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每個人都是優(yōu)秀的,差別就在于如何認識自己、發(fā)掘自己。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純粹思想、堅定信念,有助于我們成為生命的主人,進而能滿懷信心地駕駛人生的航船一路破浪前行。
視野決定認知。世界呈現(xiàn)什么模樣,往往取決于你的視野。誠然,囿于狹窄視野,我們一時無法認清現(xiàn)在的自己,但我們卻能用另一只眼睛審視自己。年幼輟學的大仲馬,也曾幾度貧困潦倒,流落街頭,卻在冷靜審視人生,發(fā)現(xiàn)自己超群的想象力后,鍥而不舍地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終以影響深遠的《三個火槍手》等不朽著作成為世界文學巨匠。事實證明,只要我們拓展視野,睜開慧眼,去審視、發(fā)現(xiàn)自身蘊藏的熠熠閃光之亮點,便能成為自己的伯樂,找到適合自己奔跑的人生道路。
格局決定結局?!皩徃窬?,決一世之榮枯。”格局之大,皆因胸中有大丘壑,心藏靜氣與定力。劉禹錫雖仕途坎坷,仍欣慰于自己吟詠山水的才情和樂天自信的性格,吟詠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樣激奮人心的警句。而與他同朝為官的柳宗元,卻在貶謫之后悵然若失、孤苦落寂,47歲便郁郁而終。受得委屈,可養(yǎng)格局,格局大的人才能于幸運之中不被寵壞,于厄運之中不被壓垮。
角度決定高度。遭遇挫折失敗,就如同路遇死角,面對死角怎么辦?轉換視角。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和他的弟弟曾曄,曾多次應考,每次都不曾考中。但是,有一天他們收到一張紙條,上面寫了一首嘲諷的詩:一年一度舉場開,殺落曾家兩秀才。猶似檐前雙燕子,一雙飛去一雙回。曾鞏看了之后,坦然地笑了笑,冷靜地告訴弟弟說:“這張紙條是鞭笞我們的鞭子?!弊赃@件事之后,兄弟倆更加刻苦學習,三年后同列金榜,成為科舉史上少有的佳話。能翻越一座大山的不一定是好漢,輕而易舉獲得成功的也不一定是英雄,能隨時倒出鞋里的沙子不斷前進、不怕失敗才是真正的英雄,成功也會伴你而行。
情懷決定人生。心不想走,腳就不會出發(fā)。即使身處黑暗,我們眼中也要有光,奮力擁抱生活。當年蘇軾被貶惠州時幾乎無職無權,依然積極建議太守王古引泉水解百姓之急,他還叮囑王太守,切莫讓人知道方案出自他手,以免節(jié)外生枝影響了民利。胸中有情懷,就算歷盡千難,歸來仍是少年。沒有遠大抱負和堅守,則很容易隨波逐流、庸碌一生。
哲人有言,“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懷揣大志向,腦中才有大格局,眼中才有大視野,心中才有大定力。唯有永無止境地自我追問,堅持不懈地自我認知,永不停歇地自我革命,及時調整視角,善于發(fā)掘自己,贏得的必是更為出彩的人生。
(選自《內蒙古日報》,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