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主要分析黃公望先生《富春山居圖》蘊含的藝術特色,希望能讓人們切實地感受到繪畫所具有的獨特美感。通過分析畫面中的意境、筆墨技法、構圖方式、思想感情等,欣賞者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黃公望先生的內(nèi)心想法,以及了解《富春山居圖》對后世繪畫所帶來的影響。通過對繪畫藝術特色的分析,了解更多的繪畫技巧、提高自身的繪畫能力。
[關 鍵 詞]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藝術特色;筆墨技巧;元代山水畫
作者簡介:蘇玲(1982—),女,漢族,山西陵川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的巔峰之作,也是我國元代山水畫的經(jīng)典之作。在分析這幅畫卷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蘊含的山水審美意趣是畫卷的關鍵內(nèi)容。唐宋時期,中國山水畫漸漸發(fā)展成熟;元代時期,我國山水畫中抒情寫意的表達效果達到了巔峰狀態(tài),其中《富春山居圖》就是代表作之一,畫卷整體給人一種蒼勁有力、群峰競秀的感受,描繪了富春江江畔獨有的初秋之景。
一、探析《富春山居圖》的價值
通過分析《富春山居圖》的整體創(chuàng)作效果以及這幅畫卷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可以得出,黃公望在該內(nèi)容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章法十分嚴謹,給人一種畫面工整的視覺感受,讓人們在分析畫卷的過程中切實地感受到其所具有的藝術魅力。在分析黃公望的作品時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富春山居圖》,他筆下很多作品都展現(xiàn)了豐富的個人情感?!陡淮荷骄訄D》之所以成為黃公望所有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品,根本原因是《富春山居圖》在構圖以及筆墨技巧的選擇上都具有獨特的藝術特點和藝術價值,讓人們在觀賞《富春山居圖》時能獲得內(nèi)心獨有的平和感。
(一)對浙派畫家的影響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可謂是中國山水畫中的經(jīng)典以及傳奇之作,對后世繪畫產(chǎn)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對浙派畫家而言影響更加深遠。
浙派畫家在賞析這幅作品時,基于傳統(tǒng)繪畫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了一幅又一幅令人喜愛的繪畫作品。浙派畫家通過分析和學習《富春山居圖》所具有的繪畫特色以及藝術特點,在此基礎上對創(chuàng)作理念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分析,了解畫卷的特點,同時挖掘《富春山居圖》所具有的獨特的時代風貌,將自己在觀賞這幅畫卷時的收獲與感悟運用在后續(xù)的繪畫過程中。
(二)對社會以及審美發(fā)展帶來的影響
《富春山居圖》不僅在繪畫方面產(chǎn)生了影響,對漢服以及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開發(fā)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近幾年先后推出了相關的郵票、藝術雕刻等,《富春山居圖》系列文創(chuàng)作品不僅展現(xiàn)了這幅畫卷所具有的獨特美感,同時讓人們領悟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傳承過程中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二、《富春山居圖》藝術特色分析
(一)構圖
1.橫卷構圖的藝術特色
《富春山居圖》采用了橫卷展開的構圖方式,這種獨特的構圖方式也是畫卷的藝術特色之一,是內(nèi)容與形式有機的結(jié)合。橫卷構圖時,人們的視覺中心點位于水平線上,如同平移的攝像機,在視線上給人營造一種寬大、深遠的局勢,平移的視線并不會影響人們的正常視野。在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畫面所想展現(xiàn)的山巒由原本的平行視線逐步走向縱深的方向。橫卷構圖中山水相連,跌宕起伏,氣勢恢宏,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美感。
2.《富春山居圖》的構圖
《富春山居圖》的構圖可謂十分精心,無論是繪畫中的山、水還是樹木、舟都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在這幅畫卷中所有的位置安排均符合我國古代山水原則以及山水畫的審美標準。從遠處看這幅畫卷給人一種視線開闊、景色蒼茫之感,同時也展現(xiàn)了畫面整體淡雅的特點,充分展現(xiàn)了富春山江畔溫潤的山光,體現(xiàn)了幽靜雅致的意境。
3.元代山水畫的構圖方式
