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樹上,一群知了在不停地聒噪著,我知道盛夏已經(jīng)來了。
知了是夏天的主角,只要有樹,必定能聽到它們的聲音。你只需走近那棵樹,仔細去尋找,也必能找到幾只貼在樹干上黑不溜秋的“小玩意兒”。正因為抓它太難了,所以山里人想到了一個夏天才有的買賣——賣知了。抓知了并非易事,有人用網(wǎng)兜的,有人用黏物去黏,花的時間多,抓住的知了少。抓下來的知了如何售賣,也是要想出一個辦法的,總不能在知了的腿上綁上一條細繩站在大街上叫賣吧?于是,聰明的山里人利用竹編的技藝,編織一個小籠子,將知了編在籠子中。那精致的小籠子就夠吸引孩童的,更何況還有籠中能發(fā)出響亮聲的知了。兒時,在夏日里,我常在鬧市中見到有老人提著幾個竹編的小籠子蹲在地上叫賣,我是很想要的,但父親絕對不會給我買。在他看來,同樣都是山里人,這“玩意兒”不值錢。
我是幾年前才真正擁有過自己的知了。某年的盛夏,兒子還小,我抱著他在樹林中穿行,頭頂上像是被蓋了一個“音罩”,知了聲此起彼伏,我抬頭循著聲音找去,卻又很難找到它們。我突然萌生了要抓幾只知了的念頭,一根伸縮桿,幾塊塑膠“黏土”,現(xiàn)在抓知了的工具實在太簡單太方便了。你只需在樹底下候著,等知了聲響了就將“黏土”黏在桿子上。抓知了是需要全神貫注的。知了的顏色與樹皮相似度實在是太高,在樹下常常只聽得知了聲響,卻總不見其蹤影。知了雖聰明,但也不會一直躲在最高處,只要你仔細觀察,還是有跡可循的。知了的這對光滑透明的大翅膀是它逃命時的“利器”,但也是我們捕捉時,它難以逃命的“把柄”?!梆ね痢币坏ど纤囊粚Τ岚颍螒{它怎么撲騰都難以逃脫,輕輕松松就能抓住一只。如此這般,很少有逃脫的。
知了真是個“膽小鬼”,被抓之后不停地叫喚著。那一日我抓了五六只,把它們?nèi)糠胚M了塑料袋中,它們先是在塑料袋里發(fā)出“吱吱吱”的聲響,不一會兒就都老實了,安安靜靜地待在一邊??粗鼈兩珔杻?nèi)荏的樣子,我倒是起了“憐憫”之心,想著等過了今夜就放它們回去吧。不承想第二天,它們已全部奄奄一息了。
象甲又叫象鼻蟲,又叫“水竹搖搖”,這,是我們夏天最好玩的“玩具”。這種蟲子通體顏色暗黃,頭頂上有黑色對稱的斑點,口器與大象的鼻子相似,在口器的兩邊還長著如同象牙一樣的觸須,第一眼看到它,準能想起大象來。為什么會叫它“搖搖”?這就有點意思了。象甲是害蟲,它的六條腿就像是六把尖鉤,鋒利無比。一旦不小心沒抓住它的后背,反被它用鉤子般的腿腳鉗住,它便會使出全身的力氣與你抗爭??谄髋浜稀般^子”使勁地纏住你,直到它感覺自己沒受到危險才會松開。這時,你的手指已是鮮血淋淋。象甲可不比知了的色厲內(nèi)荏,它對手指是有很大的殺傷力的。它的玩法是掰斷它所有帶鉤子的腿,只留存它的“大腿”,然后從竹掃把中抽出一根細竹枝,撕成針尖,插進象甲的一只腿里。這時象甲會彈開甲背,展開翅膀不停地飛著,細竹枝便不停地搖動著。“搖搖”這兩個字就這么來了。戲劇性的是,象甲破壞竹子,我們拿竹枝“懲罰”象甲,真有“天道輪回”之感。至于為什么要插著細竹枝這么玩,可能是因為天氣炎熱,象甲扇動翅膀像是小風扇在吹,頗有涼意。
天牛也是蠻有趣的甲蟲,大家都看上了它那對鞭狀的觸須,像戲曲演員頭上戴的那一對“雉毛翎”,威武雄壯,像個大將軍。再配上一身帶著白點的“鎧甲”、鐵鉗般的口器與脖子上兩根利刺,真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好像天下無敵的樣子。若不是我們?nèi)祟惾フT捕,論單打獨斗,在自然界中它絕對可以“橫行霸道”。小時候膽子大,喜歡抓天牛玩,捏著天牛的觸須,它會發(fā)出“吱吱”聲。仔細看才發(fā)現(xiàn),天牛的“吱吱”聲只是它的頭與脖子摩擦時發(fā)出的。天牛怎么玩?無非也就是捏住它的觸須,聽它發(fā)出的聲音,或者拿來一些細樹枝和紙張讓其啃咬,看看它的咬合力。我也曾讓它啃咬過我的指甲,看他的口器硬還是我的指甲硬。結(jié)果咬到了我的手指,鮮血直流,痛得我直接將它摔在地上。
