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競技體操和技巧啦啦操,都屬于技能主導難美性項群的項目,啦啦操傳入我國時間較短,發(fā)展迅速,但競賽成績遠不如國際優(yōu)秀隊伍。競技體操在我國發(fā)展歷史悠久,在奧運會賽場上具備一定的實力以及優(yōu)勢。技巧啦啦操中的翻騰、拋接與競技體操的翻騰以及空翻、轉(zhuǎn)體的空中概念相似,說明兩個項目的運動技能有一定的相同之處。技巧啦啦操和競技體操在高難度動作的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運動員自身問題以及外界影響問題,導致難度動作不敢做、跑范等情況出現(xiàn),通過保護與幫助的訓練手段,幫助運動員順利地完成難度動作。競技體操發(fā)展悠久,在教學保護和幫助,相對技巧啦啦操而言,更為系統(tǒng)、成熟,由于啦啦操在我國發(fā)展時間較短,在保護與幫助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本文將技巧啦啦操與競技體操教學中保護和幫助做出對比,分析不足點和共同點,幫助技巧啦啦操教學中的保護與幫助提高理論基礎,減少技巧啦啦操運動員的損傷。
關(guān)鍵詞:競技體操;技巧啦啦操;保護和幫助
一、引言
在競技體操和技巧啦啦操這兩項高難度、高風險的體育項目中,保護器材與人員保護扮演著至關(guān)重要的角色。保護器材,如:保護臺、保護墊、保護繩及海綿坑等,旨在通過物理手段為運動員提供安全保障,幫助他們在學習、掌握及展示高難度動作時減少運動損傷的風險。同時,人員保護,包括教練員、運動員及流動保護人員的保護,則構(gòu)成了另一道堅實的防線。本文將深入探討競技體操和技巧啦啦操中的保護器材與人員保護策略,分析兩者在保護方式、保護器材選擇及保護效果上的異同,以期為相關(guān)體育項目的安全訓練與比賽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啟示。
二、保護器材
在競技體操和技巧啦啦操中,都會運用到保護器材,保護器材主要目的是教練員通過輔助器材對運動員進行保護與幫助。
(一)體操保護器材
1.保護臺
競技體操中有保護臺、保護凳,主要目的在于抬高教練員的自身高度,幫助運動員,進行保護與幫助,高臺保護臺主要出現(xiàn)在女子項目的高低杠;男子項目的吊環(huán)、雙杠、單杠。男、女子項目運用保護臺、保護凳的共同點在于,男、女子運動員長時間離開地面,在器械上進行各種難度動作,主要以倒立位、空翻類,吊環(huán)的控制類為主,在運動員學習難度階段,以及掌握難度階段,需要教練員手把手地大量保護,幫助運動員掌握該動作的動作軌跡以及正確要領(lǐng),在運動員動作脫離正確軌跡,動作跑范時,教練員也會運用保護臺以及保護凳,幫助運動員找回正確的動作軌跡。
高臺保護臺:一般是在器械上定制的獨特,可收縮的一個平面,提供教練員一個平臺,對運動員進行保護與幫助,同時在保護臺上也有對教練員而定制的保護繩,是教練員在保護運動員的同時對教練員的自我保護。
保護凳:則是可移動,根據(jù)運動員的需要,移動保護凳,相比保護臺而言,保護凳的穩(wěn)定性較低,同時也沒有對教練員進行保護措施,優(yōu)點在于保護凳的靈活性很強,在運動員完成成套動作時,如某一難度動作需要保護時,可以快速將保護凳放置位置,進行保護,該動作完成后,在不破壞成套的同時將保護凳撤離,運動員可以繼續(xù)完成后續(xù)的成套動作。
2.保護墊
