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他們坐快艇過河了!”波諾站在水流湍急的河邊,焦急地看著兩個逃跑的間諜的背影。這兩個間諜假裝游客,在附近的農(nóng)田里投放蟲卵,試圖破壞生態(tài)。
河面寬闊,又沒有船只,幾個特工學(xué)員無計可施。就在這時,一個家住河邊的村民跑過來,把他們帶到了河岸的高處。
學(xué)員們看到,在這山坡上的一棵大樹上系著一條粗粗的鋼索,鋼索的另一頭直通對岸。
“這是溜索!”鹿靈驚呼,“我們可以過河了!”
原來,這條鋼索是這一帶的村民平時用于渡河的工具——溜索。
溜索在我國自古就有,通常以一條鋼索或粗繩連接山谷兩側(cè),一頭高,一頭低,人可由高向低溜過河谷。
“水上飛”
村民說:“從這邊過去的溜索在這里,從對面回來的溜索在對岸往南走200米的地方。你們?nèi)绻牖貋?,到那兒去就行?!?/p>
學(xué)員們在村民的幫助下,一個接一個地往身上套上溜索固定裝置,嗖嗖地滑過河面,順利到達對岸。
兩個逃跑的間諜怎么也想不到,追兵來得這么快。幾個學(xué)員對兩人展開包抄戰(zhàn)術(shù),不到5分鐘就把他們抓到了,還在他們的背包中找到了剩余的蟲卵,這下人贓并獲,他們無從抵賴。
按照村民之前所指的路,學(xué)員們找到了回來的溜索,又過了一把“水上飛”的癮。這時,正好遇到一些村民趕集回來,只見這些村民駕輕就熟地把自己和菜籃子、麻袋、拉桿箱等都掛在溜索上,輕巧地過河。
波諾不禁感慨:“溜索真是無所不可托運??!”
“那當(dāng)然,這可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的智慧哦?!甭轨`說,“溜索在古代就是一些山區(qū)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們上學(xué)、搬家、運牲畜、采購等都靠它。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fā)展,有了橋梁和公路之后,溜索已經(jīng)從單純的交通工具發(fā)展為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啦?!?/p>
波諾說:“咱們回去之后向F少校提個建議,體育課增加溜索訓(xùn)練吧?!?/p>
“我看行。”鹿靈點點頭。
平溜和陡溜
在將兩個間諜押到指揮中心后,鹿靈和波諾又返回了河邊的村莊,向村民們請教溜索的技巧。他們這才知道,原來,溜索分為兩種形式,分別應(yīng)對不同的地形。
一種是平溜。平溜的溜索基本平直,沒有傾斜度,往來都可以溜渡,適合沒有地勢落差的地方。人們出發(fā)時用力一蹬腿,靠慣力滑行,滑至中央時通常會停止,這時,就要手足并用,攀住繩索往前移動直至對岸,非常費力。
一種是陡溜。陡溜有一來一往的兩根溜索,憑借地勢的落差,很輕松就能滑到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