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高一下學期開學沒多久,我在QQ上收到了他的留言:“媽媽,國內周六上午九點鐘,我們視頻聊聊天兒吧,我有些重要的事情跟您說。”多年來,習慣了關于兒子的事,都是最緊要的事的我馬上回復:“好的,兒子,我們周六上午九點鐘見?!?/p>
周六上午,兒子準時跟我視頻。兒子分享了他近期生活、學習方面的近況后,說:“媽媽,我有件重要的事情跟您商量?!?/p>
“好啊,媽媽很樂意聆聽,你說?!蔽椅⑿χ貞?/p>
“是這樣,我們班有位男同學,他是美國人,患有先天性耳聾,需要配戴助聽器的。據我了解,他父母離婚了,他跟著母親生活。母親離異后不久,就和一個男人同居了,但這個男人對他很不好。因為耳聾,加上家庭條件不好的緣故,他的性格怪異、孤僻,幾乎不跟同學來往,也沒有任何朋友。我看他整天都很憂郁的樣子,心里很難過,很想幫幫他。媽媽,您能理解我嗎?”
我微笑著點點頭說:“兒子,媽媽理解你,能告訴媽媽,你想怎樣幫他嗎?”
兒子接著說:“是這樣,我想買一臺學習機送給他,我們班除他之外,每人都有一臺,我們上課經常要用的,一臺將近一萬塊人民幣?!?/p>
“哦……”我回應著。
不知是因為我“哦”的一聲,還是遲疑了幾秒鐘的原因,兒子以為我不支持他,只見他著急地說:“媽媽,這筆錢就當是我向您借的吧,以后我一定會還您的,而且會翻倍還您?!彼晕⑼nD了一下,繼續(xù)說,“媽媽,我已經了解到,過幾天就是他的生日,我想把這臺學習機買來,召集全班同學一起為他開個生日派對,雖然買學習機的錢是我一個人的,但我會告訴他,這是全班同學的心意。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并且號召全班同學都來關心他,他一定會從自卑和孤僻中走出來,融入我們班這個大家庭中,陽光快樂起來的?!?/p>
聽罷兒子的這番話,我沒有半點兒遲疑,馬上回應兒子:“好!媽媽支持你!助人為樂是我們家的家風之一,給你的同學獻愛心的這個錢,媽媽給你,不是借,是贊助給你?!?/p>
“耶,謝謝媽媽的理解和支持。我愛您,媽媽!”兒子興奮得臉上綻放的笑容像朵牡丹花似的,并且給我來了個飛吻。
半個月008e783892bed20ab4bf2aa56e19e427275bf48ce664ab710ff5d153c2963781后,我們母子倆又視頻。兒子告訴我:“媽媽,那位同學生日那天,我不動聲色地組織全班同學,為他開了個令他驚喜的生日派對。送學習機給他,為他表演節(jié)目,跟他擁抱,祝福他,切生日蛋糕,等等。他好感動啊!當時,他抱著我哭了好久。事后,他整個人都變了,我去哪里,他都喜歡跟著,主動把他的游戲機借給我,周日還邀請我去他家做客,讓他媽媽做飯給我吃。他跟同學交往都變得主動了,我所組織的數學社團、物理社團、游戲社團,他都積極參加,我要參加學校的文藝活動或社會實踐,他都跟在后邊,哈哈,真是太有趣了。媽媽,您知道嗎?看到這位同學的改變,我真的好開心!”
聆聽著兒子的分享,在收獲兒子傳遞的快樂的同時,我給了兒子嘉許和鼓勵:“親愛的,你這么用心地幫助同學,媽媽非常開心、欣慰。兒子,你身上有許多良好的品性,一直以來,你懂事、明理、有愛心、樂于助人、懂得感恩,你的這些品性,是令媽媽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希望你愛心永駐?!?/p>
“知道了,媽媽,可是我又花了您將近一萬塊人民幣??!”
“沒關系,兒子,錢財都是身外物,花了,我們再努力工作去賺,只要把錢用到恰當處,發(fā)揮它的意義和價值,其他都無所謂。比如說,這次你幫助殘障同學,雖說花了近萬元,但是你讓這位同學從自卑、孤獨中走了出來,陽光快樂地生活、學習,這比什么都重要,你挽救了一個人的靈魂,給了他心靈的愉悅。兒子,這錢,花得值!”