競技體操中的保護墊分為:可疊加可移動保護墊、器械上的保護墊、落地保護墊也稱輔助練習保護墊??莎B加保護墊,根據(jù)運動員身高,器械高度,動作難度增減保護墊的高度。男子運用在吊環(huán)、雙杠、單杠;女子高低杠、平衡木。器械上的保護墊一般使用在男子項目,單杠、雙杠中,類空翻、支撐類、掛臂類、短半徑類、長半徑,單杠的越杠下法。落地保護墊一般出現(xiàn)在男、女子每個項目的下法,可以幫助運動員緩解落地的沖擊力。
女子運用器械上的保護墊項目有高低杠、平衡木,高低杠一般是在杠上飛行、上、下杠飛行,杠上轉(zhuǎn)體類、下法。在運動員學習動作脫保時,時常會出現(xiàn)難度動作不穩(wěn)定,導致杠上轉(zhuǎn)體橫杠、杠上飛行、下法敲杠,上、下飛行撐滑、掛杠的情況,此時運用杠上保護墊可以在難度動作出現(xiàn)偏差的同時幫助運動員減少傷病的出現(xiàn)。平衡木的器械上保護墊,大多數(shù)是運動員難度動作在平衡木上,落地時起到緩沖作用,在運動員脫保時,對落地時機還未完全掌握,可以運用器械上落地點幫助運動員減輕落地沖擊力;在運動員下肢有傷病時,器械上的保護墊也可以幫助運動員緩解落地的沖擊力,適當?shù)販p輕運動員傷病的疼痛。平衡木除雙腳落地難度外,還有倒叉類難度,是雙手有支撐時順勢撐起,用大腿內(nèi)側(cè)夾住木頭,所完成的難度,運用器械上保護墊減輕落地沖擊和摩擦。落地保護墊一般出現(xiàn)在每個項目的下法,可以幫助運動員緩解落地的沖擊力。
可疊加可移動保護墊,是近十年出現(xiàn)的可移動可疊加的保護器材,特點是可移動可疊加,根據(jù)需要,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方位和高度。由于靈活性較高,運動員熱身時的壓柔韌、練體能都能運用到。
3.保護繩
保護繩保護是由教練員運用特定的繩子,運動員將繩子綁在腰上,通過正確的動作軌跡進行的一種保護。保護繩一般使用在橫軸的空翻中使用,縱軸的空中轉(zhuǎn)體,很少運用到保護繩保護。保護繩保護在男子雙杠項目中的空翻類,掛臂類的空翻類難度,特別是兩周空翻,教練員上手保護的難度較大,運用保護繩進行保護,既能夠讓運動員體會空中概念,在空中如有錯誤要領(lǐng)出現(xiàn),教練員可以通過保護繩制動,讓運動員直接在空中感受正確的動作要領(lǐng),體會正確的動作要領(lǐng),得到保護外,也能保護教練員的安全;單杠項目中的越杠類、下法類運用較多,一周、兩周類空翻的越杠都可以利用保護繩保護,包括下法。
女子運用保護繩保護的項目有高低杠,高低杠中的杠上空翻、上、下杠飛行、下法都可以運用保護繩進行保護,高低杠中難度既可以運用到保護繩保護,也可以教練員保護,相比男子的單杠空翻類,女子杠上空翻類的難度、上、下杠的飛行,一般在一周,保護繩保護在運動員沒有動作概念之間運用保護繩保護了解動作軌跡,以及在運動員對難度動作有一定了解后,可以脫保的情況下,教練員為了保護運動員的安全進行的輔助性保護。
4.海綿坑
海綿坑則是在一個大坑中,填滿小塊海綿,目的是運動員在學習高難度動作時,落在海綿坑里,保證運動員的安全,避免運動損傷的出現(xiàn)。男子所運用到海綿坑的項目有:自由操、吊環(huán)、跳馬、雙杠、單杠,除單杠外,其他四個項目,是在空翻落地、下法落地時運用到海綿坑,幫助運動員在還未完全掌握難度動作的落地過程。單杠不僅是下法落地,還有越杠空翻都需要利用到海綿坑,在越杠難度有偏差時,未及時抓握杠子,可以直接落到海綿坑里,保障運動員的安全,在學習越杠空翻,還未能完全掌握難度動作時,在空中出現(xiàn)難度動作脫離正確動作軌跡,落在墊子上,可能會有運動損傷的出現(xiàn)。
