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課后服務已經成為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重要舉措。早在2017年,教育部為做好做實這項重大民生工程,下發(fā)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確定課后服務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完成作業(yè)、自主閱讀,開展體育、藝術、科普活動等。2021年8月,山東省教育廳等4部門印發(fā)了《山東省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工作規(guī)范(試行)》,對課后服務中閱讀活動提出了具體的解讀: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閱覽室等資源,供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活動。在此背景下,我們從2018年開始,對課后服務中如何有效指導學生自主閱讀進行了一些探討,特別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出臺后,我們對標研究,把課后閱讀指導融入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和校園文化建設中,助力學?!皶阈@”建設和全民閱讀活動。
一、加強閱讀硬件軟件建設,豐富閱讀資源
青少年正處于人生“拔節(jié)孕穗”的關鍵時期,閱讀對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觀、人生觀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抓學生的課后閱讀,必須保障有書讀、有好書讀。
1. 依托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健全線下閱讀陣地
我們學校位于縣城區(qū),是新建學校,建校之初,就根據(jù)教育部《中小學圖書館(室)規(guī)程》,高標準配置了圖書資源,圖書館藏書18萬余冊,人均60冊,分類排架,科學標識,索引清晰,保證了師生可以隨時到圖書館查找自己需要的書籍,為師生創(chuàng)造了溫馨的閱讀環(huán)境。為保障書源充足,學校每年定期補充大量圖書,填充圖書館、閱覽室及教學樓大廳的“閱讀吧”。
2. 暢通線上閱讀渠道
依托網(wǎng)上圖書館、“書香山東·數(shù)字閱讀”平臺、“每周一誦”二維碼,實現(xiàn)了師生在多個終端順暢閱讀。
3. 加強班級圖書角建設,倡導班級學生讀書資源共享
在各年級各班廣泛開展了“存二讀百”活動,即每個學生每學期向班級圖書角存2本優(yōu)質書,就可在班級圖書角閱讀全班約50人存的100 冊左右的好書,充分發(fā)揮了小集體的力量,擴大了閱讀資源。
二、推進校本課程研發(fā),促進多元閱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要求,學生在一、二年級要能夠閱讀淺近的故事、童話、寓言,能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要求課外閱讀總量5萬字以上。學生在三、四年級要能夠閱讀整本書,要求主動與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學生在五、六年級要求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閱讀整本書,積極向同學推薦并說明理由,背誦優(yōu)秀詩文6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這對我們指導課后閱讀提出了新要求。我們曾對全市閱讀環(huán)境進行過調查,發(fā)現(xiàn)除了學校的圖書館書籍較為適合學生閱讀,城市中許多書攤的書籍大多良莠不齊,有的書店武打、獵奇類書籍較多,不適合青少年學生閱讀。加之小學生受閱讀視野的限制,無法自主正確選擇閱讀書目,因此,指導教師研發(fā)具有針對性、可讀性的校本閱讀課程就顯得十分必要。
1. 將國學納入課后閱讀校本課程
將國學經典誦讀作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重要支撐,持續(xù)用力,編寫了課后閱讀校本課程讀本《經典閱讀》。每個學期1冊,5個年級共10冊,每一冊均由經典詩詞、蒙學、古文選粹、名著導讀等板塊構成。《經典閱讀》貫穿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的階梯性原則,同時兼顧趣味性、評價性,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經典詩文誦讀的窗口,引領學生汲取詩文精華的豐富營養(yǎng)。
2. 開發(fā)興趣閱讀課程
遵循學生課后閱讀的興趣,結合上級每年開展的“國學小名士”評選活動、“經典詩詞閱讀活動”等,學校先后研發(fā)了國學小名士、爾雅詩社、閱讀與話劇、閱讀與朗誦等特色校本課程。課后服務時間,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走班選課,滿足了學生個性發(fā)展需求,促進了多元閱讀。
三、突出精準指導,提升閱讀素養(yǎng)
課后閱讀有了圖書資源,有了經典讀本,接下來就是如何進行精準指導了。我們重點加強了三種讀書方法的指導。
1. 精讀
