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導(dǎo)航】
六年級的我們即將告別童年。回憶童年時光,我們有很多美好的回憶,那些美好的回憶如一縷縷陽光,將溫暖我們的一生。然而,有個人的童年卻很悲慘,他生活的地方簡直如“人間地獄”,他叫阿廖沙。阿廖沙三歲時父親去世,他隨母親投奔外祖父家,從此開始了他充滿苦難的童年。讓我們走進阿廖沙的童年故事,跟他一起感受成長的艱辛和力量吧!
【閱讀前】
按照自己的閱讀時間和速度,制訂一份《童年》閱讀計劃吧!
【精彩片段一】
捕 鳥
有一天,剛好是星期六,我一大早就到彼得羅芙娜家的菜園里去了,在那里捕捉一種紅胸脯的灰雀。可是,我等了半天,那些傲慢的鳥兒蹦蹦跳跳的,就是不肯往捕鳥器里鉆。它們似乎在故意炫耀自己的美貌,可笑地在銀白色的冰雪上走來走去。有時騰空飛起,落在披著厚厚一層霜的灌木叢的枝杈上,像一朵朵鮮花似的。它們在枝頭搖晃著身子,撒落一簇簇淡青色的雪花。這情景真是引人入勝,雖然沒捉到鳥兒,我卻一點兒也不感到氣惱。再說我并不是一個獵人,我一向喜歡捕鳥,至于是否捕捉得到,我是不太在乎的。我喜歡觀察小鳥們的生活,心里總是惦記著它們!
老師串講
人們說《童年》是苦難的控訴。讀了這段文字,你覺得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阿廖沙的“童年”?
選段講述了阿廖沙捕捉灰雀的故事,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灰雀歡蹦亂跳,難以捕捉的樣子?;胰浮氨谋奶?,在冰雪上“走來走去”,有時“騰空而起”落在枝杈上,還“搖晃著身子,撒落一簇簇淡青色的雪花”。從這段話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灰雀的活潑靈巧,也能感受到阿廖沙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這就是阿廖沙雖然生活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里,卻沒有被壓垮,反而成長為一個堅強樂觀的人的原因。
我們在寫作中,也可以通過描寫人物對一個事物的喜愛,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
閱讀筆記
摘抄描寫灰雀的句子,并體會這些句子好在哪里。
蹦蹦跳跳的樣子:
走來走去的樣子:
騰空飛起的樣子:
搖晃身子的樣子:
【精彩片段二】
“好事情”
這人長得瘦瘦的,有點兒駝背,面色雪白,留著兩撇黑黑的胡子,那雙和善的眼睛上架著一副眼鏡。他不愛說話,也不引人注目,叫他去吃飯或者喝茶的時候,他總是回答:“好事情。”
于是我外祖母就這樣叫開了,當(dāng)面和背后都這樣稱呼他。
“廖恩卡,去叫‘好事情’來喝茶吧!”“您怎么吃這樣少啊,‘好事情’?”
他的整個房間都被世俗字體的厚本子書籍塞滿和堆滿了;到處都是盛著各種顏色的液體的瓶子,一塊塊的銅鐵,成條的鉛。從早到晚,他穿著棕紅色的皮上衣、帶方格的灰色褲子,全身涂滿了不知什么顏料,散發(fā)出一種刺鼻的味道,頭發(fā)蓬亂,笨手笨腳的,老是在那里熔化鉛,焊什么銅的小東西,在小的天平上稱來稱去。有時,他像站在木框里似的,反背著手站在窗戶跟前,對直棚頂望著;但他仿佛沒有看見我,這使我很生氣。忽然,他三步兩步地跳到桌子跟前,腰彎成兩段,在桌子上搜尋什么東西。
老師串講
阿廖沙是這樣理解“童年”的:童年時期我常常把自己看作一個蜂窩。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就像蜜蜂一樣,把各自的蜜——知識和生活感受送進蜂窩里,他們從各個不同的方面慷慨大方地豐富著我的心靈。這種蜜往往帶著污垢,味道是苦的;但只要是知識,就是蜜。
選段從“好事情”的外貌、衣著、語言、動作、房間的布置等方面,給我們介紹了一位一心鉆研科學(xué),為了科學(xué)而獻身的知識分子形象。然而這樣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識分子,非但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和關(guān)注,反而被嘲笑、被排斥??梢?,在沙皇的黑暗統(tǒng)治下,不止是普通的勞動人民生活困難,知識分子也舉步維艱。
不過,即便如此,阿廖沙仍然把“好事情”當(dāng)成“蜜”,通過多次接觸,與“好事情”建立了友好關(guān)系?!昂檬虑椤迸惆⒘紊骋黄鹦蕾p自然美景,還教會阿廖沙思考與分析,讓阿廖沙懂得用美的雙眼觀察世界,保持友善,樂觀面對生活,做心目中的自己?!昂檬虑椤眱叭怀蔀榱税⒘紊车娜松鷮?dǎo)師。
“好事情”是這樣的人:
阿廖沙跟“好事情”學(xué)會了這些事:
【閱讀后】
1.有人曾這樣評價《童年》中的阿廖沙:“身上集中了所有能夠成為反派的因素,但他自己卻成長為一名超級英雄?!弊x完這本書,你是否贊成這個說法?
2.讓我們來一場“與阿廖沙比童年”的分享會,說說你的童年是什么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