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自古以來便承載著無數歷史風霜與文化積淀。在山東境內,有一條比秦長城還早四百多年的古老長城——齊長城,它靜靜地橫亙在齊魯大地之上,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與變遷,也孕育了豐厚的人文風物。
《史記》記載:“乘山嶺之上筑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余里以備楚?!痹谟凭玫臍q月里,齊長城防范了外敵侵襲,使齊魯邊界的管理更加高效嚴格。商業(yè)繁茂的齊國,文化昌盛的魯國,一架架馬車穿梭在齊長城的商道上,滿載而歸。馬蹄飛揚,如急雨般重重落在石板路上,碰撞出鈍響,也碰撞出經貿、文化的繁榮。
一次偶然的機會,胡德定在長清大峰山看到一塊銹跡斑斑的牌子,第一次見到齊長城的介紹?!爱敃r十分驚喜,原來山東還有個比秦長城早400多年的古老長城。出于好奇,我開始查資料、拍攝調查,越拍越感到震驚,太不可思議了,于是下決心拍下去。”緣起于2004年,胡德定從此情定齊長城,開始了漫長的拍攝之旅。
結識齊長城:齊魯百姓的精神沃土
作為一道軍事防線,齊長城見證了列國爭霸的風云變幻;作為一條連接沿線居民生活的紐帶,齊長城護佑了沿途居民的平靜生活。在齊長城的腳下,散落著許多古老的村落,這些地方的居民世代與齊長城相伴,形成了獨特的地域風情。胡德定這些年奔走在齊長城沿線,與齊長城近距離接觸,更是近距離接觸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借住民宿,了解當地故事,成為他拍攝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疤镆罢{查這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是調查齊、魯兩國文化遺產和民間風情故事,齊長城下的百姓最有發(fā)言權。長城故事百姓講,風情民俗百姓說,他們講出的故事生動、接地氣。”在為美景折服的同時,胡德定也被質樸的村民所觸動。
二十年來,胡德定對齊長城全程考察六次,無數次造訪重點段落如釘頭崖、錦陽關、青石關、石子口、臥云鋪等,積攢了眾多影像素材,出版的大型畫冊也成為人們了解齊長城的珍貴資料?!褒R長城的宣傳是個系統(tǒng)工程,政府主導是關鍵,群眾參與是基礎?!痹谡耐苿酉拢陙睚R長城下的百姓對齊長城的了解認識有了更多提升,保護意識大大提髙。
齊長城附近的村落就像中國北方的千千萬萬個鄉(xiāng)村一樣,人民淳樸熱情,屋舍雞犬相聞。但齊長城又賦予了它們不同的色彩。
深入齊長城:古村落的新宣傳
這些年來,胡德定為拍攝齊長城進村下鄉(xiāng),對齊長城沿線的任何一個村莊都能侃侃而談。
傳說中修筑齊長城時期存放石料的村子被命名為“石口子村”,重要關隘錦陽關就在此處。如今,這里綠樹成蔭,保存完好的石屋建筑成為當地特色,圍繞齊長城遺址組建的研學基地讓更多人來到此處。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中,石口子村充分利用了齊長城文化資源,打造特色民居、開辦齊長城鄉(xiāng)村文化藝術節(jié),讓古老的村落年輕化,讓沉睡的齊長城“活起來”。
齊長城穿山過峽,在濟南市萊蕪區(qū)霹靂尖山上傲然矗立著風門道關的遺址。被稱作“石頭城堡”的臥云鋪村背倚霹靂尖山,形成了獨特的石文化,村民將山石取名為“十八行子”,石與人之間建立起深厚的羈絆。從村子借道上山,就能來到風門道關的烽火臺。這里犬牙差互,可謂天險,然而天險之上還有著齊長城的關隘,似一面旗幟宣揚著齊人的膽識與毅力。云霧覆蓋著霹靂尖山,為村莊增添一分寂寥肅穆。這里的四合院石房默默不語,村里的老人卻格外健談,胡德定和他們聊起蔬果的豐收,聊起齊長城的歷史,聊起來古村落旅游的年輕人。
胡德定認為,群眾是長城文化的傳播者?!耙^續(xù)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形式,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打造品牌效應。以齊長城為主線打造區(qū)域文旅品牌,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p>
相伴齊長城:回望過去,堅定未來
齊長城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世代生活在齊魯大地上無數居民的庇護者。古往今來,它的每一塊磚石,每一段傳說,每一個村落,都是這段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人們在追溯歷史的過程中,得以感受齊長城的恢宏。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長城守護了一方水土與一方人;兩千多年后,齊長城又將為沿途的村落帶來發(fā)展新機遇。
“二十年來,對齊長城由初見時震驚喜歡、尋跡守望、拍攝研究,到癡迷于齊長城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全身心投入研究,我愛上了齊長城。查閱文獻、考古論證、田野調查、城下訪談,我把全部精力放在對齊長城的研究上,盡心盡力留下更多的影像資料,為齊長城保護、開發(fā)、利用盡一點義務和責任?!焙露ū硎?。
當你凝望齊長城的磚瓦土石,齊長城也在默默凝望著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胡德定按下快門,每一張相片都在訴說著齊長城的心聲,希望你走近她,擁抱她。
(編輯/劉偉光" 設計/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