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讀金庸武俠小說的人越來越少,但使用出自金庸小說的慣用詞匯或語句,無論是在校園里或是社會上,仍是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
在金庸的“江湖”里,人物多有名號,如“東邪西毒”“九指神丐”“千臂如來”等。名號顯示著人物本身的個性化特質(zhì),或正或邪,或陰險毒辣,或古靈精怪。正如在校園里,老師與學(xué)生皆有自己的個性,也常常使用大眾皆知的“金”句。
以下內(nèi)容,也許你不知道它出自金庸小說,但你聽到肯定知道它表達了什么。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恨不知所終,一笑而泯。
我在讀高中的時候,暗戀隔壁班的一個男生。因為課間倒水喝需要經(jīng)過他們班的教室,我總是忍不住想看看他在不在教室里,但又不敢停留過久,怕被其他同學(xué)發(fā)現(xiàn)。那時候的暗戀就只是“想多看一眼”,沒法描述自己的感情。后來在一篇同學(xué)的作文里看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頓時覺得特別符合自己當(dāng)時的情感狀態(tài)。
前半句原出自《牡丹亭》,整句完整原文出自金庸的《笑傲江湖》。聯(lián)想令狐沖的為人,這句話的意境不言而喻。令狐沖雖放蕩不羈、隨性而為,但對于愛情卻一往而深,難以自拔。
一陽指
每當(dāng)我懷疑自己當(dāng)下所走的路是否正確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天龍八部》中枯榮大師對他的弟子本因說的一句話?!霸蹅冏约旱囊魂栔干凶孕蘖?xí)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學(xué)奇經(jīng)作甚?”這句話能讓我焦慮的心平定下來,未來是虛幻的,我只管練習(xí)我的“一陽指”,過分貪心別的“武林絕學(xué)”,只會在躊躇中錯過了當(dāng)下最好的時光。
一陽指,金庸武俠經(jīng)典中的大理段氏獨門武學(xué),兼具攻防與療愈之能。一陽指分品級,最高為第一品,第四品為修煉六脈神劍之基石。在“射雕三部曲”及《天龍八部》中,大理段氏、天龍寺僧及王重陽等人均精通此技,段智興憑一陽指位列“五絕”,并多次以此技克敵制勝,足以見其威力。
乾坤大挪移
在處理同學(xué)之間的矛盾時就能用上此功。當(dāng)兩個好朋友因為一點小事而爭吵,互不相讓,局面僵持不下時,我就巧妙地轉(zhuǎn)移他們的注意力,把話題從爭吵點引到他們曾經(jīng)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或者共同的興趣愛好上,成功地化解矛盾,讓他們重歸于好。
乾坤大挪移,作為金庸筆下《倚天屠龍記》中的傳奇武學(xué),源自遙遠的波斯明教,被尊為該教的無上瑰寶。此功法最終在中土明教圣地——光明頂?shù)碾[秘禁地內(nèi),被主角張無忌發(fā)掘并習(xí)得。
凌波微步
在課間擁擠的走廊上,大家都著急地奔赴下一節(jié)課的教室,人群摩肩接踵。我便像段譽施展凌波微步一般,巧妙地在人群中穿梭,左躲右閃,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教室,避免了碰撞和擁堵,那感覺就像是在人群的“江湖”中自如地游走。
凌波微步,源自金庸的《天龍八部》,乃逍遙派獨步武林的輕功秘技。靈感源自《周易》,融合了易經(jīng)中精妙復(fù)雜的六十四卦象。此技可以使人在行走間展現(xiàn)出仿佛凌波于水面的奇幻身法,既玄妙又飄逸。
滅絕師太
在我的高中時代,有這樣一位政治老師,被我們偷偷叫作“滅絕師太”。每當(dāng)她走進教室,所有同學(xué)都會迅速地安靜下來,回到座位上,開始背書。而等到上課鈴一響,她便讓我們倒扣書本,開始隨機點名抽背。背誦沒完成的同學(xué),就會被她請到辦公室“喝茶”。大家雖然對此都頗有意見,但也“敢怒不敢言”。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漸漸發(fā)現(xiàn),正是這份嚴格,讓我們在政治考試中一看到題干就會想到是哪本書哪個單元的哪個知識點,每一次因為害怕被抽背而做的充足準備,都變成了應(yīng)對考試的利器。考試成績公布,班級平均分名列前茅,同學(xué)們這才意識到,在“滅絕師太”嚴格的背后,是她的良苦用心。
滅絕師太,源自金庸的《倚天屠龍記》,為峨嵋派風(fēng)陵師太之徒,弟子為周芷若等。性格冷酷無情,嫉惡如仇,原則性強,終以自殺明志。
老頑童
近些年很流行的一個詞語叫作“躺平”。如果老頑童周伯通活在今天,他可能就是那個最會“躺平”享受生活的大師了。他隱居在百花谷,以養(yǎng)蜜蜂為樂,和幾個老朋友一起把酒言歡,讓過去的恩怨隨風(fēng)而逝。他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成為江湖第一的大俠,只想做一個可愛天真的小老頭。
周伯通,金庸筆下《射雕英雄傳》與《神雕俠侶》中的經(jīng)典角色,乃王重陽師弟,“全真七子”師叔。性格純真無邪,行事灑脫,不拘禮數(shù),故獲雅號“老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