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xiàn)有的實驗結果來看,幾乎所有的人類常見慢性疾病都和血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早上空腹時測出的血糖值高于7 毫摩/ 升即為糖尿病,須高度重視,立即治療,這一點肯定不用多作解釋了。其實,對于體檢指標正常的人來說,血糖值在一天中的變化情況同樣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健康指標,因為血糖水平的大幅度升降會對健康帶來很不好的影響。
血液中的葡萄糖來自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它們在消化系統(tǒng)中被分解為葡萄糖,并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于是血糖水平上升。之后,胰腺會分泌胰島素,促進肝臟細胞和肌肉細胞將葡萄糖轉(zhuǎn)化為糖原儲存起來,血糖濃度便會下降。所以,血糖水平的升降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
但是,如果血糖水平變化過快,在血糖變化圖上形成了尖峰(即血糖尖峰),這就不好了。研究顯示,血糖尖峰和糖尿病一樣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這是因為哪怕短時間內(nèi)的血糖濃度過高,都會影響血管的舒張和收縮,促進血管內(nèi)壁斑塊的形成和增長,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不僅如此,血糖尖峰還會增加活性氧(ROS)的濃度,過高的ROS 會對細胞造成損傷,從而增加慢性炎癥的發(fā)生風險,而慢性炎癥幾乎和所有的慢性疾病都有關聯(lián),其中就包括癌癥和心血管疾病。
血糖過高不好,過低同樣不好,它會影響人的正常行為,甚至會導致猝死。除了故意餓肚子或者用錯藥物,導致低血糖的一大原因就是血糖尖峰。當我們的身體檢測到血糖快速升高時,就會迅速分泌大量胰島素,此時如果食物中的葡萄糖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多,那么血液中的剩余胰島素就會導致低血糖。人處于低血糖狀態(tài)時食欲會大增,這就是為什么如果一個人在短時間內(nèi)吃了大量甜食反而更容易餓。換句話說,血糖尖峰的頻繁出現(xiàn)是減肥路上一塊最大的絆腳石。
至于血糖尖峰和神經(jīng)性疾病的關系,目前尚未有定論。但已知人腦細胞對血糖的供應極為敏感,如果血糖濃度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大幅度變化,很有可能給腦神經(jīng)元帶來額外的壓力,也許這就是神經(jīng)性疾病的由來。
更重要的是,血糖變化幅度過大很可能是導致2 型糖尿病的一大原因,因為我們的身體并不適應如此劇烈的血糖濃度變化。
作為高等哺乳動物,人類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更多地體現(xiàn)在大腦上,我們的身體并沒有太大的靈活性。再加上現(xiàn)代科技導致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體顯然有點應接不暇,其結果就是各種慢性疾病。
比如,我們的祖先沒有太多機會吃到含鹽量高的食物,所以我們的身體無法適應過咸的食物,這就是為什么口味重的人很容易得高血壓。再比如,我們的祖先生活相當規(guī)律,因為夜晚沒有照明,啥事也做不了,只能睡覺,這就是為什么現(xiàn)代人紊亂的作息會對健康造成巨大傷害。還有,我們的祖先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會跟著父母在外面跑,所以我們的視神經(jīng)發(fā)育與充足的陽光關系密切,這就是為什么整天待在屋子里的孩子很容易近視。
同理,對于我們的祖先來說,蜂蜜幾乎是唯一的甜味來源,所以我們的身體很難適應添加了大量蔗糖的現(xiàn)代食物,其結果就是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
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的變化幅度,我們首先要掌握自身血糖尖峰的出現(xiàn)規(guī)律。最好的辦法當然是使用便攜式血糖儀,但這種儀器比較貴,而且,關于非糖尿病患者使用血糖儀的必要性學界尚無定論,正反雙方都有研究結果支持。
不過,即使沒有血糖儀,我們也能通過一些癥狀大致猜出自身的血糖狀況。比如,如果飯后出現(xiàn)疲乏、尿頻、口渴、頭疼、嗜睡,甚至視線模糊等癥狀,大概率就是因為我們的血糖正經(jīng)歷著一次尖峰。
如何避免出現(xiàn)血糖尖峰呢?有很多種方法被證明有效。
首先當然就是注意飲食,盡量不要吃血糖生成指數(shù)(GI)高的食物。顧名思義,血糖生成指數(shù)就是衡量一種食物升高血糖能力的度量標準。幾乎所有甜味食物都含有大量蔗糖或者果糖,GI 值都很高。白米飯和精制面粉制品的GI值也很高,相比之下,蔬菜、豆類、堅果和一部分水果的GI 值相對較低。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因為育種技術的進步,如今的水果大都比過去甜了很多,所以水果也不能吃太多。
以上應該都是大家早已知道的方法,不過實行起來很可能會比較困難,因為美食是人生樂趣的一大來源。下面提供幾個更加實用的方法,讓大家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時盡可能地拉平血糖的變化曲線。
1. 先吃蛋白質(zhì)或者脂肪,再吃碳水化合物,比如先吃“大菜”再吃甜食,因為蛋白質(zhì)和脂肪可以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血糖尖峰。
2. 先吃蔬菜再吃碳水化合物,比如先上沙拉再上主菜,因為纖維素同樣可以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降低血糖尖峰。
3. 盡量避免攝入人工甜味劑,因為這種甜味劑會給身體發(fā)送錯誤信號,誘導胰腺分泌大量胰島素,導致血糖出現(xiàn)波谷。
4. 吃完飯之后千萬不要靜止不動,而是出去散一會兒步,或者從事一些輕體力勞動,這么做可以消耗一部分血糖,拉低血糖尖峰。
5. 保證充足的睡眠,因為有證據(jù)顯示缺覺會導致出現(xiàn)血糖尖峰。
6. 盡量避免焦慮,避免攝入酒、咖啡等刺激性物質(zhì),這些都已被證明能夠拉高血糖尖峰。
最后,幾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添加了大量的糖,同時又去除了口感不佳的纖維素,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防止加工食物帶來的血糖尖峰,所以只能盡量少吃。比加工食物更糟的是含糖飲料,因為液體食物要比固體食物更容易被消化,所以含糖飲料的GI 值非常高,一定要想辦法戒掉。
袁越
網(wǎng)名土摩托,1968 年生于上海,5 歲隨家人去北京生活。
1986 年進入復旦大學生物工程系學習。
1992 年留學美國,獲生物學碩士學位。
1994 年至2004 年在美國從事生物技術研究。
2005 年初回到國內(nèi),擔任華納唱片公司歐西部經(jīng)理。
同年進入《三聯(lián)生活周刊》,擔任特約撰稿人至今,負責撰寫科技報道、旅游與地理和“生命八卦”等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