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雪線上的奔布拉——我給孔繁森當翻譯》
阿旺曲尼 著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24年5月出版
定價:78.00元
2024年是全國對口援藏30周年,也是新中國“最美奮斗者”、領導干部的楷??追鄙疽蚬陈?0周年。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雪線上的奔布拉——我給孔繁森當翻譯》的出版,意義非同尋常。這部作品通過孔繁森在西藏的第一任秘書、翻譯兼警衛(wèi)阿旺曲尼的回憶,講述了35歲的孔繁森第一次援藏,在海拔4700米的崗巴縣艱辛工作的經歷,展示了他與藏族同胞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克時艱的大愛情懷。
因為是報告文學題材,所以這部作品“細節(jié)接地氣、情節(jié)冒熱氣、故事有煙火氣”,披露了很多孔繁森不為人知的故事。讀后令人潸然淚下!心靈澄澈無比!
創(chuàng)作團隊說:
“創(chuàng)作中,我們的心靈也變得清澈了”
提到這本書的源起,就必須要提一個人——楊國瑩。他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援藏,擔任山東省第六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組黨委副書記、副領隊、日喀則地委組織部副部長。他多次采訪阿旺曲尼,在深入了解孔繁森和阿旺曲尼的故事后,深受感動,遂有了一個想法——能否通過阿旺曲尼之口來講述孔繁森的故事。
山東教育出版社了解到這一信息后,認為其立意高、極富創(chuàng)新,遂將這個選題立項。隨后,組成由山東省報告文學學會會長逄春階、大眾日報社高級記者楊潤勤和楊國瑩共同組成的創(chuàng)作小組,赴西藏采訪。創(chuàng)作小組先后六易其稿,最終完成了書稿。其間,山東教育出版社與西藏人民出版社又達成共識,共同出版漢文版和藏文版。
創(chuàng)作小組采訪了阿旺曲尼的同事次旦、多杰布、單桑等,還特別采訪了孔繁森在阿里的秘書李玉建。在崗巴,創(chuàng)作小組與阿旺曲尼的妻子尼瑪、兒子次仁多吉、女兒公吉進行長談,并實地查看了孔繁森和阿旺曲尼工作、生活的地方,尋訪了孔繁森主持修建的查筑水塘。在崗巴縣昌龍鄉(xiāng),創(chuàng)作小組又采訪了跟孔繁森結下深厚友誼的原昌龍公社書記格熱的女兒確吉,聽她講述孔繁森跟阿旺曲尼的故事……
采訪結束后,創(chuàng)作小組成員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創(chuàng)作。楊潤勤負責寫出初稿,逄春階、楊國瑩負責修改、統(tǒng)籌,西藏自治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田霽春也參與了資料搜集和創(chuàng)作。
“寫著寫著,自己就融入阿旺曲尼和孔繁森的故事之中,成了他們中的一員,成了他們的朋友,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牽念與訴求,不由自主地就流淌到筆端?!睏顫櫱谠诨貞泴懽鬟^程時表示。逄春階覺得通過這次寫作,“自己的靈魂變得純潔了,對一些名啊利啊看得淡了。要謙遜,要低調做人。我也有了牽掛,牽掛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心里裝著別人,牽掛遠方,思考著遠方”。
“這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這個團隊很精干,大事講原則,小事講感情?!睏顕摽偨Y道:“從踏上高原開始,我們就解決了一個寫作態(tài)度問題:這次不是單純的寫作,而是發(fā)自內心地去學習,去接近他們。正所謂見賢思齊也?!?/p>
編輯說:
“較真,就是要將專業(yè)做到極致”
“寫完一章,我們就發(fā)給山東教育出版社編輯部主任李紅。我們不止一次地領略過李紅主任的‘較真’。”逄春階在一篇回憶本書創(chuàng)作過程的文章中寫到。