我不知道女孩子的脖子漂亮可以用“領(lǐng)如蝤蠐”來形容,后來讀到《詩經(jīng)》才得知,只是我對“領(lǐng)如蝤蠐”有不同的理解。說蝤蠐是天牛的幼蟲,通體乳白,用蝤蠐的顏色來形容女孩子脖子豐潤白皙。我查看了很多飛蟲的幼蟲,與蝤蠐相似顏色的很多,為什么單單要用蝤蠐來形容?有沒有一種可能,蝤蠐不是用來形容脖子白皙的?而蝤蠐也不一定是天牛還未變態(tài)發(fā)育時的蛹?反倒是變態(tài)發(fā)育后的天牛的脖子美得不可方物。圓圓的脖子,脖子上的硬殼更像美人的衣領(lǐng)。以昆蟲的“領(lǐng)”比美人的“領(lǐng)”更合理,這是我個人理解,不一定正確。
金花蟲倒像個女孩子,是我所玩過的蟲子中最溫柔的,它沒有鋒利的口器,全身綠得發(fā)亮,像是打上了一層蠟油。它爬行緩慢,頭小身體大,飛行時必須爬上幾步,然后停住,停頓一秒,再撅起屁股,兩塊甲殼向上抬起,彈出兩片薄翼,笨重的身體搖搖擺擺地在空中晃動。這種蟲在農(nóng)田里是常見的。那時,家的周圍都是農(nóng)田,農(nóng)田里種滿了長藤的植物,金花蟲就藏在其中。夜晚,四周一片漆黑,家里的那盞掛滿蜘蛛網(wǎng)的白熾燈一亮,各種飛蟲蜂擁而至,飛蛾、金花蟲,還有一些叫不出名的飛蟲,繞著燈光亂撞,直至筋疲力盡在地上爬行。第二天燈光所到之處都是一些金花蟲與飛蛾。飛蛾我是不喜歡的,全身灰色,毛茸茸的。大人們說,這些絨毛上面有“毒”,不可觸碰,我不知是真是假,不管如何,飛蛾總是不討人喜的。
我將兩只金花蟲放進鉛筆盒中帶到學校,課間我就把它們拿出來,看看哪只蟲子爬得比較快,但效果總不盡人意,它們總是不聽指揮。明明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兩只金花蟲總是爬向不同的方位,毫無競爭“意識”。后來我想到了一個玩法,用兩條細線將兩只金花蟲的腿綁上,又從父親的抽屜里偷出一個銀首飾,讓金花蟲拉著銀首飾走。這種銀首飾很輕、很薄,被壓成“菩薩”或“佛主”頭像,是我嬰兒時穿戴在手腳上保平安的。大了之后,銀首飾就被父親珍藏在了抽屜中,我是極喜歡這種精美的銀首飾的,很早之前就想“偷”出來玩了,于是馬上就偷了來,果然后來,銀首飾被金花蟲拉著拉著,就丟失了。這一頓打是免不了的。
在我們農(nóng)村,大人們會說螢火蟲夜里能“點燈”,這小小的蟲子無手無腳的如何點燈?想必是大人們誆騙小孩子的吧。白天,父親從農(nóng)田里抓了一只螢火蟲給我,放進了火柴盒里。到了夜里,我一直想象著螢火蟲能從火柴盒里出來,拔出一根火柴,點亮整個房間??晌业攘撕芫枚疾灰娝鰜?。第二天,我拉開火柴盒,那小蟲子早就被悶死在里面了。對于父親說的螢火蟲會“點燈”的事,我早已不信。后來長大了一些,一天夜里,與姐姐在田間閑逛,在我們周圍突然出現(xiàn)了幾個亮光,它像仙女似的,飛得如此輕盈和曼妙。我趕緊伸手去抓。這是我第一次與螢火蟲“親密接觸”。它溫暖的腹部里像被嵌進了一盞亮燈,忽明忽暗,似在吸收著大自然的精華。我太愛這個小精靈了,它是老天爺贈送給人間的“繁星”,驅(qū)散了整個山間的黑暗,讓我們的內(nèi)心更加柔軟。我是不忍傷害它的,明知將它帶回家去,它必是死路一條,索性將它放回藤葉上點綴整片農(nóng)田吧!后來我再也沒有見過螢火蟲,農(nóng)田依然是那片農(nóng)田,但螢火蟲像在人間被人類“抹”去了一般,再也不見其蹤影。我曾在樓下花壇中的藤葉上見過一種黃色的蟲子??赡苡洃洺霈F(xiàn)了偏差,螢火蟲發(fā)的黃光讓我一直以為螢火蟲是黃色的,于是我就把這種黃色的蟲子當成了螢火蟲帶回了家。這種蟲子只要觸碰它,就會裝死,并在你的手上留下黃色的液體。我興沖沖地告訴母親,抓到了螢火蟲。母親則笑著說那根本就不是螢火蟲,而是黃條跳甲。
那一年,我已經(jīng)35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