增刊2):84-86.
[7]秦楊,李靜.針灸推拿治療對腰腿痛患者臨床效果及腰屈曲活動度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21):3626-3628.
[8]楊金,劉長信.補腎壯腰湯聯合電針加推拿治療對腰椎管狹窄癥患者腰部功能與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21,36(7):906-909.
[9]裴金雪,龍玥,魏薇.個體化溫泉療養(yǎng)與物理療法聯用對慢性腰腿疼痛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20,29(8):828-829.
[10]高瑞婷.常規(guī)措施聯合溫針灸和中藥熏洗與常規(guī)措施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遺留腰腿痛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0,26(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