李紅從事編輯出版工作多年,對于出版有一種發(fā)自肺腑的熱愛。深耕文字情感,講好中國故事,無論在崗多少年,這都是李紅未曾動搖的信仰。因為本書是報告文學題材,因此她率領的編輯團隊根據社里的要求,向創(chuàng)作小組定下了兩點原則:一、保證語言平實、質樸。因為越是平實的語言,越能跨越時空的界限,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二、不要過多的抒情。在紀實性傳記中,過多的抒情可能會削弱事實的力量,讓讀者感到偏離主題。
翻閱整本書,會發(fā)現(xiàn)圖文并茂,有相當多的圖片。孔繁森精神教學基地服務中心、西藏日喀則地委宣傳部、崗巴縣人民政府、中共崗巴縣委宣傳部、崗巴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等多家單位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但編輯團隊在選取照片時別具匠心。
“首先是選取新穎的圖片,盡量避免采用媒體曾頻繁使用過的圖片。其次是選取能夠反映崗巴30年變遷的照片,這些照片不僅記錄了基礎設施的完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這些照片還承載著援藏干部與藏族同胞攜手并進、共同奮斗的精神內涵?!崩罴t表示。
作為一名專業(yè)編輯,李紅用自己的較真、認真,與大家一起將這本書打磨至完美。作為一名讀者,在編輯過程中,她又一次次潸然淚下,被孔繁森與阿旺曲尼的純潔心靈所感動?!鞍l(fā)自內心地想跟他們學習,想靠近他們。”
讀者說:
“讀到了超多孔繁森不為人知的故事,豈是兩個字‘感動’所能概括?”
2024年7月27日,在第32屆書博會山東展區(qū),讀者王蕾被《雪線上的奔布拉——我給孔繁森當翻譯》所吸引,駐足讀了起來,讀到深情處,潸然淚下。在如潮擁擠的人群中,他靜靜地站在那里閱讀,真是詮釋了“閱讀是最美的人文風景”!
本刊記者遂采訪了他,讓他講述閱讀體會,以下是他的讀后感言。
孔繁森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故事耳熟能詳。最先吸引我的是這本書的標題《雪線上的奔布拉》,我在想,“奔布拉”是什么意思?一看書上的注釋,原來是“干部、官員”。藏族老百姓用“奔布拉”、好“奔布拉”、大“奔布拉”來稱呼孔繁森,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稱謂,更是對他高尚品德的贊譽。
隨后,封面設計上的雪線,一下子就將我置身于茫茫高原?!皺C緣巧合,我當了孔繁森的藏語翻譯,那年他35歲,我27歲,我們在海拔4700多米的高海拔、低氣壓、高嚴寒地區(qū)度過了兩年多的難忘時光?!狈饷孢@句話,瞬間就打動我了!兩個年輕人之間,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
我最愛讀的就是故事!我不喜歡名人傳記,尤其是那種宏大的敘事,我就喜歡讀普通人的故事。迫不及待地就開始從第一頁讀起來!
這一打開,就是整整3個小時的閱讀。我整個身心沉浸在這本書中。任憑書博會上洶涌的人潮從我身邊走過,也沒中斷我的閱讀。最終,我將這本書買下,打算回去也給女兒讀讀,作為親子閱讀的書籍之一。
這本書是報告文學題材,最打動我的就是生動的細節(jié)。比如孔繁森來到山上的小仁青家,見孩子喉嚨里有痰卡著,臉白如紙,生命垂危,他馬上給孩子口對口吸痰;為了建查筑水塘,孔繁森和大家一起背石塊,背上被劃了道口子鮮血直流;阿旺曲尼來到了孔繁森的故鄉(xiāng)聊城市唐邑鎮(zhèn)五里墩村,在村道上低頭尋找,尋找孔繁森當年的腳印,“哪怕有一個是你的腳印兒,我都想趴下去親一口”……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一本好書的力量,是無窮的。愿你我都能在這本書中,與最純潔的心靈相遇。
(編輯/崔秀娜" 設計/牟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