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學會記事”是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寫作訓練內容,是在第一單元“熱愛寫作,學會觀察”基礎上的能力提升。根據(jù)課標、教材和學情,筆者將本次寫作教學的學習目標設定為:1.涵泳課文,領悟把事情說清楚的記事原則;2.嘗試寫作,掌握在敘事中抓住細節(jié)、錘煉語言、表達感情的方法;3.養(yǎng)成寫日記或周記記錄生活中人和事的習慣,不斷提高記事本領。其中,第2個目標是需要重點突破的難點。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本次教學設計了學習任務群:“亮日記,明問題”“讀文本,學策略”“自建構,明標準”“對標準,我創(chuàng)作”“勇展示,互點評”“再修改,共完善”,學生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下,融聽、說、讀、寫、思于一體,自主創(chuàng)作,小組交流,踴躍展示,實現(xiàn)了寫作能力的提升。通過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建立起“寫作是有意思的,通過學習是可以很好地掌握記事方法的”這一理念,引導學生把教材上的“寫作課”都扎扎實實學好,愛生活,愛寫作,為后續(xù)學習寫作夯實基礎,體現(xiàn)學習任務群的適應性和連貫性。
【課堂實錄】
(師生問好后,教師揭示課題“學會記事”,屏顯“學習目標”,學生齊讀。)
師:同學們朗讀聲音洪亮,吐字清晰,精神飽滿,為大家點贊。我們來看一名同學的日記:“今天,一只蟲子在我們旁邊飛。雯雯被嚇得半死。我捉住蟲子,把它扔到外面去了?!闭埓蠹覍@則日記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覺得他寫得太簡單了。
生:我覺得內容有點少。
生:我覺得他寫得不生動。
師:同學們的眼光很銳利,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則日記的不足。那我們大家一起想想怎么把這則日記寫豐富,改生動。我們先認真研讀語文書上的“學會記事”,明晰記事的具體要求。
(學生閱讀課本,圈畫記事要點。)
生:寫清楚是記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寫出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事情的經(jīng)過要詳寫,要重點寫。
生:記事還要學會寫得有感情,要說發(fā)自內心的話。
生:還要注意錘煉語言,學習使用一些能夠貼切表達情感的詞語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細節(jié)。
師:同學們讀書很認真,把書上最精要的要求都找到了。我們概括一下,就是:抓要素,寫清楚;融情感,寫真切;煉語言,寫生動。那如何做到這些要求呢?我們一起來回顧莫懷戚的《散步》,溫故知新,重溫名家記事有哪些策略。請同學們完成表格(見表1),嘗試理清《散步》的行文脈絡。
表1
[起因 出現(xiàn)矛盾 解決矛盾 結局 我們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
生:起因——我們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出現(xiàn)矛盾——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解決矛盾——“我”決定走大路,因為“我”伴同母親的時日已短。結局——母親變了主意,大家一起走小路;“我”背母,妻背兒。
生:莫懷戚把一家四口散步的來龍去脈交代得很清楚,而且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師:我們知道了記事最基本的策略是寫清楚,要明白交代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尤其是經(jīng)過。這里的“出現(xiàn)矛盾”和“解決矛盾”,要重點寫,詳細寫。
師:現(xiàn)在請大家比讀《秋天的懷念》的原文第一段與改文,對原文進行圈點批注,向史鐵生學習記事策略。
屏顯:
[原文](略。)
[改文]雙腿癱瘓后,我脾氣極壞。秋天,母親想推我去北??椿?,我拒絕了。
生:史鐵生把自己雙腿癱瘓后的暴怒無常寫得很生動,這里舉了兩個場景,“望著雁陣”“聽著歌聲”;“突然”和“猛地”,寫出了自己的“無?!?;“砸碎”和“摔向”,寫出了自己“暴怒”的程度。
師:關注到動作的細節(jié),情緒的極度反轉,把癱瘓后的“脾氣極壞”寫得真實具體。大家發(fā)現(xiàn)作者還有哪些妙招?
