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雨,更愛青島的雨。
我愛毛毛細雨的清爽可愛,愛瓢潑大雨的氣勢非凡,愛和暖春雨的潤物無聲,愛寂寒秋雨的蕭瑟纏綿,愛雨中的屋檐、雨中的窗欞、雨中的樹林、雨中的湖面??偠灾?,與雨有關的,連帶著霧、雷、云、電、霜、雪、霰、露,一并喜歡。
年幼的我在中山路附近居住,擁有一段美好的回憶。春天的青島似乎總是在周日方才下雨。一早起來,天灰蒙蒙的,透著一些光亮,卻飄灑著溫柔的雨絲,我便高興得不得了。雖然青島臨著浩瀚的大海,但卻是一個缺水的城市,所以青島人是很節(jié)約用水的。春雨貴如油,青島的雨天是令人愉快的。
中午吃罷飯,我定要趁機溜出來向教堂走去。雨天人少,教堂周圍是綠樹掩映的石板路,踩著水“啪嗒啪嗒”地走著,有時跑上幾步,看著教堂似乎愈升愈高,終于獨踞蒼穹。石板路清爽,葉子也被洗得干干凈凈,透出明亮的生機,我站在一旁仰視。這雙頂教堂,如俗世里的兩縷輕煙,孤獨而和諧。又是周日,也許有人在里面做禮拜吧。
在灰色的天空下佇立一會兒,就慢慢地沿坡往下走去。道路右側有夢幻般的精品店,一屋的手工藝品,風鈴叮叮當當,和著雨聲顯得非??蓯?。在細雨中走這一遭,我感覺連身體都輕快了許多。
夜雨也是迷人的,漆黑的雨幕下,暈上橙黃的燈光,染成一個不甚明亮的圓圈兒。寂寥的路上并不見行人,唯有雨滴輕輕地叩擊著紅磚地,敲著窗欞。憑窗而坐,熄了燈光,癡癡地望窗外的夜雨,任心中寧靜暈散開來,回旋著,遲遲不能入睡。終于困倦襲來,于是慢慢躺下,在雨的搖籃曲中悠然入睡。
夏天,青島雨水多,酷熱難耐時,只需一陣透雨,煩躁與不安就褪去了。雨中枝條、樹葉、草葉被水洗過后,張揚著蓬勃的生機,吮吸著生命的甘露,與聒噪的蟬鳴一起奏響夏日交響樂。假期的夜晚,常與舊日好友在校園里鍛煉,常忽逢暴雨,未攜雨具,遂急奔至教學樓正門之檐下——那里早已聚集一群人。環(huán)顧自身,衣服已濕大半。此時,石板地下豆大雨珠紛紛砸下,砸出一個個小水坑。雨已匯成急急的水流。雨勢稍小,便有心急者抱頭狂奔出校;剩下的人或躍躍欲試,預備一場短途沖刺;或翹首盼望,想著誰來送傘;或棄之不顧,邊抱怨邊和好友聊得津津有味……不足一刻鐘,雨必停,夏夜的悶熱早已被掃得一干二凈,空氣濕潤,沁出泥土的清香,周圍的人終于三三兩兩地散開了,談笑著,不復先前之狼狽。
轟轟烈烈的夏天已過去,終于入秋。天氣卻仍熱著,天空碧藍,格外高遠。陽光很好,艷麗,燦爛。秋雨襲來,天氣便愈發(fā)涼了,刺骨了。打濕的法桐葉紛紛落下,晨起深吸一口氣,讓人想起汪曾祺的《昆明的雨》:“蓮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濕雨沉沉。”凄涼的夜雨,連帶著幾許惆悵襲上心頭,讓人不禁回憶起千里之外的故鄉(xiāng),“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冬日里的雨便少了,一月難得碰上一回,無以為述。
南宋高僧慧開有一首淺顯直白的偈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逼鋵?,我覺得青島有了雨,城市就有了滋味,歲月也就有了味道。
捧一本好書,品一壺香茗,聽窗外雨聲,讓時光慢一點,日子靜一點,這就是青島最美的生活。
(指導老師:趙瑞霞)
聽雨,品城市
通過文章,我們可以感知到作者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觀察一座城市四季的雨,必是有著非常豐富的感受力的。作者描寫了青島的雨的特點,每一個季節(jié)都特點鮮明,寫出了城市的滋味和歲月的味道。
小編曾感受過青島夏天的雨,確如作者所描寫的,“酷熱難耐時,只需一陣透雨,煩躁與不安就褪去了”。行走在海濱城市的街道上,熱氣正蒸騰著,只一會兒,便下了一陣“溫熱”的雨,雨滴下來,竟是有溫度的。陣雨過后,城市重新變得光線透亮、色彩鮮明,空氣中只剩清爽,沒有潮熱。實在是令人舒服的夏雨。(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