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英語教學正經(jīng)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挑戰(zhàn)。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育不僅要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更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多元情境打造與實踐參與的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突破,它強調在真實或模擬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這種教學模式既符合語言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又能滿足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要求,為提升英語教學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英語教學中多元情境打造與實踐參與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多元情境打造與實踐參與的教學模式的必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認知規(guī)律來看,語言學習最有效的方式是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習得。多元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模擬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近似實境的氛圍中自然習得語言,這符合語言習得的基本規(guī)律。通過情境浸潤,學生能更自然地掌握語言的韻律和表達特點,形成語感,進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第二,從教學效果來看,實踐參與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在多元化的學習情境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而是轉變?yōu)橹鲃拥奶剿髡摺Mㄟ^設計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學生能夠在“做中學”的過程中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這種體驗式學習不僅能夠加深對語言知識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
第三,從社會需求來看,企業(yè)和社會對人才的語言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元情境下的實踐參與,能夠幫助學生在模擬的工作場景中提前體驗語言應用,為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探索英語教學中多元情境打造與實踐參與的優(yōu)化路徑
(一)整合教學資源,豐富情境設計
有效的情境設計應立足于教材內容,結合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整合多媒體資源、實物教具、場景布置等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構建一個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在資源整合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資源的選擇要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情境設計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確保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在深圳牛津版三年級下冊《Animals in the zoo》教學的課前,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物園的實景視頻和動物叫聲音頻,創(chuàng)設真實的動物園場景。首先,教師展示精心制作的動物園場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并學習核心詞匯:“elephant,tiger,monkey,panda?!逼浯?,教師將教室布置成模擬動物園,設置不同的動物區(qū)域,每個區(qū)域配備相應的動物圖片和英文說明牌。學生分組扮演游客和動物園講解員,通過對話練習目標句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語言知識,更在近似真實的情境中體驗了語言交際的樂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時要注意循序漸進,從簡單的詞匯認知到復雜的對話交際,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參與方式。
(二)強化師生互動,促進實踐參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的單向知識傳授模式,構建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體系。通過設計富有啟發(fā)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實踐,實現(xiàn)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的轉變。互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與放手的程度,既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語言支持,又要給予他們充分的實踐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互動中獲得語言實踐的機會。
例如《At the shop》一課,教師可以采用“模擬購物”的情境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將教室布置成“小超市”場景,擺放各種商品模型和價格標簽。課堂上,教師通過展示實物導入購物相關詞匯:“fruits,vegetables,drinks,snacks”等,并引導學生學習關鍵句型:“How much is/are.”
其次,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顧客組和店員組,開展模擬購物活動。店員組需要用“Can I help you?”等日常用語服務顧客,而顧客組則練習“I want to buy...”等購物對話。并且,為了增加課堂互動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設置“特價時間”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運用比較級和最高級描述商品價格:“This juice is cheaper than that one”。還可以組織“推銷大賽”,每組學生選擇一件商品,設計簡短的廣告語并進行推銷展示,如“Try our delicious chocolate,it's the best choice!”
最后,教師在活動中適時給予語言提示和鼓勵,幫助學生克服交際障礙。通過這種真實的購物情境,學生不僅掌握了購物相關的詞匯和句型,更重要的是體驗了實際的語言交際過程,培養(yǎng)了實踐應用能力。
(三)融入文化元素,拓寬國際視野
英語語言學習不應局限于詞匯和語法的掌握,更要注重學生對文化內涵的理解和其國際視野的培養(yǎng)。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入目標語言國家的文化元素,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文化意識,理解不同國家在生活方式、思維模式等方面的差異。教師在進行文化教學時,要注意選擇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文化內容,采用生動有趣的呈現(xiàn)方式。
教師可通過“奧運會文化之旅”主題教學,將體育運動與國際文化深度融合。首先,教師播放奧運會開幕式視頻片段,引出各種體育運動詞匯:“basketball,
football,swimming,running”等。還可以制作“奧運之窗”專欄,展示不同國家舉辦奧運會的獨特文化符號,如希臘古代奧運會的橄欖枝、中國奧運會的剪紙藝術等。
其次,通過多媒體展示不同國家的特色體育運動,講解各項運動的簡單規(guī)則和文化背景。教師可以設計“奧運知識大接力”活動,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代表一個舉辦過奧運會的國家。學生需要用英語介紹該國的體育傳統(tǒng)、著名運動員和經(jīng)典賽事。為了加深文化體驗,教師還可以組織“國際體育嘉年華”活動,每個小組選擇一項特色運動項目,如日本的相撲、英國的板球、加拿大的冰球等,用英語講解規(guī)則并進行簡單示范。
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理念,讓學生理解體育運動中的團結、友誼和公平競爭精神。接著,教師設計對話情境,引導學生用英語表達對不同運動項目的喜好和見解。這種融合文化元素的教學方式,既豐富了語言學習內容,又開闊了學生的國際視野。
(四)實施分層教學,滿足個性化需求
