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媒介展示空間,其傳達形式契合時代發(fā)展,與高新科技相結合,跨越時空,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傳播,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通過展示、宣傳、教育等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其文化內涵,進而與受眾產生情感共鳴,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優(yōu)良傳統,升華文化主題展館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使受眾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 鍵 詞]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23-0032-03
文獻著錄格式:陳素梅 .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探析[J].天工,2024(23):32-34.
一、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現狀
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目前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傳統式樣,展示方式有展板(文字和圖畫)、歷史遺存、雕像等,固定在展館的某個特定的展示位置,呈現靜態(tài)分布。參觀者需要在展館開放時間到達指定位置進行參觀學習,具有一定的時空局限性。空間設計傳達方式單一,信息傳達需要借助現場導覽講解員,缺少對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科技含量相對來說比較低。另一種是富有時代特性,融匯科技力量的設計方式,發(fā)揮數字化虛擬技術優(yōu)勢,不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使展示效果更立體,跨越時空,精準傳遞文化主題信息。
二、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媒介傳達設計
(一)展板展示
展板是目前相對常見的文化主題展館宣傳類型。這種形式主要利用二維藝術設計形式,通過文字和圖畫來展示文化主題內容,展板版面的設計應符合文化主題內涵的展示、宣傳和教育的訴求,使受眾通過閱讀和觀看來了解文化主題的內容。同時展板設計也需要兼顧其他配套設施,契合展館的文化主題和文化氛圍。例如,造型、照明、色彩和媒介等的設計需要與展板的設計協調一致,進而提升二維空間展示設計的視覺效果。
(二)模型展示
模型展示利用三維立體藝術設計形式并結合雕塑藝術展示文化主題內容,共有三種類型:其一是模擬仿真,結合當下科技成果,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演繹文化主題內容;其二是運用雕塑藝術全方位領略文化韻味;其三是運用多種設計手段進行主題設計。例如,通過櫥窗、展臺等展示與文化主題相關的展品或知識。
(三)圖書展示
圖書是文化主題展館比較普遍的宣傳形式。文化主題的內容多、時空跨度大,圖書可以更加全面、系統地呈現文化主題與歷史脈絡。其展示方式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線下紙質版圖書,另一種是線上電子圖書。閱讀紙質版圖書是相對傳統的學習方式,受眾需要在展館開放時間,在展館內設定的展示空間參觀學習文化主題內容;線上閱讀電子圖書相對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因此,線上閱讀相對于線下閱讀更加便利。
(四)櫥窗展示
櫥窗展示是通過空間的運用,借助道具的配合、燈光的管控、色彩的搭配,凸顯文化主題內容,文化主題展館的櫥窗展示通常有以下幾種方式:其一,直接展示法。例如,簡潔明了地陳列展示革命先烈的歷史遺物或戰(zhàn)役遺存等物品,將它們進行平放、懸掛、疊置等,不僅要展示材質、色彩、形狀等,還要呈現歷史底蘊。其二,寓意與聯想展示法,這種方法將文化主題內容通過實物進行具象展示,結合歷史背景、物件、圖形或者通過受眾聯想達到共情,從而升華文化主題內容。
(五)數字化展示
科技的日新月異為文化主題展館展示注入了新的活力,全息投影技術、虛擬技術、數字沙盤等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文化主題展館展示設計中。數字化媒體是目前相對高端的宣傳類型,融合多種高新科技手段,通過多維度的藝術呈現方式,契合時代發(fā)展,將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傳播。互動參與是通過閱讀、觀看、互動等方式進行學習,巧妙地結合色彩、音樂、燈光等藝術設計,營造文化主題的文化氛圍,讓受眾身臨其境,產生心靈上的震撼,得到精神上的凈化。數字化展示可以更生動地演繹文化主題內容。
三、室內文化主題展館的設計法則
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需符合藝術設計審美法則,如對稱與均衡、統一與變化、反復與漸變、節(jié)奏與韻律等。無論是在設計要素方面,還是在凸顯文化主題內容方面,都是為了營造展廳氛圍,通??梢园咽覂日故究臻g設計成對稱格局,保持室內展示空間的均衡感。對比與調和原則可以通過室內展館公共空間的色彩來體現。在展館公共空間設計中適當地進行重復設計更有利于強化受眾觀展的印象,達到突出展館整體文化主題內容的目的。
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是宣傳文化主題內容的媒介空間,更是新時代弘揚文化精神的主要途徑。在展廳設計過程中,融合多種傳達媒介,利用各種藝術設計手段,綜合呈現文化主題公共空間設計的內容。在數字化設計理念的引導下,利用先進的設備,加強展館聲、光、色、形等方面的展示效果,在原有二維平面設計的基礎上,通過數字化虛擬仿真技術提高視覺成像展示效果。
四、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風格
當下設計風格豐富多樣,常用的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風格有以下幾種:
其一是現代藝術風格,強調簡潔、流暢的線條和幾何形狀,使用現代材料和色彩搭配,營造出具有科技感和時尚感的空間氛圍。例如,采用金屬、玻璃、石材等材料,搭配簡潔的家具和裝飾品。其二是科技風格,以科技為主題,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材料,營造出充滿未來感和科技感的空間氛圍。例如,使用發(fā)光二極管(LED)、電子屏幕、虛擬現實(VR)等設備和技術,搭配具有科技感的家具和裝飾品。其三是民族民俗風格,以當地的民族民俗文化為主題,融合當地的傳統元素和特色,營造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氣息的公共空間。例如,使用當地的傳統建筑材料、手工藝品、民俗圖案等,搭配傳統的家具和裝飾品。其四是歷史文化風格,以歷史文化為主題,通過展示歷史文物、圖片、文獻等資料,營造出具有歷史文化氛圍的公共空間。例如,使用仿古建筑材料、歷史文物復制品、傳統文化元素等,搭配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家具和裝飾品。
