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梁溪河,悠悠校園情。河埒中學坐落于無錫的母親河梁溪河畔。80年的辦學歷史猶如一幅長長的畫卷,記載著幾代河埒教育人的奮斗歷程。近十年來,美麗的梁溪河再次見證了學校的快速發(fā)展。全體河埒人懷揣著教育的理想、踐行著理想的教育,踏歌而行,努力建設老百姓真正認可的家門口的好學校。
理念引領,用情懷感染人
一所學校選擇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就會外顯為教育的行為和校風,內隱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育主張。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們追尋著先賢們樸素的教育信仰,堅持用樸實品質和美好情懷浸潤河埒師生。學校秉承“勤之效之”的辦學精神,以“上善”為校訓,形成了“仁愛和融”的校風、“有容潤新”的教風以及“勤勉敏行”的學風。
我們倡導教師“兢兢業(yè)業(yè)工作、有滋有味生活”、學生“認認真真學習,有聲有色成長”、家長“安安心心生活,有愛有度陪伴”。一是以上善文化凝聚人心,根據教師不同年齡段和成長經歷,開展不同主題的活動。通過開展“梁溪微講堂”之“我的教育敘事”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組建“青年教師成長營”“骨干教師發(fā)展聯盟”“資深教師智囊團”等,讓教師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激勵教師做大氣、正氣、書卷氣的教育人;我們開展羽乒聯賽等參與度很高的教職工體育活動,倡導教師“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工作三十年”;我們實施以河埒小春晚為代表的系列“暖心”工程,增進教師相互了解,增強河埒集體的凝聚力。二是以學習共同體建設為抓手,創(chuàng)設學生學習的良好生態(tài),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努力培養(yǎng)“五育”并舉的新時代好少年。三是以家校社共育為途徑,建設與學校育人理念相通、育兒觀念相近的家長學習共同體,做好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和家委會的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制度先行,用管理激勵人
制度建設是學校高質量發(fā)展的有力保障,既要體現管理的剛性,又要突出人文關懷的柔情。當然,人文關懷絕不是制度的人情化,以人為本絕不是以個別人為本。學校管理者要尊重教師的人格主體性,關心教師的情緒狀態(tài),牢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激發(fā)教師的榮譽感。
十年來,河埒中學堅持制度先行,用管理激勵教職工,促進了學校良好風氣的形成。一是通過調查研究、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聽取各方意見,確保制度制定過程發(fā)揚民主、實施過程公平公正,強調前瞻性、凝聚力和執(zhí)行力。我們設立榮譽欄、設置河埒師德獎,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二是持續(xù)完善師德建設、績效考核、全員聘用、后勤保障等六大方面的制度。不論是大刀闊斧的改革還是潤物無聲的改良,我們始終以有利于教師團結、有利于工作開展、有利于學校發(fā)展為標準,結合校情,精準施策,有力推動學校管理的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
夯實課程,用行動培養(yǎng)人
如果說辦學理念是“靈魂”,學校治理是“骨骼”,那么課程體系就是“血肉”。我們在嚴格完成國家規(guī)定課程的同時,還以微行動的方式,不斷開發(fā)和實施校本課程,逐步形成“清溪校本課程群”。學校連續(xù)十年榮獲校本提升年度考核全區(qū)第一名。
課程群涵蓋40門課程,涉及人文素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身心素質、藝術修養(yǎng)、學科競賽五大類,逐步形成紅樓夢文學社、3D機器人、無人機等一批精品社團和課程,構建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校本課程體系。我們選拔并培養(yǎng)優(yōu)秀選手參加各級藝體和科技類競賽,每年度學生參與各類競賽獲獎人數達百余名;學校合唱隊多次榮獲市級文藝展演金獎;學?;@球隊、羽毛球隊多次榮獲區(qū)級競賽冠軍。
萃一方百姓子弟,育一片鄉(xiāng)梓桃李。多年來,河埒教育人始終堅持為孩子發(fā)展、為濱湖騰飛、為家國未來辦學興教,以教育的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努力把校園建設成為師生充滿期待的地方、師生自由呼吸的地方、師生精神生命同生共長并倍感幸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