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關系國家發(fā)展前途的重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思考如何創(chuàng)新性開展這項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探究新時期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特征變化和重要任務,粗淺提供了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質量的創(chuàng)新路徑,以期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創(chuàng)新|路徑探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zhàn)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1]。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密切結合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通過創(chuàng)新思政育人路徑,引領大學生成長成才。
一、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變化
(一)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更復雜
在新時期,國際和國內的環(huán)境變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考慮因素。首先,國際意識形態(tài)斗爭日益尖銳,敵對勢力利用他們的技術優(yōu)勢和經濟實力,向青年輸出他們的文化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給大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帶來很大的沖擊和影響。其次,國內環(huán)境也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在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00后”大學生們思想趨于開放、個人意識凸顯,價值追求和行為模式趨向多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國際和國內環(huán)境都在不斷發(fā)生變化,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要與時俱進、因勢而新。
(二)新時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求更高
新時代下,“00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都在不斷地變化,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根據這些新特征作出調整。大學生是在網絡環(huán)境下教育和成長起來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不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綜合能力素質,努力學習最新的網絡交流方式,就會無法融入學生當中,也會因為自身綜合能力的匱乏而不能在學生中建立足夠的威信。另外,“00后”個性鮮明、有想法,他們更喜歡被尊重和被理解,更需要教育者用平等對話的方式去走進他們、親近他們,因此“00后”大學生的特征更加考驗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綜合工作能力。
(三)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多元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入了信息時代,思政教育的育人主體、育人場域都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首先,育人主體變得更加多元,主修專業(yè)課、思政課、班團活動、社會實踐、心理健康教育等,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主體,需要高校不斷深化育人主體之間的協同合作,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引導“00后”大學生從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轉化為積極主動參與。其次,育人場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課堂教學、網絡平臺、實踐活動、班級宿舍等,要積極發(fā)揮多元育人場域的不同作用,積極利用課堂、實踐、社團、網絡等場域中的育人功能。
二、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
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發(fā)動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優(yōu)勢,通過不斷強化的理論教育、不斷創(chuàng)新的實踐育人路徑,始終圍繞“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并將其貫穿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個過程,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做好充分的政治保障和教育保障。
(一)引導大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目標行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具有強大的示范和引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系統(tǒng)的專題教育、活動和實踐,對“00后”大學生的觀念、行為等進行管理、規(guī)范和約束。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導學生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導向的重要功能,學校規(guī)劃好的頂層設計教育內容能夠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生活目標,通過科學的理念和指導,積極的努力和嘗試,錯誤的反饋和調試,不斷改善自己的目標行為,朝著利于自身發(fā)展的方向去完善自己。
(二)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的價值觀念
新時代背景下社會高速發(fā)展,“00后”大學生面臨前所未有的誘惑和挑戰(zhàn)。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是要引導“00后”學生對世界、對人生、對未來樹立正確的觀念,這對于大學生個人的成長成才和終身發(fā)展極為重要。運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這個重要載體努力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心態(tài),提升大學生敢于迎接挑戰(zhàn)、敢于不斷拼搏、敢于戰(zhàn)勝困難的魄力和能力,通過扎實的學習和實踐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積極鍛造他們正確的公民道德觀念和基本素質,為整個社會進步和發(fā)展作貢獻。
(三)引導大學生為時代的發(fā)展做貢獻
“00后”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重要力量。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是引導大學生投身到時代社會發(fā)展中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通過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的、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教育內容,積極去引導大學生勇于承擔遠大的理想、敢于承擔起國家與社會賦予的新任務、善于服務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將一個個“小我”的個人理想融入到中華民族復興偉大夢想中,與新時代同呼吸、與祖國人民共命運。
三、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路徑
(一)充分尊重新時期大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時期想要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開展更具有實效性,就必須要充分肯定和尊重青年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思想政治者要不斷豐富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深入研究大學生的思想動向和實際特征,用他們喜歡的話語體系去實現師生間的話語平等。要開放思維和觀念,勇于突破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建立與學生雙向溝通交流反饋的機制,及時了解學生關注什么、感興趣什么,在學生關注的焦點、熱點,在學生面臨的難點和痛點上下功夫,從大學生的根本實際需求出發(fā),在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助力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去引導大學生朝著有利于國家繁榮、社會發(fā)展、自身成長的方向去努力。
(二)迅速把握新媒體技術帶來的發(fā)展機遇
網絡新媒體技術的高速縱深發(fā)展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改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轉機。以往學生通過線下課堂講解、報刊雜志、電視廣播來獲取知識和信息,而在新媒體時代,知識更新快,獲取方式便捷,突破時空限制。大學生可以隨時在網上聽課、深度學習某一種技能、快速了解最新熱點資訊……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統(tǒng)籌運用新媒體,構建多元化網絡思政教育模式;運用網絡搭建網上教育平臺,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在關鍵時間節(jié)點,開展專題性活動,幫助學生提升自己;定期發(fā)布成長性素材,幫助學生了解自我和社會;讓學生參與信息互動,對問題進行深度探討,形成自己獨特的看法和結論。
(三)積極創(chuàng)設新時期優(yōu)質的校園文化氛圍
環(huán)境育人的力量在于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浸染,“00后”學生正處于 “拔節(jié)孕穗期”,容易受各種好壞因素的影響,一個好的文化氛圍在助力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應采取有效措施去提升自身的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建立一個充滿積極能量的校園文化氛圍,同時對已有的校園文化進行鞏固和提煉,將這種文化精神落實到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此外,開展豐富有趣的校園文化活動,幫助大學生學會在紛雜的價值體系中思考和選擇,引導“00后”大學生積極向上向善,在不知不覺中踐行正確的價值導向和觀念。
(四)健全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制建設
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前提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規(guī)律,更需要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制度體系[2]。高校要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對這項工作進行全面的頂層設計。在學校層面,要與時俱進地更新和完善各項制度,充分運用制度去推進工作。在隊伍層面,全力落實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專業(yè)化建設。除了提升教師團隊的建設力度,更重要的是高校輔導員這個隊伍的建設,需要給他們提供發(fā)展的平臺和空間,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與實效性,不斷推進輔導員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00后”大學生的生存環(huán)境、生活方式、思維觀念、價值體系等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慮當下國際和國內的環(huán)境和形勢,以新時期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特征作為基礎,不斷探索提升新時期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努力構建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為高等教育的更充分、更高質量的發(fā)展作出貢獻。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黃麗艷,鄭延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青年思政教育探析[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03):96-101.
[2]趙文斌.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路徑探析[J]. 昌吉學院學報,2024(01):93-88.
【基金項目:2021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題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嵌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1SJB0950)】
(作者簡介:張菁菁,淮陰師范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