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普特融合高質量發(fā)展是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近年來,不少地區(qū)都在積極探索構建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體系。對于學校而言,具體落實這一體系須細致規(guī)劃與周到執(zhí)行,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各種挑戰(zhàn)。比如,當家長無法接受孩子的現(xiàn)實狀況時,學校如何處理好家校關系,在尊重家長情感的同時,有效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校長,我有一個發(fā)生于本校的故事想和大家分享。
五年級2班有一位名叫小迪的特殊學生,他身材高瘦,智商僅相當于4歲孩童,只能畫一些簡單圖形、寫5以內(nèi)的數(shù)字,日常作業(yè)多由家長代勞。班主任韓老師及其他科任老師都對小迪關愛有加,學生們也樂于幫助他,陪他玩耍,從不嘲笑或欺負他。小迪的媽媽是一位三甲醫(yī)院的心理醫(yī)生兼行政領導,她難以接受兒子的現(xiàn)狀,于是頻繁向老師提出各種特殊要求,甚至以心理醫(yī)生的專業(yè)角度給老師們“布置作業(yè)”,就如何與小迪交流、記錄其反應、提高其學習成效等問題,要求老師們學習并執(zhí)行她提供的詳盡材料,而她則會定期回收學習記錄。
面對這樣的家長,老師們倍感壓力,卻又束手無策。聽聞這件事后,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與小迪媽媽聊一聊。在不久之后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校內(nèi)巡視,經(jīng)過一間教室時看到韓老師和幾位科任老師并排而坐,每個人低著頭,手中握著一沓材料,靜靜聽著一個人說話。出于好奇,我走進了教室。老師們見了我,起身禮貌地打招呼,那位陌生人也起身,介紹了自己是五年級2班小迪的母親。我意識到她可能正在給老師們布置新的“作業(yè)”。我微笑著示意她繼續(xù),中途,瞅準時機提出想與她單獨談談。
小迪媽媽滔滔不絕地向我分享了她的教育思考。我禮貌地提問道:“您考慮過小迪完成義務教育后的未來規(guī)劃嗎?”聽我這樣說,她愣了一下,隨后答道:“當然希望他學習進步,繼續(xù)上高中,早日融入社會?!蔽覐乃脑捴凶x出她對孩子的深切期許,同時也察覺到她或許對于孩子未來生活的實際安排缺乏深入思考。于是,我繼續(xù)說道:“我特別理解您的心情,您應該清楚小迪的現(xiàn)狀?,F(xiàn)在,我們老師關心愛護他,同學們幫助包容他,他在班里生活得很開心。但我們一直過分糾結于提升他的學習成績,這可能不太現(xiàn)實,也會給老師們帶來不小的壓力?;蛟S我們可以更多地考慮小迪的長遠未來,比如看看他喜歡什么、擅長什么,幫助孩子掌握一項技能,這樣他長大后就能憑借這項技能在社會中立足?!?/p>
在我說話的過程中,小迪媽媽默默地流下了眼淚,表示她不是不明白,只是從前一直逃避思考這些。我安慰她:“我聽課時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畫畫和唱歌。您可以多關注他這兩方面的表現(xiàn),說不定我們小迪像音樂指揮神童舟舟那樣,有特殊的天分呢?!毙〉蠇寢屄犖疫@樣說,既慚愧于此前對孩子這兩方面的忽視,又感到驚訝、欣喜,表示以后會多關注激發(fā)他的潛能。我也向她承諾,會與老師們溝通,讓他們更加關注小迪,并讓美術、音樂老師多給他一些展示的機會。之后,學校還悄悄成立了“小迪幫扶團隊”,為他擬定了專屬幫扶計劃。在特教專業(yè)老師、班主任、家長和小伙伴的共同幫助下,小迪不僅依然快樂地生活著,他的畫畫作品還在豐臺區(qū)融合教育活動中獲了獎。在小學畢業(yè)典禮上,我親自為他頒發(fā)畢業(yè)證書,并與他和班主任合影留念,在第一時間將照片傳給了小迪媽媽。
在此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幫助每個特殊兒童挖掘其獨特的個性與發(fā)展?jié)摿?。首先,學校應及時與家長溝通,幫助他們?nèi)胬斫夂⒆拥木唧w情況,引導他們正視并接受孩子的實際狀況。其次,學校可以邀請專業(yè)的特殊教育老師為相應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的教育計劃,并誠摯地邀請家長參與其中。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一系列融合教育活動,鼓勵特殊兒童與其他學生共同參與,從而增強他們的社交技能和自信心,并定期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xiàn)和進步。通過持續(xù)、有效的溝通與反饋,家長才能逐漸轉變觀念,接受并支持學校的教育方法。這樣,家校雙方才能攜手共進,奏響普特融合的新樂章,共同推動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