生:史鐵生除了寫自己雙腿癱瘓后的暴怒無常,還寫了母親。在“我”發(fā)脾氣的時候,“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這里“悄悄地”和“偷偷地”,寫出了母親對作者“暴怒”的寬容,她躲出去,讓“我”盡情地發(fā)泄;但她又很擔心“我”,怕“我”傷害自己,所以又“偷偷地”聽“我”的動靜?!把圻厓杭t紅的”,暗示了母親在外面是一直哭的,寫出了母親的難過。
師:《秋天的懷念》,懷念的是母親?!拔摇卑c瘓了,“我”痛苦,“我”暴怒無常;其實,更痛苦的是母親,她為兒子的苦痛而苦痛,但她還不能像兒子那樣肆無忌憚地發(fā)泄,她只能隱忍,還要勸慰兒子。同學們關注到母親的動作和神態(tài)細節(jié),讀得很細致。
生:“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一句,有動作描寫,有神態(tài)描寫,有語言描寫,把母親對兒子的愛,非常質樸地表達出來,很感人。
師:史鐵生寫的是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抒的是真情實感。寫作時,作者注重一一還原當時的細節(jié),所以我們才能讀到他對自己當年“暴怒無?!钡淖坊?,對母親的無限愧疚和深切懷念。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師:我們再一起讀讀這些句段,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
屏顯: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jīng)到了那步田地。
我沒想到她已經(jīng)病成那樣??粗嗆囘h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秋天的懷念》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散步》
生:我讀到了史鐵生的追悔莫及,深深內疚?!皡s一直都不知道”“沒想到”“絕沒有想到”“竟是永遠的訣別”,真的很讓人傷感。
生:我在《散步》的結尾,讀到了“我”和妻子的責任感,“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很仔細”“整個世界”,都寫出了中年人既尊老又愛幼的這種責任和擔當。
師:好文章就是這樣讓我們讀者感動、共情,喚起我們心底的責任感,讓我們懂得任何時候都要尊重生命,越是艱難的時候,越要勇敢堅韌地面對。
師:我們溫習了以往所學,現(xiàn)在我們小組合作,來完成“學會記事”的評價量表(見表2)里“評價指標”的具體內容。
生:我們小組填寫的內容是——寫清楚:①直接交代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等;②體現(xiàn)事情發(fā)展脈絡;③突出有價值的過程。寫真切:①運用烘托的手法;②運用議論、抒情;③畫龍點睛。寫生動:①有人物描寫;②有細節(jié)描寫;③選詞造句恰當。
師:感謝第三組同學的精誠合作與踴躍展示,內容這樣詳實。哪一組同學來點評?
生:第三組填的內容挺全面的,我們填的和他們的略有不同。我們認為,第一部分里,還應該有記敘順序合理的內容。
師:第二組同學做了中肯的評價,也提出了自己組的看法。其他小組呢?繼續(xù)發(fā)表自己組的見解。
生:我們覺得第二部分可以更明確些,如運用景物烘托的手法,還有就是要有體現(xiàn)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指標。
師:第五組同學補充第二部分指標,更具體,更有可操作性。很棒!大家繼續(xù)加油,各抒己見,讓這張評價表更完美。
生:我們認為,第三部分可以把人物描寫的要求交代得更清楚,如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還有,第一部分也可以把記敘六要素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師:你們這組同學真的很細心呢,考慮得很周全。經(jīng)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形成了這樣的評價量表(見下頁表3),那就讓我們對照它,來修改先前的“日記”吧。
(學生對照量表,完成日記修改,過程略。小組內交流后,推優(yōu)展示。)
生(展示):今天中午,有一只蟲子一直在我們耳邊巡邏,到處亂竄,好像倉皇的小盜。突然,不知是故意,還是蓄謀已久,“啪”的一聲,撞在雯雯的臉上,隨后又鉆入雯雯的頭發(fā)里。雯雯嚇得面色蒼白,一聲尖叫從她嘴里蹦出,頭搖得像個撥浪鼓。我感覺又好笑,又擔心。終于,蟲子爬出了發(fā)堆,被甩到了地上。我拿起一張面巾紙,小心翼翼地將它捏起,放在外面的地上,讓它飛走。畢竟蟲子雖然有點惡心,但與我們同住地球,也要小心呵護它。
生(繼續(xù)):這篇習作,我們覺得可以得七顆星,“抓要素,寫清楚”和“煉語言,寫生動”都是達標的,就是景物描寫和議論抒情方面還可以再加強些。
師:第一組一馬當先,朗讀聲情并茂,點評精準,“七星高照”,為后續(xù)再修改指明了方向。
生(展示):今天,我們在上自習,教室里十分安靜,突然從窗戶飛進一只十分大的蟲子,在我們頭上飛來飛去。這時,這只蟲子停在了雯雯的桌上,雯雯一抬頭,看到那只大蟲子,一下子跳了起來,大聲叫道:“大蟲子!大蟲子!”雯雯站在那里,瑟瑟發(fā)抖。我想,雯雯真是膽小,就順手拿起一本書,飛快地走到她跟前,“啪”的一聲,把大蟲子打到桌下。它六腳朝天,亂蹬著,真好玩。我把它撿起來,雯雯見狀,張大嘴,著急地喊:“快扔掉!快扔掉!”我朝她一笑,說:“別怕,別怕!”我就隨手將蟲子扔到窗外去了。