宋代時期的山水畫與元代山水畫具有一定的區(qū)別,宋代山水畫更多以全景式的角度進行構圖,而元代山水畫的構圖更多是將平原與高原相結(jié)合,給人一種志存高遠、遼闊的感受,大部分的畫卷構圖方式層次清晰、意境廣闊,近景多以松竹進行點綴,遠景則以山川為襯,利用河流隔開?!陡淮荷骄訄D》在進行構圖時,將主圖布置于畫面中,上下均有一定的留白,具有極強的下沉感以及上升感,給人一種極為舒適的觀賞體驗。
(二)筆墨技巧
1.筆墨技巧的重要性
在對任何一幅繪畫作品的藝術特色進行探索時,必須了解繪畫作品本身所展現(xiàn)的筆墨技法?!陡淮荷骄訄D》具有極強的藝術風格,畫家利用淡雅的筆調(diào)清晰地描繪了富春江一帶初秋的獨特景色,給人一種怡然自得的觀感。觀者還可以通過畫面了解富春江一帶秋天的景色,身臨其境地感受富春江一帶秋天的獨特美景。
2.筆墨技巧的選擇
在《富春山居圖》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者將濃墨與淡墨相結(jié)合。例如,畫山水等景物時,通過將兩種不同的畫法相結(jié)合,形成由淡到濃的層次表現(xiàn),無論是山水或是樹木都在畫面中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濃淡結(jié)合也體現(xiàn)了良好的視覺效果,讓人們在觀賞這幅畫面時能夠感受到黃公望先生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力以及藝術感染力。在《富春山居圖》的畫面中,無論是山川還是舟渡均以淡墨為主,寥寥幾筆卻讓人們切實地感受到了畫面的獨特美感。
3.筆墨技巧與畫面之間的關聯(lián)
利用不同的筆墨對不同的景物進行刻畫和描繪,讓整幅畫面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給人一種跌宕起伏的感受,節(jié)奏的變化更加豐富。無論是干枯還是濕潤的墨法運用,或者是淡墨與濃墨之間的有機結(jié)合,使得景物躍然紙上,達到了神形兼?zhèn)涞男ЧT谡麄€繪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筆墨虛實、枯潤相結(jié)合,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富春山居圖》對水面波紋的勾勒和表現(xiàn)上,所采用的是橫向處理方法,江面給人一種極其生動的感受,使畫面更加清晰地展現(xiàn)在所有觀者的面前。利用長線條對山體相交處進行表現(xiàn),或是對淺水處進行表現(xiàn),具有極為良好的藝術表達效果,人們在觀賞畫面時能夠感受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也賦予《富春山居圖》極為強大的、蓬勃的生命力,提升了畫面本身的自然性和美感。
4.筆墨技巧使用的價值
在《富春山居圖》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其藝術特點非常明顯,通過筆墨之間的濃淡結(jié)合,能夠讓人們切實地感受到繪畫本身的生命力。畫卷的筆墨技法嫻熟、落筆有力,通過粗細長短不一的橫點、豎點等,將富春江一帶的高峰、平坡、叢林等一系列自然景物完美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增強了畫面本身的生動性,在欣賞畫卷時宛如真的到了富春山江畔一般,領悟了自然奇觀,也感悟到了創(chuàng)作技巧的獨特性。
(三)意境
1.意境的重要性
在分析《富春山居圖》所具有的藝術特點和審美價值時,發(fā)現(xiàn)意境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中國的山水畫中,意境是極為重要的,其可以增強作品本身的藝術表達效果,讓人們在看到這幅作品時擁有豐富的內(nèi)心感受。意境也是繪畫者與觀者之間基于情感和精神的溝通,這也是社會發(fā)展中極為重要的紐帶,一幅作品之所以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本原因就是這幅作品所表達的意境是獨一無二的?!陡淮荷骄訄D》描繪的是富春江一帶的獨特景色,初秋時節(jié)的景色可謂扣人心弦,充分地表達了中國山水畫中不容忽略的美學特點。在分析《富春山居圖》時,發(fā)現(xiàn)其不僅僅是對富春江一帶的山水、樹木以及湖畔泛舟等景物進行勾勒,同時也表達了創(chuàng)作者自身的情感和思想。黃公望在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時,充分地展現(xiàn)了他極為扎實的繪畫基礎以及對筆墨技巧的掌握,以及對自然和情緒的表達,這也使得這幅畫卷擁有了獨一無二的意境美。
2.實現(xiàn)寄情于景的自我表達
繪畫是情感表達的一種獨特載體,這也是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思想內(nèi)容,是山水畫情感表達的有力支撐。《富春山居圖》在進行景物描寫時,所展現(xiàn)的是繪畫者自身的精神世界,將自己的心靈、想法、對世界的認知寄托在畫面中,寄托在自然景物中,借物抒情、寓情于景,將自然景物作為情感表達的工具和載體。
3.黃公望的經(jīng)歷與意境之間的關系
