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4.22.126
摘" 要 民辦高校實施勞動教育是推進新時代民辦高?!拔逵辈⑴e的重要舉措。重視勞動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精神至關重要。當前民辦高校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勞動教育協(xié)同育人機制尚未完善,相應的保障措施也未能得到充分落實。同時,部分大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熱情較低。針對民辦高校勞動教育現(xiàn)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實施對策,以期解決民辦高校勞動教育實施不力的問題,從而增強勞動教育育人效果。
關鍵詞 民辦高校;勞動教育;“五育”并舉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4)22-0-03
0 引言
近年來,我國重視勞動教育,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高校勞動教育發(fā)展,明確指出民辦高校必須辦好勞動教育,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人才。勞動教育對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民辦高校普遍存在忽視勞動教育的現(xiàn)象。民辦高校若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學生,必須加強勞動教育,并將勞動教育貫穿整個教育體系,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高勞動能力。
1 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意義
1.1 勞動教育是“五育”并舉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必須高度重視勞動教育,設置勞動教育課程[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因此,大學生要有意識地參與勞動,重視勞動教育;高校要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人才,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勞動教育,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勞動觀念。
1.2 勞動教育關系到大學生未來發(fā)展
民辦高校開展勞動教育,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勞動教育關系到人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是一個人終身發(fā)展的基礎。大學生參加勞動,不僅可以磨煉意志品質、增強體力和智力,還可以體驗參加勞動的樂趣,培養(yǎng)堅韌不拔的優(yōu)秀品格,有助于提升實踐能力,進而提高就業(yè)競爭力[2]。
2 民辦高校勞動教育現(xiàn)狀
2.1 對勞動教育的認識不到位
當前,民辦高校勞動教育發(fā)展存在一些問題,德智體美勞“五育”發(fā)展不均衡,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未被充分發(fā)揮出來,主要原因在于民辦高校沒有充分認識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個別民辦高校忽視了勞動教育,沒有意識到勞動教育對學生發(fā)展和成長的重要性,勞動教育效果不突出。
其次,一些民辦高校開展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呈現(xiàn)表面化、片面化、功利化等特點,僅僅是為了響應國家政策要求,忽視了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和內在精神追求,不符合“三全育人”理念。
再次,當前社會發(fā)展較快,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社會文化思潮多元化,大學生的價值觀容易受享樂主義、投機主義影響,很多大學生沒有養(yǎng)成勞動的習慣和意識,對勞動教育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勞動觀和價值觀存在缺失[3]。
最后,家庭方面,一些家長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認為學生在學校就是要好好學習,學習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就可以了,把學生參加勞動看作對學生的懲罰,對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存在明顯的抵觸情緒[4]。
2.2 勞動育人協(xié)同機制不健全
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有效開展需要社會、高校、家庭三方的全面參與和共同努力,缺乏任何一方都將使勞動育人協(xié)同機制不健全,不利于勞動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然而,當前勞動育人協(xié)同機制不健全,表現(xiàn)如下。
2.2.1 家庭勞動教育缺失
現(xiàn)今,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多數(shù)民辦高校大學生是獨生子女,且家庭條件較好,這些學生從小就很少參與家庭勞動。多數(shù)家長認為,大學生的任務就是學好專業(yè)知識,不需要參與家務等勞動,這在無形中剝奪了大學生參與勞動的權利,不利于大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意識的形成和勞動技能的提升。多數(shù)家長沒有意識到學生參與勞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未意識到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在學生成長發(fā)展中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在家庭中剝奪了學生參與勞動的權利和機會。另外,家庭勞動教育理論的匱乏,導致家庭教育中的勞動教育內容存在缺失[5]。
2.2.2 部分民辦高校勞動教育機制不健全