近幾年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主要以文化內容為主旨展開空間設計,具有獨特性。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風格符合世界現代設計發(fā)展的總體趨勢,設計語言趨向簡潔樸素,注重彰顯文化主題的展示、宣傳、教育和傳播的功能。大多數設計呈現出鮮明的現代主義設計風格,傾向于簡單的幾何形體構成,如展柜、展臺、展板或投影屏幕等大多以長方形呈現。
五、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色彩設計
色彩的設計是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的點睛之筆。恰到好處的設計可以烘托氛圍,渲染視覺效果,強化觀感印象,提升觀眾的體驗參觀。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的整體格調應符合文化主題的內容。
(一)簡約現代風格
以白色為主色調,營造出純凈、簡潔、開闊的空間感,給人以清新、明亮的視覺感受。以灰色、深灰色、黑色為輔助色調,灰色和深灰色可用于地面、展示臺等區(qū)域,增強空間的莊重感;黑色則可以用于邊框、線條等細節(jié)處,起到勾勒輪廓、增強層次感的作用。
例如,以“城市發(fā)展歷程”為主題的展館公共空間,墻面、天花板都采用白色,地面鋪設淺灰色的地毯,展示臺使用深灰色的木質材料,展品的邊框和說明牌的邊框則采用黑色線條裝飾,使得整個空間看起來簡潔大氣,又能突出展示的內容。
(二)自然生態(tài)風格
以綠色為主色調(如草綠色、墨綠色),綠色是大自然的代表色,能夠傳遞出清新、生機盎然的感覺。以土黃色、淺藍色為輔助色調,土黃色可以用于地面或部分裝飾,代表土地;淺藍色用于天花板或裝飾線條,象征天空和水流。
例如,以“自然生態(tài)保護”為主題的展館公共空間,墻面涂成草綠色,地面是土黃色的地磚,天花板為淺藍色,展示架和休息區(qū)的桌椅采用墨綠色,讓受眾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
(三)民族文化風格
以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如中國紅、藏青)為主色調。以金色和銀色為輔助色調,金色和銀色常用于裝飾圖案、邊框等,增強華麗感和莊重感。
例如,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展館,主體墻面是中國紅,部分裝飾線條是藏青,展示臺的臺面是明黃色,展品的邊框和裝飾圖案采用金色和銀色,充分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六、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照明方式
(一)全封閉式展柜照明
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全封閉式展柜照明設計是基本照明的2~3倍,有利于突出展示文化主題內容,與周圍配套設施形成鮮明對比,便于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二)展板垂直照明
主要應用于圖文說明類的文化主題展示內容,通常采用聚光燈或射燈,有時也可以考慮運用燈箱的效果呈現出來。射燈或聚光燈的聚光效果相對強烈,對立體感的塑造更具有優(yōu)勢,燈箱的光線相對來說趨于柔和,更便于圖文展示設計說明。
(三)展臺裝飾照明
一般用色光打造出一種帶有裝飾氛圍的視覺效果,著力于空間層次的營造,緊密結合周邊環(huán)境氛圍,巧妙應用隱形燈帶的折射光線來呈現文化主題內容。
(四)特殊展具照明
特殊照明是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的輔助性展示道具,如展品標牌、通道導向識別、應急照明等。這些也是文化主題展館展示空間必不可少的展示設計部分,所以在設計時應將特殊展具統籌在內,同時注意協調輔助展具與主體展具的燈光效果,從而使主體展具與輔助展具相得益彰。
七、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人機工程學考量
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需要考量人機工程學,使展示設計為受眾提供更好的服務。人機工程學的基本要素包括尺度要素、視覺要素、心理要素等。在文化主題展館展示過程中,人們主要通過觀看或閱讀等行為了解文化主題展示設計內容,通過了解受眾在展示空間中的行為狀態(tài)和適應程度,從而更好地進行各項展具設計,整合面積、長寬比例、常規(guī)尺度、非常規(guī)尺度等參考數據,合理規(guī)劃空間布局。
八、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構成方式
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通常采用甬道式、攤位式、中心式、層次復式、空吊式和線型單元式等方式進行設計,這些構成方式豐富了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拔乃瓶瓷讲幌财健保嗑S度的展館設計方式使展示空間更具層次感,受眾在參觀學習時可以豐富觀感體驗。多種空間構成方式升級了傳統思政教育的傳遞方式,突破了呆板單調的空間陳設,豐富了展示空間設計類型,營造了多維展示氛圍,使文化主題展示設計內容與形式緊密貼合觀眾心理,調動多重感官系統,激發(fā)情感共鳴,使文化主題公共空間設計更加平易近人。
九、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功能訴求
室內文化主題展館公共空間設計集展示、宣傳、教育、文旅、文化傳播為一體,在設計中應注重文化主題公共空間的功能性與實用性,側重文化主題的文化傳播訴求,挖掘文化主題內涵,萃取文化精髓,通過橫向方式和縱向方式展示文化主題內容,在潛移默化中感召中華兒女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文化主題展館的規(guī)劃設計應該與時俱進,特別是針對傳統教育的發(fā)展方式進行優(yōu)化升級,注重文化主題的設計創(chuàng)新,提升展示空間的教育性、時效性和科技性。
參考文獻:
[1]孫芳.展示陳列設計手冊[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2]萬如意.展具設計[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3]崔晉,張文.數字交互展示藝術[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7.
[4]李濤,耿舒暢.展示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5]孟磊.數字展示設計[M].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6.
[6]王亞明,程宏,艾昕,等.展示設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7]安曉波.展示空間分析與結構設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8]董治年,嚴康. 現代展示空間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