女子運用到海綿坑的項目有:跳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操,除高低杠以外,其他三個項目都是下法落地、空翻落地時運用到海綿坑,高低杠的杠上空翻,上、下杠的飛行都會利用到海綿坑保護。
(二)啦啦操保護器材
1.保護墊
技巧啦啦操的保護墊保護,更多是運用在運動員學習翻騰時運用,接觸的翻騰難度并沒有競技體操難度大,但技巧啦啦操運動員的組成是以學生為主,基礎比競技體操運動員弱,所以更多運用的是氣墊墊子,通過氣墊墊子尋找發(fā)力點,學習翻騰難度動作。
由于技巧啦啦操的小組串、拋接、金字塔都是需要底座、尖子、二層配合完成以上難度,底座必須站在平坦的地面上才能保證空中尖子及二層的安全,除翻騰以外,其他難度底座都是幫助尖子落地,在過程中做到緩沖作用。
2.保護繩
技巧啦啦操的保護繩保護包括:拋接、托舉、金字塔、翻騰,除操化,難度動作都可以利用保護繩保護,但只包括難度動作的橫軸空翻以及金字塔,縱軸轉(zhuǎn)體因轉(zhuǎn)體的特殊性和保護繩獨特的制作,無法運動保護繩保護。
三、人員的保護
人員的保護由教練員為主,通過教練員及團隊,幫助運動員取得優(yōu)異成績。技巧啦啦操則是難美類項目中組成人數(shù)最多的集體項目,最多高達24人完成一整套成套動作,人員的保護由教練員、運動員之間、流動的保護人員進行保護,通過教練員及團隊幫助運動員們?nèi)〉脙?yōu)異成績。
(一)體操人員保護
1.教練員保護
教練員保護是在難度動作學習前期,對運動員進行保護與幫助,通過輔助練習、分解練習的保護,讓運動員了解該難度的整體框架;中期的完整性保護,當運動員了解了難度動作后,可以完整地完成該難度,教練員會根據(jù)運動員對難度動作的掌握,決定保護方式以及上手保護的輕重;后期保護一般在難度跑范,脫離正確軌跡,教練員通過保護與幫助,幫助運動員找回正確的動作要領(lǐng),以及在完成成套或比賽時,教練員防止運動員出現(xiàn)難度動作的偏差,導致運動損傷的出現(xiàn),對成套動作進行跟蹤保護。
2.運動員保護
運動員與運動員之間的保護一般是在練習體能時的相互保護;練習單個難度或成套時,通過隊友之間對對方成套動作的熟悉度,有個別難度需要運用到器械上保護墊時,運動員之間相互塞墊子,該難度動作完成后,在不被破壞成套流暢性時及時拆除器械上墊子,讓器械上的運動員繼續(xù)完成成套動作。
(二)啦啦操人員保護
1.教練員保護
由于技巧啦啦操是配合型項目,教練員保護一般出現(xiàn)在學動作初期,會更多些,如難度動作中需要有空翻,上、下法時,需要尖子在地面上學會單獨空翻,教練員進行保護,尖子單獨掌握空翻后,再配合底座完成拋接、金字塔、托舉。難度動作掌握后教練員則在地面進行保護與幫助,以及指導。
2.運動員保護
運動員之間的保護更多的是底座、前、后保,保護二層和尖子,在拋接、托舉難度時尖子在被拋或舉至空中時,在空中出現(xiàn)動作軌跡的偏差,只有靠底座調(diào)整位置和角度幫助尖子找回正確的動作軌跡。如尖子、在空中完全脫離正確的動作軌跡時,底座需要快速改變方位,接回在空中的尖子,確保尖子的安全。在完成金字塔時底座不僅要保護尖子的安全,還需要保護二層的安全,二層一般是坐或是站在底座髖、肩上,尖子在二層的髖、手上,整個難度的最高點在尖子,在金字塔出現(xiàn)坍塌時,底座不僅要兼顧最高點的尖子,還要兼顧鏈接金字塔的二層,保證尖子和二層的安全,減少運動損傷的出現(xiàn)。
3.保護人員保護
因技巧啦啦操的特殊性,一支隊伍最多高達24人,每一場比賽,組委會會分配的保護員,對運動隊進行保護,但組委會分配的保護員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每支隊伍的路線以及成套中容易出現(xiàn)失誤的難度動作,無法快速上前進行到有效的保護與幫助,在保護員想對某一失誤難度上前保護時,因成套路線,阻礙其他運動員進行難度動作的正常展示,導致另一小組出線失誤,或是出現(xiàn)無效保護都是存在的。