從部分民辦高校勞動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學生勞動教育還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勞動教育課程體系不健全。部分民辦高校的課程設置中尚未涉及勞動教育課程,或者只在專業(yè)課程中融入了少量的勞動教育內容,甚至一些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時沒有把勞動教育考慮進去。在僅有的零散的勞動教育課程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基本是傳統(tǒng)的理論講授,沒有將勞動觀念融入其中,也未能讓學生真正參與勞動實踐,課程未提及勞動教育理念和指引性[6]。勞動課程體系缺失使勞動教育觀念難以深入大學生心中,大學生難以真正在勞動教育中有所收獲。
2)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較少,實踐形式較為單一。一些民辦高校現(xiàn)有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對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未能將勞動思想融入其中,學生不愿意參加實踐活動,教育效果不明顯。
3)目前許多民辦高校的勞動教育評價機制不健全,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勞動教育評價體系缺位,勢必會影響勞動教育的具體實施。
2.3 勞動教育保障機制缺位
勞動教育保障機制是確保大學生勞動教育有序運行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一些民辦高校的勞動教育保障機制缺位,具體體現(xiàn)在:沒有成立勞動教育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勞動教育歸口管理部門不清晰,勞動教育活動呈現(xiàn)表面化、膚淺化等特點,勞動教育專兼職教師力量不足;缺乏勞動教育專項資金投入,缺少足夠的勞動實踐場所和勞動實踐基地,家庭、高校、社會勞動教育協(xié)同育人機制不健全,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沒有體現(xiàn)出來。
2.4 大學生缺乏參加勞動的主動性
調研發(fā)現(xiàn),許多民辦高校大學生認知上覺得勞動教育是正確的,但是實際操作中缺乏參與勞動的積極主動性,知行不一。一些學生不主動打掃宿舍衛(wèi)生,被動參加學校組織的勞動實踐活動,缺乏勞動的熱情和主動性。
3 民辦高校勞動教育實施策略
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是民辦高校樹立立德樹人目標、完善教育體系的重要步驟。
3.1 充分認識勞動教育的內涵價值
首先,民辦高校要提高站位,堅持“五育”并舉,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熱愛勞動的品格,通過微信、官網、官微開展征文活動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倡導新時代勞動教育,落實勞動教育理念。同時,讓大學生參與勞動實踐,體會勞動的價值和樂趣。
其次,民辦高校要加強頂層設計,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方案,成立勞動教育實施工作小組。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統(tǒng)籌協(xié)調、明確分工,就勞動教育課程開設、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實習基地建設、專項經費投入和管理等作出全面指導,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崇尚勞動、倡導勞動、尊重勞動的良好氛圍。
最后,教師要從思想認知上重視勞動教育,深刻認識到勞動教育對大學生勞動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影響,在教學內容中融入勞動教育理念、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等課程思政內容和案例,注重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的引導。
3.2 盡快完善協(xié)同育人體系
充分發(fā)揮家庭、高校、社會各自的優(yōu)勢,構建民辦高校勞動教育多維協(xié)同育人體系,堅持多方協(xié)同,凸顯勞動教育的育人成效。
3.2.1 家庭層面
家長要重視家庭勞動教育,要改變把勞動當作懲罰孩子手段的錯誤觀念,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專業(yè)知識學習,也應該注重勞動教育等家風建設,糾正孩子的勞動態(tài)度,培養(yǎng)其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家務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技能,使孩子拒絕浪費,學會勤儉持家,珍惜他人勞動成果,提高精神道德修養(yǎng)。家長還應該樹立良好的榜樣,做好表率,在日常生活中與子女共同參加勞動實踐活動,例如,帶領孩子做家務,在孩子不想參與勞動實踐活動時進行積極引導,讓孩子理解勞動對成長和發(fā)展的價值,明白美好生活離不開辛勤勞動和努力付出,積極正向引導使其形成正確的勞動觀。
3.2.2 民辦高校層面
首先推進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大學課程和教學是實施勞動教育的主要載體與重要途徑,高校要結合辦學特色,將勞動教育貫穿學生的培養(yǎng)過程,創(chuàng)新課堂形式,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教學組織方式開設勞動教育課,或依托專業(yè)主干課程開設勞動教育模塊,比如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并設置一定的學分。
