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閱讀一部小說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參與想象,推測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這種很想知道故事結(jié)局的關(guān)切和期待心理就源于懸念產(chǎn)生的力量。在《樹上的男爵》這部小說第一章的末尾,柯西莫宣稱“我決不下樹”。“決不”是一種態(tài)度,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下樹。可是,人力有時盡,天意命難為,柯西莫能如愿在樹上生活一輩子嗎?這個巨大的懸念引領(lǐng)著讀者深陷作品,與作品共泳。
第六章中,上樹不久的柯西莫遇見了一只壯碩的虎斑貓,作者連用了六個排比和正側(cè)面描寫渲染虎斑貓的兇猛,柯西莫被逼得跳到山毛櫸最低的枝干上,眼看著就要落地了,他抱著寧死不下地的決心,用兩腿緊緊夾住樹干,身子后仰,抓住虎斑貓想穩(wěn)住身體的那“一秒鐘”,將短劍深深扎進貓的腹底后脫險??挛髂?,沒有下樹。
第十四章中,兩個土匪烏加索和貝爾·洛雷故意縱火,點燃柯西莫睡覺的白蠟樹,企圖趁火劫掠森林里的木材并嫁禍于柯西莫?;鹕嘁呀?jīng)舔著了樹干,鳥兒驚飛,小狗哀嚎,松鼠和貓頭鷹逃走,柯西莫就在火的上方,他還不下樹嗎?柯西莫沒有驚慌失措,他果斷地把一大桶解渴用的杏仁糖漿噴灑向最外圈的火舌,切斷了火源,同時跳到一棵小山毛櫸上,拼命呼救,喊醒了燒炭窯的工人,大家齊心協(xié)力撲滅了大火,守護了樹上王國??挛髂?,沒有下樹。
綜上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作家卡爾維諾在自然之險和人事之危兩個維度上都設(shè)置了懸念,但結(jié)果是一樣的,柯西莫都沒有下樹。他在險境中提升了應(yīng)變能力,也磨煉了意志品格。
即便如此,讀者的心中仍存疑惑:年邁的柯西莫總有體衰病弱與世界告別的那天,他的親人總要迎接他下樹的。按照這樣的常理,小說的結(jié)局將背離柯西莫“決不下樹”的初衷,作家會如何寫完這部作品呢?
第二十九章中,柯西莫真的老了,作家用了一整段細致的描寫刻畫他的老態(tài):“羅圈腿、像猴子一樣的長胳臂、駝背,套一件長長的皮斗篷,連腦袋也裹在風(fēng)帽里,像一個毛茸茸的修士?!备屓藨n心的是,第三十章中,老邁的柯西莫生病了,醫(yī)生爬梯子上樹欲為其診治,但柯西莫拒絕了;弟弟也上樹苦勸柯西莫下樹,但柯西莫不愿。及至柯西莫病情惡化,人們將一張床抬上樹,并為其準備席子、帳子、火盆、安樂椅,而有一天柯西莫卻離開床和椅子爬到樹頂,樹下的人們看到柯西莫半僵硬的身體,擔(dān)心其隨時會墜落,二十來個人在樹下?lián)伍_了大布單以防不測,神甫、輔祭人急急上樹勸其接受圣禮。事已至此,生命垂危的柯西莫不是“掉下樹”就是“被接下樹”,下樹,似乎是柯西莫必然的結(jié)局。
可是,就在這意料之中,卻出現(xiàn)了意外之況。天空中突然出現(xiàn)了一只被卷入旋風(fēng)的熱氣球,飛行員拋出錨來抓住支撐物。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奄奄一息的柯西莫居然一躍而起抓住繩索,腳踩在錨上隨著熱氣球飄走了,他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柯西莫,最終沒有下樹。
“當你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全宇宙都會幫助你得到它”,或許,只有《煉金術(shù)士》中的這句話可以解釋這樣的神跡。當懸念揭曉的那一刻,我們除了驚嘆,更多的應(yīng)是嘗試理解。理解人物的行動準則,理解作家的全副心意。無所不能的小說家,既遵循“常態(tài)”的邏輯,也創(chuàng)造“非常態(tài)”的神秘力量,步步為營,暗鋪草蛇灰線:老邁的柯西莫“一雙圓眼睛清澈明亮”,暗示其有瞅準時機的眼光;病重的柯西莫“不再說話”“紋絲不動”,或許正在積蓄僅有的全部體能;臨終前,柯西莫向唐·貝利克萊神甫所言的“很好”,預(yù)示著冥冥之中天道酬勤……終于,柯西莫做成了他“生活在樹上”的這樁好事情。
挑戰(zhàn)傳統(tǒng)社會、富有反抗精神的柯西莫,不慕虛名私利、始終追求超越個人主義理想的柯西莫,不被裹挾、真正掌握自己命運的柯西莫,勇敢理智、好學(xué)善思、充滿熱情和愛的柯西莫,值得作者耗費巨大的心神為其設(shè)計如此精彩的懸念和人生結(jié)局,讓其得償所愿,令其人生完滿。讀者也在這樣的懸念中獲得了持續(xù)閱讀和深入鉆研的力量和興味。
思考:
在我們的高中語文教材選用的小說作品中,也有很多的懸念,比如《祝?!分恤斞赶壬缘箶⒌姆绞矫鑼懴榱稚┲?,以引發(fā)讀者對其死亡之因的追溯;再如《老人與?!烽_篇設(shè)“老人八十四天沒逮上一條魚”的懸念,充分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并好奇老人再次出海捕魚的境遇……你還能找到其他小說中設(shè)置的懸念并思考它的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