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風格和語言基礎都存在差異,實施分層教學不是簡單的能力分組,而是要基于學情分析,為不同特點的學生提供適合的學習方式和發(fā)展空間。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需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層次性和遞進性,既要確保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要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拓展機會。
以深圳牛津版五年級上冊《Friends》一課為例,課前,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語言水平和表達能力,設計三個層次的訪談任務卡:一是基礎層次的任務卡。包含簡單的問答結構:“Who is your best friend?”;二是提高層次的任務卡。要求學生描述朋友的性格特點和共同活動:“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riend?”;三是拓展層次的任務卡。鼓勵學生進行更深入的交流,表達感受和觀點:“I think friendship is important because...”。在訪談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適時提供差異化的語言支持,引導能力較強的學生幫助其他同學,營造互助共進的學習氛圍。通過這種分層設計,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語言實踐機會,在原有水平基礎上實現(xiàn)進步。
(五)建立評價體系,保障教學質量
傳統(tǒng)的單一考試評價方式已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語言學習成效,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成為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必然要求。通過建立學習檔案袋、進行同伴互評、開展自我評估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可以全方位記錄學生的進步軌跡,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并給予針對性指導。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激勵性評價,著重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增強其學習自信心。
以深圳牛津版五年級下冊《Reading is fun》一課為例,教師可以為每位學生建立電子閱讀檔案,包含基礎閱讀能力評估表和閱讀興趣調查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完成一系列閱讀任務:一是基礎詞匯認讀“story,novel,magazine,newspaper”等;二是進行短文閱讀理解,回答“What's the story about?”等問題;三是進行閱讀感悟分享。教師通過觀察記錄表記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表現(xiàn),包括閱讀速度、理解準確度和參與度等維度。四是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填寫反思日志。這種多維度的評價方式不僅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狀況,還能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和反思能力。
三、針對多元情境打造與實踐參與英語教學的反思
(一)平衡情境多樣性與教學深度
在推進多元情境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過分追求情境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而忽視了教學的深度和實效性。有些課堂雖然營造了豐富的教學情境,但存在“形式大于內容”的問題,導致教學活動流于表面,未能真正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
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需要明確情境創(chuàng)設的目的性。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應該始終圍繞核心教學目標,確保每個情境都能有效支持語言知識的內化和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其次,要注重情境的實用性和真實性。選擇的情境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便于遷移運用,避免為創(chuàng)設情境而創(chuàng)設情境。再次,要把握情境切換的節(jié)奏。過于頻繁的情境轉換可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知識的深度學習。最后,教師還需要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注意知識點的有機整合。通過精心設計的情境,將詞匯、語法、功能等語言要素自然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目標知識。并且,要為學生預留足夠的語言實踐時間,讓他們能在情境中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實現(xiàn)從“知道”到“會用”的轉變。
(二)關注學生主體性與教師引導性
在實施多元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學生主體性和教師引導性的關系,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一方面,教師在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過分弱化了自身的引導作用,導致課堂出現(xiàn)“放任自流”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教師則習慣性地主導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未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要實現(xiàn)學生主體性和教師引導性的有機統(tǒng)一,需要明確教師的角色定位。教師應該是學習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單向傳授者。首先,在課堂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構建語言知識體系。其次,教師還要掌握恰當?shù)囊龑Ъ记?,適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放任不管。再次,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任務驅動、問題引導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學會“放手”,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空間,允許他們在實踐中犯錯、在錯誤中學習。最后,還要重視生生互動的作用,通過小組合作、同伴互助等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群體的智慧,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三)持續(xù)優(yōu)化教學策略與方法
教學策略與方法的持續(xù)優(yōu)化是確保多元情境教學效果的關鍵。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需求的變化,教學策略和方法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完善。要實現(xiàn)教學策略的持續(xù)優(yōu)化,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是教師要養(yǎng)成及時總結和反思的習慣,通過課堂觀察、學生反饋、教學評價等多種渠道,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
二是要針對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行動研究,通過實踐—反思—改進的循環(huán),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三是要重視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如多媒體教學資源、在線學習平臺等,拓展教學空間,提升教學效果。
四是要注意技術應用要服務于教學目標,避免技術使用形式化。教師還需要加強專業(yè)發(fā)展,通過參加培訓、交流研討等方式,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
五是要建立教師間的協(xié)作機制,通過集體備課、同課異構、教學觀摩等形式,實現(xiàn)教學經(jīng)驗的共享與提升。
四、結語
本文探討了多元情境打造與實踐參與中英語教學質效提升的新探索。未來的英語教育將面臨更多機遇與挑戰(zhàn),教師需要在現(xiàn)有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為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新時代人才而不懈努力。相信在教師們的共同探索下,英語教學必將邁向更高質量的發(fā)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