四、研究結(jié)論
(一)保護器材
競技體操的保護器材相對技巧啦啦操的器材保護的選擇性更多,如:保護臺、保護墊、保護繩、海綿坑,因競技體操是運動員獨立完成成套動作,難度動作高于技巧啦啦操,所以保護器材多于技巧啦啦操。
技巧啦啦操的保護器材相對較少,如:保護墊、保護繩,除了翻騰以外,技巧啦啦操的難度動作都需要配合完成,在配合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移位,不確定因素,固定的保護器材不符合,隨時移動的難度動作,所以固定的保護器材在技巧啦啦操中運用的不多。
(二)人員保護
競技體操的保護人員更多地在教練員保護,學習難度動作前期的輔助練習,中期對難度動作的掌握,后期難度動作固定,都需要教練員上手保護。運動員之間的保護在練習體能時的相互幫助,難度動作時,塞保護墊保護。在比賽期間需要運動員獨立完成比賽,教練員只可在器械下跟蹤保護,如:女子的高低杠、男子的單杠輔助性保護,在運動員掉落器械時,確保運動員的安全,不可主動上手保護。
技巧啦啦操是多人配合項目,在尖子與底座配合難度時,更多的是底座和前、后保,保護尖子和二層,在配合時尖子、二層出現(xiàn)任何偏差,底座、前、后保都需及時更改方位,確保尖子、二層安全落地。因技巧啦啦操是多人配合項目,所以人員的保護多于競技體操。技巧啦啦操在比賽時,需要運動員之間的配合,在配合的同時就存在保護與幫助。
技巧啦啦操在比賽時,由于團隊人員較多,組委會則在比賽場上安排的保護人員,進行保護,該保護人員不是比賽隊伍的一員,是確保運動員在比賽中,不能及時保護自己或他人保護,大會保護員則會對運動員進行額外保護。
參考文獻:
[1]董利,門傳勝.體操教學中運用保護與幫助方法的研究[J].武術(shù)研究,2016,1(09):116-117+121.DOI:10.13293/J.CNKI. WSKX.006114.
[2]蔣玲娟.論述幼兒體操教學中保護與幫助的重要性及運用[J].才智,2019(24):20.
[3]文巍.論器械體操訓練中保護與幫助的重要性[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10):379-380.
[4]陽小明.高校體操教學過程中保護與幫助應用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2):83-84.DOI:10.16655/ J.CNKI.2095-2813.2015.12.078.
[5]安建宇.技巧啦啦操的運動風險及防范研究[J].體育視野,2022(02):122-124.
[6]羅偉權(quán).技巧啦啦操運動損傷及預防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2):40-41.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0.02.040.
[7]胡玥.技巧啦啦操的運動風險及其規(guī)避方法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8]王建碩,秦曉君,楊凱茵.技巧啦啦操四至六級常見托舉動作及保護方法研究[J].運動,2018,NO.196(20):36-3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