分析《富春山居圖》的畫面,首先應了解黃公望“寧靜以致遠”的畫風,感受他淡泊名利的心態(tài)。黃公望與其他人不同,一生歷經(jīng)坎坷。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與辛酸。他年輕時做過書吏等,后因被人誣陷而入獄,出獄后他行走于江湖,長期游走在不同的山川湖海之間,發(fā)現(xiàn)了山川湖海的美,實現(xiàn)了對自身的療愈,進而越來越喜歡自然景物。繪畫創(chuàng)作時,他將自己對自然的領悟和感受融入其中,對朝暮的變化可謂是了然于心,借助富春山兩岸的美景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悟,實現(xiàn)了情景之間的充分交融。
(四)《富春山居圖》作品的簡潔性
黃公望先生借助繪畫創(chuàng)作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運用獨特的繪畫方式對富春江一帶的初秋景色進行描繪。通過自然景物,將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自身的情感充分展現(xiàn)在了畫卷上,讓《富春山居圖》不僅僅具有繪畫本身的美感,也傳遞了更多的精神內(nèi)涵。相比于傳統(tǒng)的山水畫而言,《富春山居圖》在當前之所以被人們所喜愛并對其進行深入探討、學習和鉆研,也是因為其在造型方面獨具特色,并且相對簡約,寥寥幾筆就將景物的特點全然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也將富春江一代初秋的客觀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和其他的山水畫相比,《富春山居圖》在繪畫時并沒有用相對夸張的筆墨進行創(chuàng)作,濃墨重彩在這幅畫上出現(xiàn)的相對較少,也沒有通過大量的裝飾創(chuàng)造對繪畫本身進行描述,雖然相對簡單,卻生動形象地勾勒了富春江一帶獨特的畫面美感,打破了傳統(tǒng)中國水墨畫中對畫面、對景色本身所具有的束縛感。黃公望的創(chuàng)作可謂是率真且隨意,使用獨特的繪畫方式對造型進行客觀形象的勾勒和描繪,具有極為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并且讓人們能夠真切地觀察、體驗、了解繪畫本身的價值和美感,這是一種極強的筆墨技巧,展現(xiàn)了黃公望的繪畫能力。他在繪畫的過程中以心為主、以物為輔,充分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美。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富春山居圖》是中國繪畫史上傳世的經(jīng)典作品,在構圖、筆墨技巧等各個方面都做到了獨具匠心,使得這幅畫卷具有極強的審美價值以及藝術特點。為此,我們需要對《富春山居圖》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這幅畫卷的獨特美學思想,對藝術特色進行欣賞,感悟獨特的繪畫風格,加強對美術技巧的學習、對美的啟迪和感悟,了解什么是情與景,領悟這幅畫卷本身所要傳遞的思想感情。
參考文獻:
[1]焦曉杰.《富春山居圖》藝術創(chuàng)作特色探析[J].藝術評鑒,2021(7):41-43.
[2]陳郁.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藝術特色賞析[J].美與時代(中),2023(9):54-56.
[3]劉凡,田沁園,張都.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藝術療愈功能研究:以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為例[J].美術大觀,2022(10):114-117.
[4]王詩麗,王鳳珍,史豪祥.基于景觀圖示語言的《富春山居圖》生態(tài)智慧解析[J].設計藝術研究,2020,10(4):106-113.
[5]何宇清.千古傳奇的精神家園:《富春山居圖》賞析[J].書畫世界,2021(9):86-87.
[6]張騰文.從《富春山居圖》探析黃公望的藝術風格[J].藝海,2019(8):58-59.
[7]黃瀾.畫可道,非常道:淺讀《富春山居圖》之感[J].名作欣賞,2022(33):164-166.
[8]楚勝藍.探究《富春山居圖》中的構圖形式[J].美與時代(下),2020(5):62-64.
[9]鞏朋.淺議《富春山居圖》和黃公望的審美觀[J].美術教育研究,2018(1):23-24.
[10]錢昀.長卷鐵畫《富春山居圖》解析[J].國畫家,2019(2):71-73.
[11]張惠丹.探析《富春山居圖》的文化價值傳播[J].美與時代(中),2018(11):142-143.
[12]王穎尉.品讀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J].戲劇之家,2016(22):162.
[13]焦繼萍. 《千里江山圖》與《富春山居圖》的審美啟示[J]. 藝術評鑒,2023(23):38-43.
[14]張麗娟. 走近黃公望與他的《富春山居圖》[J]. 蘭臺世界,2014(21):120-121.
[15]戴平. 說不盡的黃公望和《富春山居圖》:評富陽越劇《富春山居圖》[J]. 中國戲劇,2023(10):41-42.
[16]費幼文. 小學美術欣賞“一圖三式”的學習路徑探究與運用:以《富春山居圖》欣賞一課為例[J]. 新課程,2023(4):49-51.
作者單位:晉城市陵川縣崇文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