“謝謝媽媽!感謝媽媽對我的引導、理解、支持、鼓勵。從小到大,在媽媽樂善好施的言傳身教下,以及我自己不斷去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我不但體驗到了助人的快樂,而且收獲了做人的價值和意義。所以,我會謹記媽媽的話:用心做人,讓愛心伴行一生?!?/p>
“好!兒子,媽媽相信你能做到的?!痹诠膭顑鹤拥耐瑫r,我的心底無比欣慰,也把我?guī)У搅藷o盡的往事之中……
不知是因為受父母的影響,還是自己的天性使然,熱衷助人成了我的日常。從兒子出生起,我就想把他培養(yǎng)成一個道德高尚、樂善好施的人,并且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言傳身教,影響和感召兒子。
兒子還在懷抱里的時候,幾乎每天早上我都會抱著他從頂樓走到底層,把每層樓的公共照明燈關掉。也許應了那句“習慣成自然”的話,后來,兒子會走路了,他每天早上也記得叫我陪他去關那些戶外照明燈。記得兒子大二那年回國度假,一天中午,剛要準備開飯時,我突然想起上午一直沒下樓,心想樓道的燈會不會還在亮著。于是說:“兒子,你先吃飯,媽媽去看看樓道里是否還有亮著的燈?!睕]想到兒子脫口而出:“媽媽,您先吃,我去看看。”幾分鐘后,兒子回來了,微笑著對我說:“媽媽,每層樓我都看了,有的樓層關燈了,有的樓層沒關,我都一一關掉了。”聽了兒子的“匯報”,我微笑著輕輕地點了點頭,說:“好的,謝謝兒子?!鳖D時,心里涌動起暖暖的竊喜。兒子留學美國五年了,還依然保持著這份公德心,真好!
回首兒子成長的歷程,每一步都行走在言傳身教的善行中。兒子三歲那年的某個早上,我?guī)鲩T玩耍,看見路邊有一名殘疾乞丐,同情心讓我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習慣性地想給他幾塊錢,伸手一摸口袋:壞了,沒帶錢。我愧疚地向那名乞丐深深鞠了一躬說:“對不起,大叔,我忘了帶錢?!睕]想到,兒子也模仿起我的樣子朝乞丐鞠了一躬,奶聲奶氣地說道:“對不起,大叔,我忘了帶錢?!蹦且豢?,我感受到了兒子身上的善良,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兒子八歲那年,廣東多方旱災。某個周末,我和他在小區(qū)門口拉起“同飲珠江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橫幅,做了兩天的志愿者募捐活動,不但把募捐到的善款全部捐給災區(qū),兒子還把他幾年積存的三千多元壓歲錢全部捐了出去。汶川地震時,當地志愿者在我們小區(qū)門口舉行抗災募捐活動,我和兒子積極參與。年僅九歲的兒子自己抱著一個募捐箱,頭頂烈日,在小區(qū)里來來回回忙碌了一天。把善款清點后,兒子叫我把他存了不到一年的壓歲錢又全部拿出來捐了。當時在場的所有志愿者無不為之動容,紛紛向兒子豎起了大拇指。
在陪伴兒子成長的歷程中,“用心做人,讓愛心伴行一生”是我的宗旨和習慣。
很多家長認為:培養(yǎng)孩子,只要孩子身體好、學習好就行,從而忽略了道德教育,不重視培養(yǎng)孩子有愛心、懂感恩、有擔當的品性,也不會引導、鼓勵、支持孩子,從事義務、慈善公益事業(yè),更不會在這方面用心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然而,在我看來,培養(yǎng)孩子身體健康、學習好、有才華固然重要,但有道德、有擔當,卻是一個人更好地生存、發(fā)展的基礎。試想:一個對家人、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不懂感恩的人,沒有愛心,沒有責任心,甚至漠視道德、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狂妄自大,縱然有一副健康身體、滿腹才華,這樣的人又有什么用呢?
也許有人會說:獻愛心、做慈善,都是有錢人的事,我們普通人沒錢做不了。其實,莫以善小而不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每個自然人所應具有的品德。比如,當別人遇到精神痛苦時,即使你沒法兒解決,但你愿意花時間靜聽他的傾訴,說幾句開導的話;當有人迷路時,你能微笑著給他指一下;當別人獲得成功或有所成就時,你能發(fā)自內心的真誠為別人鼓掌祝福;當你空閑時,給孤寡老人洗洗被子、洗洗衣服、洗洗頭發(fā)、陪他們說說話;當自然災害發(fā)生時,你能盡己所能捐出哪怕只有幾毛錢,你的功德和別人捐幾千、幾萬都是一樣的。愛心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點點滴滴的好事、暖意,都是崇高品行的體現。因此,只要我們把做善事常駐心間,在平凡生活中去踐行,那么你的行為一定會影響到自己的孩子,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
我慶幸,盡管我的兒子只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但他從小到大他一直展現出有愛心、懂感恩、有擔當、負責任、懂謙卑的美德,方才有了這愛心遠行的弘揚。