其次,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的內容。將勞動教育與專業(yè)課程教育有機結合,結合高校辦學特色和專業(yè)特點,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yè)教育設計、課程教育、實習實訓和實踐安排中,挖掘具有專業(yè)特色的勞動教育資源,關注勞動教育新形態(tài)發(fā)展,依托專業(yè)搭建勞動實踐平臺,不斷提升本專業(yè)的勞動技能訓練水平,構建本專業(yè)的勞動教育價值體系。將勞動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教師在開展理論課程教學時,有效融入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勞動教育思政元素,同時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內容,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注重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水平,讓勞動教育根植于學生內心。
再次,創(chuàng)新勞動教育活動形式。民辦高??梢远ㄆ陂_展“勞動教育主題日”活動,各院系對學校公共區(qū)域實行認領負責制,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學生和社團可以通過班會、拉橫幅、手抄報等形式進行宣傳和推廣,讓更多學生參與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加日常的生活勞動,可以考慮在學生的必修學分中增加日常勞動教育學分,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規(guī)定的學分才可以畢業(yè)。開展創(chuàng)新性的實踐教育,如通過開展“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暑期三下鄉(xiāng)”“三支一扶”“勤工助學”“社區(qū)環(huán)?!钡然顒?,豐富學生的勞動教育形式和勞動體驗,使其養(yǎng)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好習慣。
最后,制定并實施合理的勞動教育評價制度。制定勞動教育學分認定管理辦法,要求專門教師真實記錄學生參與勞動的過程和成果,對考核結果優(yōu)秀的學生在五一勞動節(jié)或者爭先創(chuàng)優(yōu)表彰活動中予以表彰和獎勵,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勞動,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
3.2.3 社會層面
各級政府要發(fā)揮主體責任,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強的、具有指導意義的勞動教育政策,搭建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實踐平臺,開展勞動教育等公益性專題講座,加強勞動教育的正向宣傳和推廣,強化價值引領,為大學生勞動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3 構筑勞動教育保障機制
加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著力建設素質強、水平高的師資隊伍,提高教師對勞動教育的思想認知。一方面,要選派現(xiàn)有的教師參加勞動教育相關培訓,提升教師技能,使其積累有關勞動教育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推進勞動教育教學活動。也可聘請先進工作者和優(yōu)秀專業(yè)人士來校進行專題講座,組織教師開展交流探討,強化教師認知,拓寬其視野,促使教師主動開展勞動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引進具有勞動教育背景的高素質師資,緩解勞動教育專業(yè)師資短缺的狀況,增加經費投入,強化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3.4 發(fā)揮大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主觀能動性
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自我管理,注意個人衛(wèi)生,主動做家務或完成宿舍的值日安排,同時主動學習勞動教育理論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勞動價值觀,并積極參與學校開展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以勞動理論指導實踐活動,對民辦高校勞動教育的開展形成客觀和全面的認識[7]。
4 參考文獻
[1] 林佳青.基于第三課堂背景下的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
實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2,38(12):91-93.
[2] 陸祉亦.勞動教育與民辦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協(xié)同育人的探索[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5):72-75.
[3] 呂俊玲.“三全育人”視域下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2,41(12):8-10.
[4] 王道平.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體系的探究與實踐:以合
肥師范學院為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20,38(5):
107-109.
[5] 黃瓊英,劉定平.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內涵特征、
現(xiàn)實瓶頸與實踐路徑[J].黃河科技學院學報,2022,
24(12):84-88.
[6] 王春霞.高校勞動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應用[J].高教學刊,2022,8(18):37-40.
[7] 嚴冬.民辦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探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6.
*項目來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教改項目“基于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民辦高校勞動教育實施路徑探索與實踐”
(項目編號:2023JG03)。
作者簡介:韓曉旭,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