精讀就是讓學生學會認真、深入、精細地閱讀文本,仔細研讀文章的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乃至全篇,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表達的主旨,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做好批注。批注就是學生在讀有所得、讀有所感的地方大膽地寫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有個三年級學生在讀《龜兔賽跑》時,在結尾處這樣批注:“烏龜明明知道自己趕不上兔子,卻仍然答應同兔子賽跑,屬于自不量力,雖然取勝,實屬僥幸。”這種批注,實際上就是學生在精讀文章時釋放的思維火花,筆者對他提出表揚,并建議他寫一篇立意新穎的讀后感。
2. 速讀
快速閱讀要求引導學生從文字中迅速接受信息。速讀是眼腦直映式閱讀,從科學的角度看,省略了語言中樞和聽覺中樞,將文字直接映入大腦記憶中樞,是提高閱讀記憶最有效的方式。學生掌握了速讀方法,可以迅速做好簡潔、準確的閱讀筆記,了解閱讀文本所含內容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提煉出閱讀文本的簡略大綱,是一種化繁為簡的讀書方法。
3. 略讀
讓學生了解略讀就是以極快的速度閱讀文本,可以跳過某些章節(jié)或部分,抓取主要信息的閱讀方式。略讀要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利用文本細節(jié)如標題、主旨句、結論句、文章脈絡等了解作者行文思路和思想情感。通過教給學生這些閱讀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指導作用。
近年來,圍繞著課后閱讀,我們還先后開展了“大閱讀背景下整本書閱讀的策略與研究”“中華傳統(tǒng)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路徑策略研究”“《中國作文教學大系》課程背景下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實踐及研究”等課題研究,把課后閱讀指導列入語文教學研究的重點領域,提高了教師對閱讀指導的針對性,提升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四、豐富讀評活動,激發(fā)持久興趣
一是開展經典誦讀比賽。每學期開展兩次誦讀比賽,通過背誦優(yōu)秀詩文,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每次誦讀比賽都要評出“最美經典朗讀者”,以資鼓勵。
二是開展讀書筆記展評活動。我們針對不同年級,提出了不同要求,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一、二年級讀書筆記主要是美文、美句和詞匯摘抄,要求三年級學生簡要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四年級學生能夠仿寫佳作,五年級寫出點評和讀后感。每學期舉辦一次“讀書筆記展評”,評出最優(yōu)“讀書筆記”。
三是開展“親子共讀”活動。依托山東省“悅讀成長計劃”,引導家長參與“親子共讀”活動,通過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共同交流心得,充分發(fā)揮了家長在課后閱讀中的督促、引導作用。
四是開展“寒暑假讀一本好書”活動。依托市教育和體育局與市委宣傳部聯(lián)合舉辦的“寒暑假讀一本好書”活動,精心確定每個寒暑假的讀書書目。在學校設立“快樂假期,輕松閱讀”圖書專柜,服務廣大學生。開學后以班級、學校為單位,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讀書成果交流展示活動,評選出優(yōu)秀征文進行表彰鼓勵。
五是開展以寫促讀活動。我們依托肥城市“全國作文大系教學改革項目”,引領學生參加全國作文大賽活動,巧用“中國作文大系教材”指導學生閱讀與寫作,以此引導學生以寫促讀,進行“讀”的遷移訓練,實現(xiàn)讀寫結合。
除此之外,我們還通過開展“桃都國學小名士”“泰山國學小名士”“書香少年”“書香班級”“書香家庭”“閱讀之星”等項評選,以活動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學生讀書的興趣空前高漲。劉國正先生說過一句非常形象的話:“有了興趣和習慣,你不讓他讀都難,幾天不看書,他就會覺得空蕩蕩的,難受?!?/p>
近幾年,在全國作文現(xiàn)場比賽中,學校先后有26名學生獲得特等獎,64名學生獲得一等獎,23名教師獲得全國作文現(xiàn)場比賽優(yōu)秀指導獎,6名學生被評為“齊魯書香少年”,多名教師被評為泰安市讀書人物、泰安市書香班級指導教師。2021年,學校被評為“泰安市書香校園”。
五、結語
教育最曼妙的風景就是一群愛閱讀的老師陪伴一群愛讀書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半p減”背景之下,孩子們卸下繁重的課業(yè)負擔,置身于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中,身心愉悅。課后延時服務為扎實開展閱讀活動提供了時間保障,解決了孩子們“沒時間閱讀”的問題。書讀千卷,心中存夢想,天光云影,源頭有活水。我們將繼續(xù)深入踐行“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會用書”的讀書觀,讓閱讀的種子在每一個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開出絢爛之花。
(作者單位:山東省肥城市桃花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