生(繼續(xù)):我們組的這篇習作,我們對照標準,覺得也可以得七顆星。對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比較到位,也是在景物烘托和揭示意義方面還可以再加強些。
生(展示):今天,陽光明媚,太陽斜射在我的語文書上,暖暖的。我們正認真地寫作業(yè)。突然,從外面飛進來一只蟲子,撲扇著翅膀,正好從我和同桌雯雯的頭頂飛過,我倆都被這不速之客嚇了一跳,雯雯還拍著胸口小聲說:“嚇死我了,好大的一只蟲子??!”我心想:蟲子?蟲子有啥好怕的?等會兒,看我捉它!我斜眼觀察蟲子的動靜,看它在室內盤旋了一會兒,忽忽悠悠地,停在了我們的課桌上。我心中一喜,嘿嘿,我必須在雯雯面前表現(xiàn)一下。于是便拿了張面紙,一下就按住了它,用紙將它裹住,伸手放到窗外,將紙一抖,放飛了它。原本還在害怕的雯雯表情立馬一變,驚喜地說道:“哇,你太厲害了,竟然都不怕它!” 我聽了,倒有一些害羞。但我心里美滋滋的。我成功地保護了我的朋友,又是高興的一天!
生(繼續(xù)):我們的這篇習作,對照標準,好像可以得九顆星。我們在開頭加了一些景物描寫,“陽光明媚,太陽斜射在我的語文書上”;結尾點明“我成功地保護了我的朋友”,使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有了助人為樂的意味。
師:對照評價標準,有目的地進行修改,我們的進步就是顯著的。結尾若寫景呼應開頭,如“我聽了,倒有一些害羞。一縷柔和的陽光正照在我臉上,我想我的臉一定是紅撲撲的,但我心里美滋滋的。我成功地保護了我的朋友,又是高興的一天!”,效果會更上一層樓。文章不厭百回改,組內可以繼續(xù)琢磨。
(又有幾組交流,呈現(xiàn)共性不足。學生組內再合作修改,繼續(xù)展示。內容略。)
師:大家的踴躍展示告訴我們,依據(jù)評價標準進行修改,成效是立竿見影的。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寫日記會更感興趣,大家會把我們尋常日子里的點滴生活,寫得更加充實飽滿,有條有理,有血有肉,有情有味,打動人心。期待同學們分享更多更優(yōu)的佳作。
【教學反思】
本課從學生學習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由學生的一則尋常日記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評判日記的興趣,并成功引導學生探尋修改日記的路徑,明晰提高記事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教學中,筆者注重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溫故知新的基礎上,體會課文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動人的細節(jié)描寫、恰當?shù)木拔锖嫱?、適切的情感表達。提供評價量表的框架,引導學生合作完成評價量表,既有效促進了學生寫作知識框架的自主建構,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深度融合,又于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勤于思考、樂于實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良好學習習慣,也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寫作的熱情。
學習任務推進過程中,筆者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如在“勇展示,互點評”環(huán)節(jié),連續(xù)幾組學生展示作品,在自評和互評中,都發(fā)現(xiàn)了共性問題:在景物烘托和揭示意義方面還可以再加強些。筆者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再修改,讓學生看到自己實實在在的進步。
師生共同完成的評價量表,引導學生從“抓要素、寫清楚,融情感、寫真切,煉語言、寫生動”等方面積極創(chuàng)作,高質量完成日記修改的學習任務。在創(chuàng)作過程和展示過程中,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思維過程、審美創(chuàng)造和文化自信都得到了較好的展示,體現(xiàn)了“教—學—評”一體化的新課標要求。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掌握記事的方法,在“做”中學,在學中悟,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持續(xù)保護學生學習的熱情,是寫作教學的應有之義。依標教學,重組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設計,根據(jù)課堂教學的發(fā)展實際,靈活地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這樣,師生就能更好地在課堂共成長,超越預設,創(chuàng)造無限精彩!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石港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